APP下载

国内外近5年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2022-06-20项新月黄丽华

全科护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慢性病聚类文献

项新月,黄丽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代表,具有起病隐匿、病情反复等特点,需要长期进行护理[1-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3]。据统计,2015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86.6%,其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70%[4]。而有效的慢性病护理,不仅能够提高病人健康素养,延缓病情进展,而且能够降低病人的再入院率,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CiteSpace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预测某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5]。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与趋势,以期为推动我国慢性病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两个数据库,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为(“慢性病”OR“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选择学科限定词为“护理”;英文检索式为TS(主题)=(chronic disease OR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nursing”,检索时段为2017年—2021年。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主题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的所有研究性文献。文献排除标准:会议论文、信件、知识科普类、征稿通知等。

1.3 数据转换与处理 共检索到3 485篇文献,其中中文1 820篇,英文1 665篇。依照CiteSapce软件要求将下载的中文文献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命名为down-load.txt,保存到新建的input文件夹中,再进行数据转换和分析。同样将英文文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进行查重和数据清洗。将分析时间设置为2017年6月—2021年6月,切片设置为1,阈值设置为50,图谱修剪选择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或最小生成树精简算法(minimum spanning tree),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以可视化图谱形式呈现,总结研究热点和趋势。

2 结果

2.1 发文量分析 通过CNKI检索出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1 820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出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1 665篇,以横坐标代表发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发文量绘制图1。图1显示,2017年—2020年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发文量均呈匀速增长趋势。其中2019年国内发文量突破500篇。因论文检索截止时间设置为2021年6月,2021年文献尚未完全纳入研究,所以发文量呈现暂时下降趋势。

图1 2017年—2021年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发文量年份分布

2.2 作者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发文量排名第1位的作者是张振香(13篇),排名第2位的作者是孙建萍(9篇),邓冬梅、姚康景、张萍和单岩均为7篇,并列第3位。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发文最多的作者是Ann Bonner(18篇),其次为Barbapa Riegel(12篇)、Halcomb(7篇)。

2.3 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领域机构发文量贡献最突出的是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和护理与健康学院),其次为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对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较多的机构为医学类高校和医院,但两者合作研究较少。国外在此领域发文量贡献最突出的前5位机构分别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37篇)、昆士兰大学(25篇)、美国华盛顿大学(22篇)、伊斯诺伊大学(22篇)、哥德堡大学(18篇)。与我国相比,国外机构在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

2.4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比较和分析高频关键词背后的含义,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聚类功能,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进行聚类分析。运用LLR算法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其中Modularity为聚类模块值(Q值),一般认为Q>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明显;Silhouettewe为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一般认为S>0.5聚类具有合理性。最终形成了14个中文关键词聚类标签和11个外文关键词聚类标签,见图2和图3。图中聚类序号与聚类大小呈反比,序号数字越小,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图中Q值分别为0.589 8,0.553 4,S值分别为0.799 1,0.775 7。说明该聚类结果可信,划分合理,即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的研究集中性较高,主题较为聚集。

图2 2017年—2021年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

图3 2017年—2021年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

2.5 突现词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较短时间内使用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可预测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突现词(burst term),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共出现26个突现词,其中突现度排名居前3位的关键词为社区老年慢性病(3.61)、病耻感(3.18)、健康教育(2.98)。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共得到26个突现词,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表现出最强的突现度5.91,主要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全球暴发有关,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和关注[6]。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推进,质性研究、中国、决策、心脏疾病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 讨论

3.1 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研究现状

3.1.1 发文量分析 据统计,近5年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这表明老年人慢性病护理一直持续受到国际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1]。因此,如何全面防控慢性病发展,降低疾病负担,提升病人生存质量,促进病人全生命周期健康成为全球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1.3 机构分析 从机构分布来看,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机构发文量贡献最大的是郑州大学,其次为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而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最为突出,其护理专业排名全美第一,拥有高质量的科研水平。高校和医院作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的主要研究机构,两者间缺乏交流和合作。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应着力加强医院和高校的合作,充分利用院校和医院的优质资源,提高研究者对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的关注度,形成核心团队,不断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实现校院间资源互补、合作多赢。

3.2 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研究热点 结合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高频关键词共线图谱分析可知,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的主要人群为老年人,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等;焦虑和抑郁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自我管理、延续护理、居家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消除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重要策略和方法。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慢性病已占据我国居民疾病谱首位[8]。老年慢性病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兼具“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两大属性,在长期慢性疾病折磨下,使其更容易出现机体功能衰退,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而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促进病人健康行为的转变,控制慢性病进程,降低再住院率,减轻疾病负担[9]。Hurst等[10]对700例糖尿病门诊病人进行访谈,了解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表明增强病人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会导致糖尿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实质性改善,从而降低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延缓病情发展。而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较低,群众缺乏对慢性病防控相关知识的了解,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我管理意识不强,主要归因于我国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太过于固化,未能得到广泛普及和群众认可,相关部门重视度不够,因此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仍然是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当前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安宁疗护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与其相关的关键词有姑息治疗、临终护理、老年病人、癌症、痴呆、脊髓损伤、生活质量、家庭支持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姑息治疗定义为一种以病人和家庭为中心,通过早期识别和全面评估病人身体、心理和精神等问题,预防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照护方法[11]。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对47 169例死于常见慢性疾病的病人病例分析发现,有49%的病人在死亡前接受过一项或多项专业姑息治疗[12]。与接受医院急诊护理的病人相比,早期接受专业团队姑息治疗的病人不仅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而且降低了死亡风险,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目前,与国外老年人慢性病晚期姑息治疗研究相比,国内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未来可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建立适合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姑息治疗服务模式及流程,普及相关知识,转变病人观念,推动姑息治疗在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的应用[13]。

3.3 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研究趋势 结合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研究突现词分析发现,病耻感、分级诊疗为未来主流研究方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慢性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病耻感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进而产生羞愧、内疚、逃避等消极行为[14]。研究表明,不同系统慢性病的病人中50%~80%有轻到中度的病耻感,存在严重的疾病和心理问题[15]。李利平等[16]对养老机构10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现象分析法分析资料,揭示了慢性病失能老年人的病耻感体验,包括悔恨与愧疚、羞耻与被排斥、恐惧与绝望等,最终可能导致病人产生自杀信念和回避就医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未来研究需积极建立一支多学科协作的心理护理援助团队,综合评估病人病情及心理体验,改变不良认知行为,加强社会支持及家属陪伴,提高病人疾病应对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17]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8]中都强调要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重点,降低疾病负担,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老年慢性病病人因病情特点,需反复就医,加大了门诊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的治疗负担。因此,如何落实老年慢性病群体分级诊疗制度,完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秩序,提升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就医体验将成为未来国内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的重点研究方向。 与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比,国外学者更关注病人的护理需求和意愿,强调病人参与决策的重要性。鉴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疗效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同一种慢性病有多种不同的诊疗方案,而病人的个人想法和偏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疗效[19]。共同决策旨在促进病人参与医疗决策。临床医生可结合自己的知识,根据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经验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意愿,最终达成一致。研究表明,病人积极参与决策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20]。根据国外慢性病护理经验,我国在实施慢性病护理过程中应不断加强病人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社会支持力度,以帮助病人做出最适合的决策。在实施分级诊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医生之间的共同决策,更需要加强医生与慢性病病人之间的共同决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核心。

4 小结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两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近5年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总结了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因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等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对病人家庭、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未来的研究方向可借鉴以上总结的研究趋势,将共享决策应用到慢性病护理领域,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度,帮助病人决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推进老年慢性病病人分级诊疗制度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护理应在借鉴国外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加强多学科多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把握研究前沿,促进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的综合发展,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检索了CNKI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对国内外老年人慢性病护理领域研究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猜你喜欢

慢性病聚类文献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数种基于SPSS统计工具的聚类算法效率对比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