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经中药热熨对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的影响*

2022-06-20夏伟琴祝秀凤缪晓明凌惠菊孟玲玉汪俐娜路建秋王佳莹马卫琴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热熨阻络急性期

夏伟琴祝秀凤缪晓明#凌惠菊孟玲玉汪俐娜路建秋王佳莹马卫琴(指导)

1 桐乡市中医医院 浙江 桐乡 314500

2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桐乡 314500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疾病。清末中医名家金子久先生认为,在江浙一带的中风病,多属于风痰阻络型[1]。本研究旨在探讨循经中药热熨对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及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的影响,通过干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桐乡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9例,女41例;平均年龄64.12±5.62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45例;平均年龄62.61±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本研究经桐乡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者[2];②辨证分型符合《中医内科学》[3]中的风痰阻络证型者;③病程在14d以内者;④年龄<75岁者;⑤意识清晰,无沟通障碍者;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②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心肝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者;③有精神病史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对治疗用药过敏者;⑥局部皮肤有破损者等。

1.3 退出标准:①出现过敏反应等,判断需要终止临床试验者;②出现病情恶化(如再发脑梗死或脑出血等),由主管医生判断后需终止临床试验者;③临床试验实施中出现了依从性太差等影响因素,难以评价疗效者;④受试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要求退出临床试验(如经济问题等)。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并健康宣教。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与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适当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机体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循经中药热熨技术,中药热熨包组成:姜半夏12g,白术、天麻、胆南星、钩藤各10g,桂枝、桑枝、透骨草各30g,艾叶60g,红花20g。具体治疗方法:将中药热熨方的中药加热,取患侧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患侧下肢取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先来回热熨5分钟,放置于曲池、肘髎等穴位(患侧下肢取丰隆、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位)上,局部热熨15分钟,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防止烫伤,必要时用皮温仪测试温度,每日治疗1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5 观察指标:①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的症状进行评分。②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包括1O个项目,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退出情况:试验期间共退出病例39例,其中观察组14例,对照组25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6 55半身不遂治疗前1.14±0.51 1.09±1.02治疗后0.82±0.59*#1.07±1.06肢体麻木治疗前0.32±0.72 0.33±0.77治疗后0.13±0.36 0.29±0.68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6 55 Barthel指数治疗前70.44±18.11 71.54±25.63治疗后79.63±16.52*#72.92±16.11 NIHSS评分治疗前3.02±2.60 2.91±1.97治疗后1.62±1.40*#2.33±1.2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半身不遂)、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循经中药热熨,可产生良好协同效应,增强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但肢体麻木症状无明显差异,考虑纳入患者麻木的临床表现不足所致。

金子久先生作为清末民初名医,提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论治中风方面,金氏提出,风阳迫伤阴液,越而为汗,风火灼伤气液,则滞而为痰,治疗上提倡熄风化痰为要。通过我院脑病科两年住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统计发现,风痰阻络型占三分之二以上,与金子久先生所提的辨证分型相吻合。但金氏以内服用药为主要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拓展中医特色疗法,循经中药热熨融合了局部的温热和中药加温后渗透及经络刺激的多重作用。中药热熨其能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能促进脑梗死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清除,调节新陈代谢[4],其机理是通过热效应联合药物渗透功效起到治疗作用[5]。

阳明经脉多气多血,本研究循经治疗取患者患侧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下肢取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放置于曲池、肘髎等穴位(患侧下肢取丰隆、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位)上,曲池、肘髎主治半身不遂、肘臂挛痛、瘰疬等,下肢丰隆为治痰要穴,同时可以行气活血,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主治中风,下巨虚在调整胃肠功能同时,又有疏经调气之功。我院脑病科所用中药热熨包是以姜半夏12g,白术、天麻、胆南星、钩藤各10g,桂枝、透骨草、桑枝各30g,艾叶60g,红花20g为主要成分。方中姜半夏、白术、胆南星健脾燥湿化痰,钩藤、天麻平肝祛风化痰,桂枝、桑枝通经活络,艾叶、红花温经活血,透骨草助药性透达肌内,诸药合用,有祛风化痰通络之功。

本文通过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施以循经中药热熨方法来干预该疾病所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状,通过治疗前后比较,发现其能改善临床症状。综上,笔者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作为此类患者常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热熨阻络急性期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热敷温熨消寒止痛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砭石热熨背部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