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眼针结合会厌逐瘀汤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2022-06-17张美丽刘泓杨
张美丽 刘泓杨
(1 四平市中医医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商检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一般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口咽部疾病、食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以及精神性疾病,口咽部疾病包括咽炎、口炎、咽肿瘤等等,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炎、食管癌、食管瘢痕性狭窄以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等[1],神经肌肉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球麻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由于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之后,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使得对患者的吞咽功能相关的中枢神经造成损伤而引起的,正常的吞咽过程中表现为口腔感知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期、咽期 以及食管期几个部分[2],而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吞咽的过程中,患者的口腔期和咽期进食困难,但是对患者的胃部以及食管等消化系统部位没有任何影响。有研究数据显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之后的三天之内出现吞咽功能方面的障碍的患者占比20%以上,65%以下[3]。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摄食以及吸收营养均会有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在进食之后,食物从患者的气管吸入,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患者可以汲取充足的影响,维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以正常运转,需要对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4]。本文选取100例接受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际调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19年6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带到院接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70例,在分组前要以盲抽的情况选择患者,共100例,患者信息如下表1所示。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情的前提条件下,了解本次研究实施的手术方法、诊疗操作,并签署手术方案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表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接受会厌逐瘀汤以及彭氏眼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所用二点针选取0.5寸的毫针,在进行针刺治疗之前进行常规消毒操作,患者保持坐着或者卧躺的姿态接受针刺治疗,依照彭氏眼针选取方案,在被在患者双侧上焦区、双侧下焦区、肝区以及肾区进行治疗,在距眼眶2mm 的相应眼穴位置,刺手持针,将患者的眼睑不问按住,使用手指压住患者的眼睑部位,刺手食指以及拇指持针快速刺入患者的穴位,针尖刺入患者的皮肤下0.2寸左右,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为求得气,可以轻刮针柄10次,将针留置5min之后在进行起针,起针完成之后使用棉球对患者皮肤上的针孔进行按压,防止患者出现出血的症状[5]。会厌逐瘀汤:根据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的会厌逐瘀汤加减,药剂中有生地、石 菖 蒲各20g,桃仁、红花、桔梗、当归、柴胡、赤芍、玄参、郁金各10g,甘草、全蝎各6g,用水煎服,一天服用2次,一次服用100ml[6]。每日进行一次针刺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使用中药的方法和研究组一致。治疗两个疗程之后,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对照组:使用会厌逐瘀汤以及传统眼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患者双侧风池穴、双侧完骨穴、双侧翳风穴、天突穴、百会穴、廉泉穴以及哑门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尖刺入患者的皮肤下一寸左右,在使用手法求得气,将针留置15min之后在进行起针[7],每日进行一次针刺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使用中药的方法和研究组一致。治疗两个疗程之后,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在接受护理之后,相关医师为此次治疗进行评判,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选项,总有效率=显效概率+有效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用t或者X2对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比较,P<0.05可得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差异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基本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一个月之后研究组数据远小对照组患者的数据(P<0.0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统计表(x±s)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别为:96.00%(48/50)、74.00%(37/50),研究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者出现一侧的脸部发生麻木,伴有手臂或者小腿麻木,又或者存在口眼歪斜等面瘫症状,也有出现吞咽障碍、失音等情况的患者,可严重发展为半身不遂。患者在生活中也存在行走困难,失去平衡能力,或者无明确原因导致的头痛、昏厥等,吞咽障碍属于众多并发症中常见的症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指患者由于双唇、下颌、舌部、咽喉以及食管等部位的结构或者相关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在进食的过程中无法将食物顺利送至胃部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属于症状诊断而不是疾病诊断[8]。
脑卒中的假性球麻痹和球麻痹可引起吞咽障碍,球麻痹是指延髓运动神经核或颅神经损伤,此时,患者的下肢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在吞咽障碍上,则严重与构音障碍,同时可见咽喉反射消失,舌肌萎缩,或者有肌束震颤的情况,从患者的整体病情上看,代偿能力差,康复效果差[9]。此外,吞咽功能障碍可能造成患者将食物误吸入气管中、出现气道阻塞窒息、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以及脱水等情况,卒中后误吸与进展为肺炎的高危险性有关,在心理方面,患者在患上脑卒中之后,本身以及非常恐惧,在发病之后又出现吞咽障碍的情况,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后期治疗[10]。
对于脑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在临床上一般是通过抗血小板凝聚等措施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个治疗的疗程很长,而且大部分患者无法完全恢复,整体的治疗效果不佳[11],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在专业技术上提升,采用会厌逐瘀汤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案,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便利,针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具有不错的临床成效,不仅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改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本次研究实验中,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之后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远小对照组患者的数据(P<0.05),说明使用会厌逐瘀汤以及彭氏眼针相结合的方式对脑卒中之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机体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使用针刺治疗的过程中,选择的风池穴、百会穴等穴位在人体中属于的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范围,使用针刺法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末梢的循环,改善这些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在短时间内建立病灶区域侧支循环,从而保障患者受损的脑组织在血氧供应上十分的充足,针对于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给予了更多的治疗支持。而治疗过程中选择的会厌逐瘀汤方中菖蒲可以醒神益智,赤芍、郁金可以清热凉血,柴胡可以疏肝,桔梗可以祛痰,多种药物综合作用可以使得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此外,在与患者的沟通中要多讲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采取了那些原理,通过分析可以增强患者的理解,信任感,从而配合治疗的开展,对于长期治疗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卒中之后出现吞咽障碍的过程中,使用会厌逐瘀汤以及彭氏眼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