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及策略研究

2022-06-17张招娣王虹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乡村振兴

张招娣 王虹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21年的人口年度数据统计乡村常住人口有50978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6.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计划是战略方针,其基本内涵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给百姓创造更美好的家园。解决农村居民的群众健身问题使农村体育事业得到良好发展,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志在必行。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体育健身意识薄弱,农村体育不论是氛围还是开展活动的频率都较难得到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在拥有较多机遇的同时,亦面临着不少挑战。这就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计划、措施和创建平台为农村体育事业提供服务,体育学者和权威人士提供专业理论上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指导,为农村体育事业和体育公共服务助力,使其稳定、良好的发展。

一、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

体育公共服务被公共服务包含在内,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没有明确界定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周爱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通过提供各种体育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所不同的是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外延比公共服务概念的外延狭窄。罗红、熊佳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还需提供各类体育公共产品。综上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在体育各方面的需求,囊括物质、精神双方面,使群众体育活动得到更好开展而提供服务的行为。

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副产品、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收入,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体育地位日渐攀升的情况下,以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等娱乐为主的休闲项目通过政府对农村体育公共体育服务结构的调整及扶持进入农村地区,利好的借助了体育的这股强风,吸引外来游客的眼球,促进消费并拉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的生活创造收益以此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将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实际生活相结合,创新探索更具可行性的方法。基层组织举办体育活动时,以农业生产工具代替体育器材,这种五花八门的形式结合了农民的实际生活和农业特色,受到了农村居民的欢迎和广泛认可。

当体育项目以产业的形式入驻农村乡镇时,一方面,帮助人们意识到体育及其健身的重要性,改变对体育运动的固有认识。另一方面,作为产业必定会吸引外来人员务工,人员的流通也会为其他行业创造机会,例如:餐饮、住宿以及其他日常需求,这一连带反应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的居民的经济收入,还有利的促进乡村建设和发展。

(二)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生态宜居就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乡村容貌。与城市相比,农村虽不具备发展健身房、俱乐部、运动场等运动模式的条件,但农村有天然的生态体育资源。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民俗等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含当地特色的运动项目,建立体育生态公园。一方面使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振兴农村体育产业,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两地之间人口的双向自由流动。除此之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乡村生态宜居的质量。刘学衍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以提升乡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可参与的保护生活在农村的公民公平享有资源和权力的一系列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为体育公共服务既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重要的一环,又是打造乡村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营造适合居住的环境,使青年人更倾向回到家乡参与建设,改善农村尽是老弱小留守的状态。

(三)推进乡风文明的治理建设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石,是精神文化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抓手。乡村文明的具体要求是:积极营造进取、健康富有创造力的思想文化环境和社会风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但就当前形势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健身意识淡薄,缺乏基层文体活动,导致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村民变相将农耕中的肢体活动等同于身体锻炼,忽视体育活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不少居民认为农活付出的体力已经使身体得到锻炼,参与体育活动没有必要。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裕的情况下有些地方赌博风气盛行,滋生出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极度不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二是乡村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如地方性的习俗和规定、特色的体育运动等,这在团结村民、保障乡村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对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效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种文体活动的举办,改善居民生活习惯,树立文明乡村风气,树立乡村形象。体育竞赛所展现出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有效提高村民运动健身的积极性,陶冶情操。体育活动所具备的观赏性有效缓解居民不良心绪,促进身体健康。

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现阶段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从“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两个方面说明了各级政府应当保障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及底线,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公共服务由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应急部等多个部门联合管理,管理体系复杂。大多数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设备不完善,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发展各不相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下放至基层单位,由乡镇政府主管,设有文体部门,但缺少专业的体育干部,有的工作人员甚至对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对体育管理也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形下而言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相对来说较为宏观,一是缺乏具体可实施的方案,二是责任缺位、权限不清。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需求总体水平不高,村落之间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农村的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甚至有的居民还停留在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的阶段。(2)在农村没有经费来源,可能只有国家政府提供经费,经费的来源渠道太过单一。(3)农村居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锻炼,就算有场地有设备的村落也不一定会去锻炼,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4)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即便是在有资源输入的情况下也组织不起来,所以导致村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果和效率也不高。(5)体育公共服务力度弱,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一般村委会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没有分配专门的指导员教练,体育人才多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社会体育指导员都由其他人员兼职代理。(6)村落的健身设备无人管理,有时损坏的器材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维修和保护,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7)场地、器材的限制使农村居民在锻炼形式上基本以个人锻炼为主,经常参加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广场舞、太极拳、抽陀螺等其他传统项目。

农村体育运动场地分布不均,有的村落场地富足,有的甚至都没有场地,而且农村的场地设施比较单一,难以进行系统的练习,这样就会限制农村居民的活动积极性,影响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体育差异也很严重,城市的体育设备,城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指导都要远超农村。要进行体育运动锻炼首先拥有一块可以运动的体育场地是必备的硬性条件,只有有场地了农村居民才会去,到场地之后才有锻炼的可能。有的农村的健身运动器材常年无人管理,比如篮球架,乒乓球桌等都有或大或小的损坏,所以怎样加强场地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要解决的事情。有的农村可能就一个篮球场,这样常常会出现抢占场地的现象出现,打球的年轻人被广场舞大妈强行占用场地的事情屡见不鲜,从这两者的角度看都是没错的,主要原因还是出现在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水平低、不平衡,再者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低下,缺乏自主锻炼的意识。政府虽然有补助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但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体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不平衡对城镇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乡村振兴”下改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措施

(一)改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府要发挥领导作用,以实践出发,结合实际,为农民以谋取切实的利益。地方政府和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计划,建立科学的服务管理绩效评估体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执行到村,责任到人。针对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发展情况寻找相应对策,对村民负责。设立专业指导岗位,定期向村民普及运动理论常识和体育健康知识,呼吁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其提高运动锻炼的效率。同时,指导人员应当听取村民的意见,在专业锻炼方面做出最合理的计划,双方共同努力,以确保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要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地政府或体育部门要做出具体的方案,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从农村居民体育常识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体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入手,明确目标,制定农村公共体育保障机制。根据乡村发展水平合理运用资源,构建新型、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让先发展的乡村带动后发展的。

(三)扩展农村体育发展范围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扬当地的有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以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为依托,政府或相关的体育部门大力支持乡村体育走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体育文化特色,逐渐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城市的资源也可分享给农村,让农村体育扩大发展。根据特色也可以构建多样化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村与村之间达到资源共享,一起合作,共同发展。

(四)提升农村居民体育素养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向基层和发展薄弱地区倾斜,积极引导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剖析当地居民体育素养问题,使农村居民知道体力劳动并不等于体育运动。两者是有差别的,体力劳动是通过肢体活动创造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单一机械的动作;体育运动是使身体各部位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有意识得到锻炼的过程。当地体育公共服务管理部门或政府可以倡导有体育专业技能知识的人定期到乡村进行指导,以培养更多居民成为体育指导者,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闲余时间为农村居民讲授一些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体育锻炼技能。

(五)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发展传统体育文化

城乡均衡发展绝不是指在数量与规模上达到农村与城市比肩程度,如果只依赖国家投资的话很难满足乡镇居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理应结合农村有利资源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结合,解决居民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实际需求,如场地建设、器材投入与维护。大力发展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运动,建设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摆脱原有的,单一的社会或经济方面带来的固有的思想。着重培养参与性的民族传统体育。相对于政府供给来说,志愿性服务供给更适合用于农村,能够实现与供给对象的有效连接且提高供给质量。在用人上充分合理的利用本地高校体育人才,鼓励当地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建设,利用寒暑假期下基层锻炼并对村内有能力指导居民健身锻炼的人才进行培训。

五、结语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止步不前,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身的需求和增强人民体质健康,构建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政府应当联合各级部门强化责任,根据现实需求切实做好达标工作。通过健全农村体育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及居民体育素养、扩展农村体育活动发展范围和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等方法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乡村振兴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