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医康复中应用效果探讨

2022-06-14戴娅王钰张杰谭雪榕

中外医疗 2022年5期
关键词:定向力神经递质肢体

戴娅,王钰,张杰,谭雪榕

重庆市东南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013

脑梗死(CI)作为老年群体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引发软化性坏死所致, 患者常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头痛、恶心等症状[1-2]。患者在患病后,受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影响,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中一般会通过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通过康复训练,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学对于CI 的治疗由来已久,认为该病是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所致,可根据患者具体表现辨证施治、内外兼顾,其中针灸、推拿属其常见中医治疗方式,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脑供血情况, 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可有效活血通络[4]。基于此,该文方便选择该院2019 年9 月—2020年9 月收治的84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 分析中医针灸推拿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84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推拿,连续治疗1 个月。对照组男23 例,女 19 例;年龄 62~79 岁,平均(70.35±0.68)岁;发病时间 1~5 h,平均(3.68±0.15)h。 观察组男 24 例,女18 例;年龄 64~81 岁,平均(70.39±0.72)岁;发病时间 2~5 h,平均(3.69±0.17)h。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第三版《神经病学》[5]中CI 相关诊断:经临床CT 检查确诊;伴有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有关标准;症见半身不遂,神识昏蒙,口舌歪斜,头痛,眩晕,目偏不瞬,舌胖而淡,脉沉细迟;临床资料完整者;患者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不全者;依从性较差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者;脑出血者;合并精神障碍者。 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施以降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调脂、营养神经、改善脑血循环等对症处理。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间隔2 h变换体位,辅助进行患侧肢体行被动屈伸,10 组/次,20 min/次;待患者可自由变换体位后,进行肩关节外展、内收、前伸训练,引导患者行两臂上举、屈伸肘关节等动作,1 次/d;后期行刷牙、洗脸、穿衣服等日常生活训练。 观察组加用针灸与推拿治疗:针灸:按患者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穴位,对于上肢麻木者取肩髑、臂臑、曲池等穴;下肢麻木者取风市、血海、足三里等穴;吞咽障碍者取哑门、合谷、同里等穴;言语表达受损者取内关、廉泉等穴。 使用直刺方式针灸,连接电针仪,调节频率为 30 Hz,进针后留置 30 min,1 次/d。推拿:点法(上肢手三里、合谷、曲池、外关、肩髃),滚法(以前鼻旋转、腕关节伸屈运动复合);捻法:患侧全部手指;揉法:患侧足背与手背,1 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神经递质水平、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评分 (MoCA 和MMSE)。 ①临床疗效:显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 90%以上;有效:NIHSS 评分降低46%~9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NIHSS 总分42 分,得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7]。②脑神经递质水平: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获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多巴胺 (DA)、5-羟色胺 (5-HT)、去甲肾上腺素(NE)。 ③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以改良 Ashworth 量表、 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关节活动度评分评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改良 Ashworth 量表[8]:0 分:肌张力无增加;1 分:肌张力轻度增加;2 分:肌张力明显上升;3 分:肌张力升高严重。 分数越高,痉挛状况越重。 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9]:量表共100 分,分数高,运动功能越好。 关节活动度评分:满分 3 分,0 分:肩关节可自由活动,无疼痛;1 分:肩关节活动时较为受限,伴有轻微疼痛;2 分:活动受限明显,疼痛较重;3 分:肩关节难以活动,触及时疼痛。④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10]评估。量表共分为躯体角色等8 个维度,36 个条目,6 级评分,换算为百分制,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MoCA 评分包括注意力、定向力、执行力、抽象能力、命名、语言。 MMSE 评分包括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回忆。 两种评分项目满分均为30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达方式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DA、5-HT、NE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 DA、5-HT均高于对照组,NE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2 两组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组别DA(ng/L)治疗前 治疗1 个月5-HT(mg/L)治疗前 治疗1 个月NE(mg/L)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值P 值43.69±4.58 43.73±4.62 0.040 0.968 61.94±6.23 72.38±7.05 7.191<0.001 103.41±10.53 103.29±10.38 0.053 0.958 121.52±11.29 135.67±12.48 5.449<0.001 9.26±1.35 9.31±1.38 0.168 0.867 6.29±0.84 4.36±0.62 11.980<0.001

2.3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 Ashworth、Fugl-Meyer、关节活动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Ashworth、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limb function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limb function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组别Ashworth 评分治疗前 治疗1 个月Fugl-Meyer 评分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值P 值2.12±0.35 2.09±0.31 0.416 0.679 1.54±0.26 1.06±0.19 9.660<0.001 15.35±2.63 15.41±2.67 0.104 0.918 24.59±3.63 29.67±4.05 6.053<0.001 1.79±0.26 1.81±0.29 0.333 0.740 1.02±0.18 0.75±0.12 8.089<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值P 值62.59±4.36 62.64±4.42 0.052 0.959 78.75±6.48 85.36±7.35 4.372<0.001

2.5 两组患者MoCA 评分比较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注意力、定向力、执行力、抽象能力、命名、语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表 6。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 MoCA 评分比较[(),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Mo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oint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 MoCA 评分比较[(),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Mo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oints]

组别 注意力 定向力 执行力 抽象能力 命名 语言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2.13±0.18 2.08±0.16 1.345 0.182 3.02±0.32 3.06±0.33 0.564 0.574 1.86±0.86 1.89±0.83 0.163 0.871 2.61±0.86 2.57±0.83 0.218 0.829 0.65±0.23 0.68±0.20 0.638 0.525 1.49±0.20 1.43±0.21 1.341 0.184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后 MoCA 评分比较[(),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Mo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points]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后 MoCA 评分比较[(),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Mo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points]

组别 注意力 定向力 执行力 抽象能力 命名 语言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3.84±0.31 3.02±0.26 13.135<0.001 5.23±0.54 4.85±0.46 3.472 0.001 3.91±1.51 3.12±1.16 2.689 0.009 4.86±1.18 4.20±1.03 2.731 0.008 2.64±0.58 1.98±0.45 5.827<0.001 3.59±0.46 3.03±0.32 6.477<0.001

2.6 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比较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回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7、表 8。

表7 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 评分比较[(),分]Table7 Comparison of the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oints]

表7 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 评分比较[(),分]Table7 Comparison of the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oints]

组别 记忆力 计算力 定向力 语言 回忆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0.76±0.18 0.79±0.20 0.723 0.472 1.02±0.47 1.05±0.42 0.308 0.759 5.19±0.76 5.26±0.82 0.406 0.686 4.73±0.62 4.79±0.58 0.458 0.648 0.86±0.21 0.81±0.23 1.040 0.301

表8 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 评分比较[(),分]Table 8 Comparison of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points]

表8 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 评分比较[(),分]Table 8 Comparison of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points]

组别 记忆力 计算力 定向力 语言 回忆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2.21±0.48 1.54±0.40 6.949<0.001 2.63±1.17 1.67±0.56 4.796<0.001 8.89±1.32 7.29±1.01 6.239<0.001 8.79±1.42 7.20±0.94 6.051<0.001 2.66±0.50 1.97±0.46 6.582<0.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CI 发生后,患侧肢体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进而诱导血管痉挛, 致使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出现水肿、疼痛症状,患者在病后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刘艳华等[11]研究发现,CI 患者机体中枢神经受损后侧支血管再生, 可诱导神经突触新生,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促使中枢神经功能重塑,改善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重要内容, 可通过对患侧肢体行主、被动训练,有效预防肌肉萎缩,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并能够通过持续训练刺激神经系统,提升大脑可塑性,促使神经元修复,达到治疗功效。 同时, 康复训练还能够促进全身循环代谢,加速大脑侧支血管新生,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缺损症状。 但CI 患者病情进展较为迅速,单纯康复训练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CI 属“中风”范畴,是饮食不节、情志郁怒、劳累过度等因素致使机体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脉络不通,不能营养脑髓、经脉,造成肢体麻木、痉挛、活动不利,临床治疗应注重活血化瘀、温经通络[12-13]。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治疗后,观察组 DA、5-HT、Fugl-Meyer、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E、Ashworth、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注意力、定向力、执行力、抽象能力、命名、语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回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提示针灸推拿可有效改善老年CI 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肌力及肢体功能恢复, 提升生活质量。 经络联接内外,外于肌肉体表分布,内联脏腑,调节机体正常运行,气滞血瘀则会引起相关功能障碍。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畅通经络、活血祛瘀之效,通过患肢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可有效调节患肢气血运行及肌肉代谢,改善肌力、润滑关节,进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14]。 推拿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可通过穴位点按、 肢体揉按等多种手法作用于特定腧穴及不适所在,有效疏通患肢经络,推动气血运行,促进循环代谢,利于致痛、炎性介质释放,加快患侧痉挛、肿胀等症消失,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增强肢体功能康复效果[15-16]。针灸联合推拿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及穴位刺激传导作用,有效刺激大脑功能,加速大脑气血循环及代谢,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调节脑神经递质的表达,激活缺血脑区半暗区神经功能活性,增强神经突触可塑性,建立新的神经连接,改善本体感觉及运动控制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7]。 但该研究纳入样本量不足,观察时间较短, 临床还需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 继续纳入样本量,延长观察周期,以深入了解针灸推拿在老年CI患者中医康复中的效果。 陈磊等[18]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和该研究结果大致相符。

综上所述, 针灸推拿在老年CI 患者中效果确切, 可改善患者脑神经递质因子水平, 提升患肢肌力,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减轻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升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定向力神经递质肢体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定向力评估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研究
肢体语言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肢体写作漫谈
《经典方丝弓矫治技术技术原理与操作步骤详解》
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观察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