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在手足口病中的预防效果观察

2022-06-02张辉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皮下口病

文/张辉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不仅会导致患儿的手、足及口腔出现皮损,不及时予以治疗还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存留后遗症及影响智力以外,严重者还会发生死亡。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目前临床尚未有特异性药物治疗,因此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对预防疾病发生至关重要。EV71 型肠道病毒是引发小儿手足口病出现的主要病毒,也是导致手足口病患儿发生重症及危重症的关键病毒。在此情况下,接种EV71 型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不受EV71 型肠道病毒感染,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该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有研究也明确指出,接种EV71 型疫苗是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的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本文以2019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入我单位就诊的110 例适龄儿童为研究案例,进一步剖析手足口疫苗(EV71 型)接种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于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入我单位就诊的适龄儿童中,随机选取110 例作为研究案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儿童的基线资料后,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55 例纳入对照组,囊括男性人数29 例,女性人数26 例,男女各自占比为52.73%、47.27%;年龄指标最大3 岁,最小1 岁,平均年龄为(2.02±0.52)岁。另外55 例纳入观察组,囊括男性人数31 例,女性人数24 例,男女各自占比为56.36%、43.64%;年龄指标最大4 岁,最小1 岁,平均年龄为(2.52±0.61)岁。纳入标准:小儿年龄均在5 岁以下;未患有严重慢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未对手足口疫苗存在过敏史或禁忌证;小儿家属知情且自愿同意参与。剖析两组小儿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数据指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备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小儿并未接种任何手足口疫苗。观察组小儿接种手足口疫苗即EV71 型灭活疫苗,接种步骤如下:对小儿进行基础免疫,于上臂的三角肌处开展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0.5ml,共2 次,期间间隔时间为1 个月。每次注射结束后,均进行为期30 分钟的观察,并提醒小儿家属,24h 内不得给小儿进行洗澡,并保证小儿的充足休息与睡眠。观察患儿接种疫苗后的机体情况,分析是否存在轻度瘙痒、硬结及疼痛等不良情况,密切关注小儿是否发生发热、腹泻等反应;若以上情况未自行缓解,提醒家属立即带小儿入院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小儿的手足口病发生率,以及重症、危重症的手足口病发生率。剖析观察组小儿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皮下瘙痒、皮下疼痛、皮下硬结、发热、腹泻及厌食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的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研究采用卡方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分析采用T 检验,以均值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的手足口病发生率研究

观察组小儿仅有1 例发生手足口病,发生率为1.82%,较于对照组14.54%而言更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中未有小儿发生重症及危重症的手足口病,而对照组重症、危重症发生率为7.27%,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的手足口病发生率研究[n(%)]

2.2 观察组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小儿接种疫苗后,未发生皮下瘙痒及腹泻等不良情况,而出现皮下疼痛、皮下硬结及厌食的小儿数各有1 例,2 例出现发热,总发生率为9.09%。所有小儿的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组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多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由肠道病毒引起,会导致手、足、口腔三个部位出现疱疹,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及成长发育。有专家明确指出,被手足口病缠上的婴幼儿,不仅手心、脚心、口腔可见红色的疱疹,还会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此外,患上重症手足口病的婴幼儿,还会出现焦躁不安、呼吸急促、乏力等情况,若治疗不及时会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经临床实践显示,目前手足口病并未有特效药物,多以补充水分及维生素等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部分治愈的手足口病患儿,也存在再次发病的风险。由此,面对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更为重要。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键举措。众所周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 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 型(EV 71)较为常见。经观察手足口病的疫苗接种情况发现,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 型的疫苗,即EV71 型灭活疫苗,在预防肠道病毒71 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文献明确指出,EV71 型灭活疫苗虽对其他型手足口病毒无显著的预防作用,但肠道病毒71 型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死亡的关键病毒之一,小儿接种EV71 型灭活疫苗后,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在降低重症及危重症的发病风险方面效果显著。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V71 型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 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且能有效避免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导致的相关神经系统损伤和后遗症。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发生手足口病的人数仅有1 例,占比为1.82%,低于对照组(14.5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未有小儿发生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小儿接种疫苗后,共有5 例(9.09%)发生不良反应,但均自行缓解。综上所述,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在对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机会,还能尽量规避重症的发生风险,且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加强重视和推行使用。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皮下口病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口服中成药制剂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
浅谈肠道病毒EV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