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治疗对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2-06-02林永湛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胸自发性血气

文/林永湛

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是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而目前常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治疗。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尽管有一定效果,而术后易损伤、出血多,单孔胸腔镜手术则避免了以上情况,而对手术操作者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表明,相比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 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双孔法和单孔法明显较轻。对此,本研究分析以上两种术式对对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疾病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奇偶数不同的方法将本院2018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接诊90 例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5 例和观察组45例。纳入标准:(1)经诊断确诊为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者;(2)有正常凝血功能者。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肺、肾、肝严重疾病者(2)患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者。对照组中男女比例7:2;年龄13~69 岁,平均(30.52±8.04)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3:2;年龄13~70 岁,平均(30.55±8.03)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三孔胸腔镜治疗

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肺健侧实行单肺通气,三孔切口分别为:于患侧腋中线第7 肋间做一个1cm 的观察孔,第4 肋间腋前线处做2 cm 切口为主操作孔,于腋后线取第4 肋间腋前线处(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选取)做创口长度达1 cm 副操作孔。根据胸腔镜探查肺大泡处,腔镜下切割闭合器完成肺大泡切除。术毕观察孔放进胸腔闭式引流管直至胸顶位置,由操作孔引出,使引流管和水封瓶处于连接状态。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有无漏气及胸腔的引流量,应用一把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24h,之后鉴定胸部损伤后复查X 线片,此时显示肺复张良好,提示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

1.2.2 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治疗

观察组采取单孔胸腔镜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保持健侧卧位,接着于患侧腋前线腋中线的位置于第4、5 肋间做一个3cm 长的开创手术,先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套,然后内镜置入患者的胸腔,实施探查时观察有无胸膜腔内的积液沉着在胸膜上以及肺大疱的体积、周围肺实质受压程度等,然后术中使用切割闭合器等一次性材料除肺大泡,对其基底部正常肺组织处行肺楔形切除,再过丝线或套索结扎肺大泡的根部,术后予患者胸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麻醉师膨肺,注意复查观察肺有无漏气情况;机械摩擦壁层胸膜。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一般为操作孔的上一肋间,并在此置入至胸顶位置,其余操作与对照组同。

1.3 评价标准

两组并发症、血气指标、疼痛情况及围术期指标分析:

①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并发症包括气胸、急性肺水肿、术后出血及肺部感染。

②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和肺功能相关血气指标,其中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各记作PO、PaCO、SaO。

③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分0~10 分,0 是代表没有疼痛,10 代表最大的疼痛。

④比较两组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在内的围术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发症采用%表示,以x检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采用x ±s 表示,以t 检验。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气胸、肺部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病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PaO、PaCO、S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PaC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x±s)

2.3 两组治疗前疼痛情况分析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x±s,分)

2.4 两组围术期指标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x±s)

3 讨论

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为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大泡形成、而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引发自发性气胸。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是急症,需到急诊尽快就医。

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一种全新的、以数字处理方式的电视摄影技术,是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其疗效突出且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小而受到医师和患者认可。随着胸腔镜设备的发展,传统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疗效确切,但对患者需要选择三切口手术,所以把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的单孔需要选择双切口手术应运而生。无论哪种手术,患者在术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并且一旦复发转移,就会发生胸腔粘连但是胸腔粘连曾一度是手术的禁忌证,而完成满意手术难度相当大。所以选择疗效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应用技术很重要。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肺功能年下降率快,而肺顺应性降低,影响通气功能、容易发生肺不张,所以对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术后常通过胸部影像学的早期呈现肺复张情况,但肺复张效果的评价没有全面进行指标血气分析,并不能完全表明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状况。若患者恢复期长、出现并发症、有无复发等将极大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

该研结果显示,观察组气胸、肺部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病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PaC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SaO水平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均明显较少(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三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有助于改善术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等,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胸自发性血气
共享魅力
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