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言语形式,品言语内容

2022-05-31杨楚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杨楚君

摘 要:教师需要看到言语作品是一种形式和思想内容之间的结合体。言语形式知识与掌握言语内容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努力探求与分析各种言语形式的不同语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言语内容,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言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言语形式;语文教学;言语内容

言语作品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结合体,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体。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就在于听说读写,即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内的挖掘和创新,而非其他的花样创新。即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活动课,而不是仅局限在文学课或文字课中——即通过言语活动训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

语文名师王尚文指出: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都是“目”。我们只有抓住言语形式作为教学之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能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也明确了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应包含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运用,这是建构语言的重要途径。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目前初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不会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来传情达意;从阅读赏析的角度来看,中考文学类文本中也经常涉及赏析作品的言语形式,学生也常常在此失分。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言语形式的教学,让学生重视言语形式,把握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言敏感度。

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昆明的雨》的教学片段为例,分析中学散文中言语形式教学的运用效果。

一、教学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第一,把握课文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第二,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季、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文中展现温润、闲适、优雅的风土人情。本课主要通过品味文章特别的言语形式感受作者对昆明的事物、生活的情感,借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启示

(一)用情景任务驱动,找特别的言语形式

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具体情景:寻“味”昆明——招募美食推广大使。“寻味”的主题贯穿课堂,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用寻大使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示例”,搭起学习支架,仔细品味课文语句,为昆明的美食写一写“美食推荐卡”。

(二)探标点符号用法,窥言语形式之奥秘

标点符号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细节信息,感受作者蕴含在言语中细腻的情感。因此,本课第一部分借助课文描写菌子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及其背后的情感。

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菌子,展示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通过朗读、品味句子,总结菌子特点及味道。展示课本原句“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和替换修改句“滑、嫩、鲜、香”。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朗读原句,老师朗读“滑、嫩、鲜、香”,对比感受逗号与顿号的区别。逗号停顿的时间较长,在这里用逗号而不是顿号,让学生感觉到牛肝菌在嘴里停留时间长,仿佛一直在细细品味,从而得出牛肝菌鲜嫩好吃,唇齿留香的特点。

“?!”这一标点符号学生很少在课本中看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以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以读解疑,运用朗读法,帮助学生体会在不同语境中同一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不同。第一处“?!”表示疑问,第二处“?!”表示惊讶和惊叹,两处的语气变化反映了作者由嫌弃干巴菌的外形到惊叹其味道的情感变化,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先抑后扬”的手法,培养学生语感。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课后作业设计选取了阅读《舵链》,回答问题“文中是如何表现矮个子兵去修舵链途中行进艰难的?有不少同学找到了第七段三个省略号表现了矮个子兵行进的艰难和最后一段路程的漫长。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三)析修辞手法,仿言语形式

修辞手法可以通过特定的言语形式,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在《昆明的雨》一文中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得较多,且喻体多为生活中人们熟悉、平凡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引发读者想象。例如“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直观写出了昆明杨梅之大。又如,“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生动形象地写出鸡枞菌干裂的外形特点。这些生活化的比喻能让学生感受到汪曾祺作品日常生活审美化、语言平淡质朴的特点。要把特殊的言语形式内化为个人言语体系,模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言语创造能力,笔者在堂上请学生学习课文中生活化的比喻,以“这雨真好,______”为开头,写一句比喻句,用生活化的喻体让同学感受雨的美。

结语

言語形式承载着丰富言语内容,教学生学会分析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言语形式,让学生感知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潜在信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从小处的标点符号这一言语形式入手,提高学生阅读敏感度,关注细节;从大处着眼,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言语形式作用及其与言语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从初步感知到模仿运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巩固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言语形式的异常点、矛盾点或关键点的不同,巧妙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强. 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亚太教育,2016(17):204-20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