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化习作:想象作文教学的样态革新

2022-05-30王玉珏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同行者习作想象

王玉珏

一、多维度联结,激活想象因子

想象习作需要学生依托生活经验,借助语言文字,将大脑中想象出来的抽象画面清晰化、具体化。基于活动的习作教学强调互动与实践。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进行多个维度的研究,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情出发,构建真实情境,才能有效激活想象因子,提升学生的习作力。

1.联结学情基础。四年级学生的思維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尽管有较丰富的想象,但离能够依据事物特点产生合理、有特点的想象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次习作和以往的想象训练一样,强调想象的故事性和新颖性,但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对想象有了一定限制。具体表现在故事必须发生在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我”之间。习作既要体现人物的鲜明特点,又要考虑“我”加入后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生发丰富且新奇的想象,呈现具体而活跃的表达。

活动化习作教学依据习作主题,基于真实情境,呈现有挑战性的问题,打通教材与生活的界限,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想象,展开习作实践。

2.联结主题情境。对于神话及童话故事,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往往会被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打动,被个性鲜明的人物吸引,但很少去思考这种“神奇”是如何在文字中体现的。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习作、想象的兴趣和热情,在研究学材学情的基础上,创设“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的主题情境。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穿越”,但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接触过许多相关题材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因此,他们对“穿越”并不陌生,并且充满向往。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了想象支架,学生在准备邀请信函的过程中甄选个性人物,在研制旅行攻略的同时构思曲折情节,在撰写随行笔记时提升语言表达,在优化神奇之旅中对习作进行自评、互评,从想象和立意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多任务推进中,学生逐步明晰想象的方向,让想象变得流畅丰富,降低了习作难度。

二、多任务推进,助力想象落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推进过程中设置多个充满吸引力,学生又喜闻乐见的任务,赋予想象习作教学丰富鲜活的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全情投入自己的感受,从而在探究过程中产生“想开去”的能力和“写出来”的动力,最终突破一个个难题。

任务一:准备邀请信函

习作的第一步自然是明确习作的方向,想象习作也不例外。要完成本单元习作,首先需要确定选择和谁过一天。因此,教师借助“准备邀请信函”这一任务,让学生向自己喜欢的神(童)话人物发出旅行邀请,引导学生对众多角色进行分析与甄选,确定这趟“穿越之旅”的同行者。

1.甄选同行角色。四年级学生对神(童)话故事有着强烈的阅读兴趣,也有一定量的阅读储备,再加之本单元学习的四篇神话故事中均包含神通广大、个性鲜明的各色人物,所以选定角色并不难。但要围绕“我”与“同行者”想象出一天内发生的精彩故事须深思熟虑,因此这一同行角色的选择尤为重要。

2.明确人物特点。本单元习作要求“我”和“同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必须符合该人物在原故事中的形象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重现或着重突出人物的重要特质。这就需要学生充分了解选定人物的特点。教师借助“同行者资料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好“同行者资料袋”需要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分析,比如他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他有着怎样高强的本领,故事中对他的外貌是如何描写的,他有着怎样的性格,他最突出的品质有哪些,他有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等等。这样的梳理就是向学生表明,人物的特点可以从本领、性格、品质等多方面抓取,同时也为后续编写故事提供素材。

任务二:研制旅行攻略

“研制旅行攻略”这一任务是为了使学生在全情投入的规划中明晰想象的路径和角度,让原本模糊的“穿越之旅”逐步清晰具体。

1.设定穿越通道。想象虽是创造,却并非天马行空。满足本单元习作故事充满神奇色彩的要求,就必须在故事中增加有趣的看点。如何让想象既合理又神奇?满足这样看似矛盾的要求,需要教师智慧地引导。和同行者的相遇是开启“穿越之旅”的关键。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启发学生思维,为奇幻之旅的开启奠定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去哪儿”的问题,既可以是我们去到神(童)话世界中,也可以幻想神(童)话世界中的人物来到我们的世界,甚至还可以一起去未来。接着,顺势思考“怎么去”的问题:机器猫有任意门可以穿越时空,你的穿越通道是什么?教师可出示多张图片供学生选择。学生思维打开后,一场梦、一阵风、一个道具都可能成为开启神奇之旅大门的钥匙,同时也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门。

2.规划一天行程。在这一天中发生的故事即情节的构思应是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是必须凸显神奇。对于有着一定神话故事积累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让这一天变得奇幻并不难,难的是还要考虑将想象变成可读性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支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辨析中规划一天行程。

课堂上,教师可分四步走:第一步,自主探究,初步构思。教师请学生思考:可以和同行者做什么?试着完成攻略单中的时间轴。第二步,合作探究,丰富图示。教师让选择同一个角色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丰富一天的安排。第三步,交流辨析,修改图示。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规划,其他学生思考:事件是否符合该人物的形象?这些事件是否具备神奇的特点?之后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第四步,自主思考,选择事件。学生从完成的时间轴中,选择一到两个最符合习作要求的事件,打上五角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再到思辨删改的思维过程,层层推进,最终搭好习作框架,明确习作内容。

任务三:撰写随行笔记

想象习作指导的最终目标应指向何处?特级教师吴勇认为,想象类习作当教“艺术的语言形式”,这是想象类习作教学应当着力探索的关键区域。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打破常规,结合习作主题,提供随行三法宝,助力语言文字的优化。

1.善用“放大镜”,凸显故事细节。随行法宝一:“放大镜”,有助于看清楚并记录下同行者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

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把握尤其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落笔时注重对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使得创编的故事真实可感,精彩具体。

如学生在习作中写到“孙悟空带我去参观花果山时威风凛凛”,教师引导其放大“威风凛凛”一词,想象孙悟空作为猴王当时的霸气动作以及脸上神气的表情,学生便有了以下的描写:孙悟空一抬脚,“嗖”的一下就坐到了王位之上,一脸神气地看着底下的猴子猴孙们,威风极了!如此抓住关键词,放大细节,学生对人物的刻画会更具体细致。

2.巧用“录音笔”,彰显人物个性。随行法宝二:“录音笔”,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同行者有特色的语言。

神(童)话人物在原故事当中均有其独具特色的人物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巧妙加入他们的口头禅或模仿人物口吻,让人物特点更鲜明生动。

还是以“孙悟空带我去花果山参观”为例,引导学生想象孙悟空说话时的语气,它会对初来乍到的“我”说些什么。学生有了很多精彩的补充:孙悟空见我一脸紧张,一边挠头一边笑着说:“莫怕莫怕,有俺老孙在呢!抓紧我,让你见识见识俺老孙的厉害!”这样一来,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更趋于立体。

3.妙用“夸张石”,渲染神奇色彩。随行法宝三:“夸张石”,帮助学生将故事变得更具神奇色彩。

要想突出故事的神奇色彩,夸张的语言是较好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借助范例,帮助学生寻找想象的生发点,让故事更神奇。

如教师利用“女娲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女娲去何处寻到的五色石,五色石所藏之处又会存在哪些险境等情境。学生将不同颜色与不同地域联系起来,想象赤石藏于火焰山之下,青石置于万丈高山之巅,黄石埋于漫漫黄沙之中……这样,学生有了更多奇妙的想法,故事自然更神奇有趣。

任务四:评选优秀案例

作文的评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之一。此次习作特设“评选优秀案例”的任务,旨在明确多元评价体系,在自我审视和师生互评中提升学生想象的品质。

1.明晰多元评价标准,让评价有章可循。想象类习作既要关注想象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在想象、情感及语言表达上的统一。

在清晰定位习作目标后,评改的要求和标准也就更加精准了。笔者设计了目标导向式评价单,分为“常规评价标准”和“能力评价标准”两大项。“常规评价标准”是针对第二学段习作的基本规定,“能力评价标准”中分别指向想象、表达和立意,意在引导学生在达到该学段想象类习作要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建构互动评改形式,让修改精准到位。

(1)自省式修改。对于习作中的错字、漏字,语言不通顺等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逐渐养成习作后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

(2)互助式修改。让学生以读者和小老师的双重身份去评阅同伴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亮点及失误,同学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指导式修改。学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都尚未发展成熟,在自改和互改中难免还会有一些瑕疵。这时教师作为指导者,从更全面的角度指出作文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得到点拨,反思改进。

三、多形式呈现,丰盈想象空间

课堂的结束不等于教学的终止,活动化习作的成果是丰富多样且各具魅力的,最后,以多种形式展示课堂学习成果,让想象力在课后持续生长,这是习作教学的延续。

1.随行笔记分享。教师组织开展“随行笔记分享会”,学生将修改后的随行笔记先于小组内交流,重在分享对此次“穿越之旅”的感受,说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收获,由小组长记录汇总后,再与全班分享。教师也可将分享会作为习作的总结课,着力于问题的解决,还可以此为基础发现新问题,为后续的习作铺石搭路。

2.穿越手账展览。习作的成果不仅止步于习作,还可以结合新颖的形式,例如制作成“穿越手账”,记录学生在此次习作中的过程,呈现学生的成果和感受。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多维互通,评选出最具特色的“穿越之旅”,颁发“最佳策划奖”作为激励,将此次习作的收获与影响最大化。

3.神奇之旅演绎。教师可鼓励学生将《我和 过一天》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后进行展演,这样的二次创作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再次升级,也是融团队协作、口语表达等多項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整个过程,学生乐在其中,累积收获,让想象持续升温,也让习作的成果提升一个台阶。

以活动化方式推进习作教学,对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现状、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种尝试,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因子,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力,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创编故事。我们希望以此为例,探索出更清晰的习作实施路径和教学范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向阳小学)

猜你喜欢

同行者习作想象
问路
快乐的想象
问路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成长的见证人
四季兼程 甘苦同行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