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初衔接教材,提高民族地区学生语文素养
2022-05-30金美仙
金美仙
【关键词】小初衔接教材,民族地区,语文素养
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提出要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2020 年秋季学期起,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推广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在民族中小学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1],有利于让民族地区学生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教材衔接工作,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小初衔接)》(以下简称“小初衔接教材”)。小初衔接教材的核心理念是补学、补差。“差”不仅仅是指语文知识点的缺漏,还包括语文学习能力的不足。小初衔接教材系统归纳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比对各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帮助民族学生补齐字词、古诗文、阅读、习作等方面的短板。
那么,如何用好小初衔接教材,做好补学、补差工作,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为民族教育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字词教学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的识字量均不超过2500字,与统编教材要求的3000字有较大差距。帮助学生增加识字量,提高自主识字能力,是小初衔接教材首要解决的问题。小初衔接教材选取统编教材要求学生认识而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未作要求的生字为示例,将其分类整合为“生活识字”“部首识字”“趣味识字”三部分。
“生活识字”部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热爱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中的汉字,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以“认识标牌”识字教学为例,呈现如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教材插图中这些标牌或标语上的字吗?自己先读读看。
(学生自主识字)
师(指名答):你认识哪个词语,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个词语的。
生1:我认识“银行”。妈妈带我去过银行,所以我认识。
生2:我家楼下有一家咖啡馆,我总能看到那个牌子,所以我认识“咖啡馆”这个词。
生3:我爸爸是警察,我常去派出所找爸爸,所以我知道“派出所”這个词。
生4:学校牌匾上就有“学校”这个词,我上学的时候总能看到。
生5:学校、医院的走廊里都有“请勿喧哗”的标语,所以我知道。
……
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也很会学习。那除了这些,你们在生活中还认识了哪些汉字,举例子说一说。
生6:我在公园里看到过“请勿践踏草地,爱护花草”的标语,所以我认识了“践踏”这个词语。
生7:我看到很多药店门口都贴着“请佩戴口罩”的标语,所以我认识了“佩戴”“口罩”这两个词。
生8:我在图书馆看到过“保持安静”“请勿打闹”
的标语,所以我认识了“保持”“打闹”这两个词。
生9: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标牌上有“吉林省”
这个词,所以我就认识了这个词。
……
师:是的,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只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我们就能认识很多很多汉字,同时我们还要理解它们的意思。请大家今天回家的时候,看一看,找一找,还有哪些是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汉字。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认识更多的汉字。
情境识字是最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并将字音、字形与字义紧密结合的识字途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学习习惯。
“部首识字”和“趣味识字”部分系统总结了同偏旁归类、同义归类、独体字合成归类、形近字归类等识字技巧,帮助学生积累多种识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识字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各类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建议民族地区教师在使用小初衔接教材进行字词教学活动时,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为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发现更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强化自主识字的意识。
二、古诗词教学要强化诵读积累
古诗词是民族地区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之所以是难点,不仅因为教材中古诗词选篇的数量差距较大,还因为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基础薄弱。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首先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地区学生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重点补学的内容;其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学习上有一个量和质的提升,因而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小初衔接教材选取统编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习而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未作要求的65 首古诗词,其中绝大部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背诵推荐篇目。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首先,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其次,指导诵读方法,要读准字音,要读通、读顺诗句,要注意语调、韵律和节奏。最后,指导阅读理解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以《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段为例:
师:请同学们朗读古诗,将不会读、读不准的字词找出来,并明确字音。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解决字音问题)师:听老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停顿和节奏。
(学生听范读,在教材上做停顿标记)师:请同学们学习老师的断句,朗读古诗。
(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师:请同学们逐句朗读古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大意。
(学生逐句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教师随机指导)师:谁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用现代汉语逐句说一说。
(指名几位同学朗读并翻译古诗)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指名学生答,教师整合学生的答案。结合古诗营造意境,体会作者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有对朋友的不舍,还有对朋友未来的担忧)师:请同学们尝试背诵古诗。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法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诗词大意,在诵读中体会诗词的独特韵味,在诵读中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请同学们运用老师教的方法,背诵这首古诗。(教师提供方法指导)
多媒体展示背诵古诗的方法:
1. 借助插图背诵
2. 逐句联想画面背诵
3. 分为景物描写和情感描写两部分内容背诵
4. 整体感知,联想画面背诵等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背诵古诗)
古诗词教学,建议以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背诵为主,以教师指导学习方法为辅。教师要用好小初衔接教材,帮助学生填补古诗词学习的空缺,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古诗词学习方法。
三、文言文教学要强化“四读”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民族地区学生使用统编教材需要解决的难点。因大多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未选编文言文,所以学生的文言文基础非常薄弱。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初衔接教材,帮助学生学习积累文言文选篇、文言知识和学习的方法。
小初衔接教材选取了统编教材中7 篇文质兼美、趣味性强的文言文。选编的文言文具有代表性,内容浅显易懂,编排由易到难,有助于民族地区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语感。
建议教师从“四读”入手,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第一,读正确。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是现代人们不常用的,学生要学会借助注释、查阅词典等方法,将字音读准、读正确。
第二,读明白。遇到难懂的词语,要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词典等方法理解词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逐句理解诗句,最终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品情感。
第三,读通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会断句,把握诵读节奏,把文章读通、读顺。
第四,反复读。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言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再尝试背诵文言文。以《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详见表1。
四、现代文阅读教学要落实好语文要素
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方面,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和统编教材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语文要素方面,民族学生欠缺系统的语文知识建构和语文能力。小初衔接教材选取统编教材中的17个语文要素,每个要素搭配1~2 篇课文,共计25 篇代表性文章。通过集中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掌握常见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文阅读素养。
建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结合例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语文要素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详见下表。
师:今天,我们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请同学们浏览学习目标,了解一下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师: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中所给的方法或者用你自己的方法,猜猜“泥泞”“年迈”的意思,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猜测的。
关于“泥泞”的讨论:生1:我是结合上下文中的词语“细雨”“脚窝”
理解的,“泥泞”应该是雨后泥土湿滑的意思。
生2:我是看教科书插图中的鞋子粘着厚厚的泥土,所以我想“泥泞”应该是泥土很黏的意思。
生3:我是将词语拆解,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
“泥”是泥土,再结合“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猜应该是泥土湿滑,鞋陷进了泥里,所以“泥泞”应该是土地湿滑的意思。
师:这几位同学的理解都很到位,表述也很清晰,他们分别采用了结合上下文、借助插图、词语拆解等方法,理解了“泥泞”的意思。
师:词典对“泥泞”的释义有两个:一是因有烂泥而不好走;二是淤积的烂泥。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刚才的理解,选择恰当的释义。
生:第一个。
师:非常准确。
关于“年迈”的讨论:生1:我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年迈”的。文中说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生活中我们一般管年龄较大的婆婆叫“大娘”,而且还背着,所以我猜“年迈”应该是年龄较大的意思。
生2:我是用词语拆解和结合内容的方法理解的,“年”应该是年龄的意思,课文里說是“年迈的大娘”,所以我想“年迈”应该就是指年龄大的人。
师:“年迈”的意思就是年老。这两位同学采用联系生活经验、词语拆解和结合文本内容的方法,理解了“年迈”的意思,非常准确。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难懂的词语。结合学过的方法,再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词语。
……
建议教师在讲授知识点和能力点时,重点指导学生积累并运用方法和技能。在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后,引导其由易到难地将这些语文要素综合运用到阅读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五、习作指导要具体有效
习作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民族地区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存在困难,不仅是因为受到语言习惯、词汇量、阅读量等的影响,还因为各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科书没有形成系统的习作体系,学生进行习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和基本能力比较欠缺,且没有具体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仅要培养其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词汇、优美语段的习惯,还要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其语感,学会积累语文要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此外,还要重视习作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补学、补差工作。
小初衔接教材选取统编教材中的6 个习作单元,以例文切入、读写结合的方式,从写事、写景、写物、写人、突出中心、表达感情等角度,指导学生学写简单的习作,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结合学生日常语言应用的需要,小初衔接教材安排了书信、读后感、倡议书的习作学习。以“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习作训练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1.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
2.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 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今天的习作训练是尝试将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写清楚。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呢?写时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默读《小木船》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我”和陈明友谊破裂,后来又重归于好这两件事情写清楚的,从中学习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学生默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将关键信息画出来)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将友谊破裂这件事情写清楚的。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说一说你的发现。
(指名几位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综合学生发言的内容,在黑板上画“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思维导图)
师:请同学们参考这个思维导图,自己在纸上画“我和陈明重归于好”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学习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学生整理思路,画“我和陈明重归于好”的思维导图,教师随机指导,选出两个较好的思维导图在全班展示交流)师:我们通过对《小木船》中两件事情的分析,学习了作者是怎样将事情写清楚的,找同学来分享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生2: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生3:还可以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
师:同学们对关键信息抓得很准确,我们再来概括一下:首先,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就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其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后,可以采用多種描写手法,使人物更鲜活,使表达更形象。
师:下面请大家学习这些方法,结合习作提示写一写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参考教材所给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习作提示:
1. 选择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来写。
2. 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 写作时,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4. 恰当采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
5. 语言要通顺,不要写错别字。
6. 写完后,请同学说说事情是否写清楚了,再参考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建议教师在习作教学时,紧密结合例文,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运用习作方法,学习语言运用和表情达意,激发写作兴趣。习作提示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习作有标准可依,有方法可循,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民族地区学校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须用好小初衔接教材,做好教材过渡工作。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小初衔接教材进行补差、补学,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学生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打好基础,做好小升初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