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析“留白”巧妙“补白”
2022-05-30郭凤群
郭凤群
【关键词】古诗教学,留白,补白
“留白”与“补白”都是书画专业用语。在绘画中,“留白”是指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协调而有意留下的空白,“补白”是指在留有空白的地方进行“润色”加工。古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名家精品,言简义丰,很多诗中留下了作者独具匠心的“不确定”之处和“空白点”,具有引发读者想象的作用,耐人寻味。古诗教学中,善于发现并抓住作者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进行“补白”,对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留白”与“补白”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价值
1.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古诗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现方面与现代文大不相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理解诗意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儿童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发展会经历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教师带领学生探索、寻找“留白”之处,展开想象,把自己代入当时的情境与文本作者进行跨时空的情感对话,可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2.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古诗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特定心境下情景交融的自然表达。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经历等理解古诗的内涵,能够了解人物形象,体会古诗传达的情感。教学时合理利用“留白”“补白”,对作者的未尽之言、未明之意进行补充性交流,还原当时的情境,有利于实现读者与文本的沟通,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其走进作者的内心。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探寻“留白”、合理“补白”的过程,能将生硬的内容转化成鲜活的画面,可以是描绘社会风情,亲友送别,也可以是塞外征战,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走进作者内心,理解诗意和文意。
3. 培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巧妙分析“留白”与进行“补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与再创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二、统编教材中古诗的“留白”分类
戴红梅在《水墨》中说:“看似简单的留白,却以虚写实,虚实相间,总让人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空出一方澄澈的天空来。”一句话道出了“留白”给人无限想象的神奇。古诗中的“留白”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统编教材中,“留白”主要有五类。
1. 语言“留白”
古诗中存在很多语言方面的“留白”点,一是受体裁限制,文字凝练,作者不可能详细叙述,只能言之不尽,引发读者的思考;二是作者故意为之,留下想象的空间。例如,五年级上册《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字就是作者的“留白”。诗人想让儿孙“家祭”时告诉自己什么?为什么“死去”“万事空”,还要让儿孙告诉自己这些信息?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对于体会作者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2. 问题“留白”
古诗中的问句,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也可以视为“留白”的一种方式。引领学生探寻问题,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例如,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个问句好像问得毫无道理,其实别具匠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想知道他们是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想象,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是对老翁和老婆婆和谐相处画面的赞美。
3. 插图“留白”
插图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带领学生寻找插图的“留白”语言,让学生通过想、画、补、改等方式,真正走进诗中。例如,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插图画了四种景物:铺满青草的地面、篱笆围起的小院、高高的绿树和低矮的草房子,给人带来了想象的空间。结合《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景物、人物可以添加到画面中?他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思、找、画、讲,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4. 情感“留白”
很多古诗中存在情感的空白点或者模糊点,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地方,引导学生思考辨析。例如,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少一人”,就是作者的情感“留白”点。少一人,少的是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少的是王维的朋友还是他自己?思考并说出理由,进而体会王维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5. 意境“留白”
古诗中意象的选择往往和作者的心境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分析意象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明晰作者的情感,走进古诗营造的意境中。例如,《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前两句,作者选择了苍茫的烟雨和孤独耸峙的楚山作为意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两种景物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作者想要寄托什么感情?让学生带着思考学习古诗,能够真正走进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三、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补白”策略
如何巧用“补白”,提升古诗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结合生活经验对古诗中的“留白”处进行合理“补白”,对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诵读体验,代入情感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诵读进行了具体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教师应指导学生采取大声朗读、沉浸式诵读、自由式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引领其走进情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例如,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可让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在一个小山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领学生走进情境,把自己代入其中,观赏乡村风景。再引导学生从风景美、人物美、关系美、心情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田园风景,还能体会到田园生活的宁静、恬美和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向往。
2. 形成画面,丰盈形象
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有景物、人物,有动作、语言,描述的可能是自然风光、社会风俗、雄心壮志,也可能是一时的心境、一瞬的情景。如果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把诗句内容想象成一幅画,形成画面,那么理解古詩内容、体验作者情感将会事半功倍。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的时候,让学生反复诵读,把稀疏的篱笆、弯弯曲曲的小路、绽开新绿的树丛、纷飞的蝴蝶、明媚的菜花和匆匆忙忙追赶蝴蝶的孩子想象成一幅画,通过画一画、配乐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兴趣盎然。
3. 链接资料,立体感知
古诗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教学一首诗,不能只关注文字的诵读、对内容的理解,还要把语言文字置于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中,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其当时的心境。教学过程中,合理链接资料,可帮助学生多元、立体地解读古诗。例如,教学《墨梅》一诗,可补充写作背景,当时处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诗人王冕自幼家贫,多才多艺,但是屡试不第,他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归隐于九里山,面对现实生活中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学生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和生活背景后,很容易理解这首诗背后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4. 结合意象,探究心境
一草一木总关情。诗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选择相关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意象”。在教学中探究意象特点,分析意象表达的整体内容,进行品味,对于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心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诗的时候,把漫天的烟雨、漆黑的夜幕、孤独耸峙的楚山联系起来,写作时间是秋冬季节,引导学生明白“寒”字表达的不仅是身体的感受,还表达了心里的感受——孤独、寂寞、凄苦。后两句中的“冰心”“玉壶”与立于大江之中、高天之下的“楚山孤”遥相呼应,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诗人孤傲坚强的性格和磊落的胸襟。
5. 故事再现,升华情感
将古诗的语言和内容变成故事来处理,会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故事、讲述故事、续编故事,这些都是深入学习古诗的方法。例如,教学《塞下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讲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有的学生讲的故事叫《夜袭》,讲一小队战士不顾严寒,轻装追捕逃走的单于,突出将士的英勇无畏;有的学生讲的故事名叫《追捕》,讲述将士怎样追,怎样用智慧捕捉单于的故事,突出了将士的智慧;有的学生的故事名叫《雪夜》,讲雪夜里单于如何躲藏,将士们怎样追逃的过程,突出了将士的吃苦耐劳。通过想象,惊心动魄的情节、画面感极强的内容,使古诗以故事的形式在每个学生心底扎根。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巧析古诗“留白”,巧妙进行“补白”,引导学生以发散的思维、积极的思维状态去学习古诗,挖掘出更多的知识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