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信息构建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2022-05-30安静

兰台内外 2022年25期
关键词:知识共享数字图书馆

安静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急需通过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完善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此外,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存在知识转移效率低下、知识流失、知识增值不显著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信息构建理论,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管理机制,重新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模型。同时,以农业基层单位图书馆为例,分析怎样最大限度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即增强知识信息主体和服务主体之间互相协作,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知识流转的流畅性,以减少知识流失,以知识创造更高的价值,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与时俱进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知识共享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新兴学科快速崛起。图书馆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知识服务效率低下、知识流转不显著等问题急需改变。因此,应将前沿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改变传统的资源体系管理与服务模式,以科学技术推动图书馆的更新升级,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能够满足信息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实现数字图书馆在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构建,从而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

一、数字图书馆构建理论

1.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拓展,推进数字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文化要求的水平越来越高,而传统图书馆只是简单的订购、存储与借阅,功能服务都比较单一。信息资源多以纸质文献为主,基本上是固定有限的阅览方式,服务方式、空间场所及馆藏资源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体现出明显优势,在管理工作中,以延伸资源空间、拓宽资源渠道为目标,多方挖掘信息资源,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为受众群体打造全新的文化场所和学习氛围。在知识服务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行业的认知,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更新了传统的服务管理、时空设置、阅读方式,以全新的视角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

2.建立多种介质并存的融合环境及框架体系,为受众提供全方位阅读、学习平台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通过将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高度整合,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全面获得。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媒介平台,使媒体深入融合,保证文献资源流通更顺畅。同时,在管理内容上拓宽资源库,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局限性,实现电子资源终端传递,服务上实现多元化。随着文献资源的丰富,阅读环境也可逐渐开发为互动式、启发式、联想式以及个性主题式阅读模式,达到为用户多平台、全方位综合服务的目的。

二、基于信息构建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特征

1.服务平台增多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以数字传媒、互联网等为主导的文化运营,可实现多网整合贯通,为数字图书馆构建提供优质文献资源,成为服务平台增加的主要因素。利用这种新兴发展整合的平台,不仅可以将各媒介的优质信息资源快速发布传播,还能为数字图书馆增加大量文化信息储备。同时,在管理服务上也可以互相借鉴先进理念,创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上的方式方法。随着多媒体行业的发展,众多小视频、微信、小程序、App电子化平台搭建的移动终端起到进一步的联结作用,以各种形式的小型电子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它不但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条件,还能为使用者传递更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与时效性。

2.信息资源丰富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只有打破专业界限,互为载体,互为支撑,才能拓展更广阔的资源空间,逐渐呈现出图书信息资源丰富多元发展的优势。图书馆现有馆藏为基础,开展馆际合作,利用各种媒介、互联网、智能化信息体系,将各馆特色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搜索发掘,将各种不同信息源注入整合平台,也可通过媒体和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海量的信息源进行归纳重新组合,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广泛优质的信息服务内容。用户可通过多个整合平台,快速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及时掌握图书馆信息资源情况。

3.服务用户增加

数字图书馆构建平台的增多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体现了数字图书馆在发展上的新优势,也呈现出需求用户大量增加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让更多用户随时随地掌握数字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终端随时将自己的需求向资源平台发送,平台也会及时回复,用户具备绝对的主动性,可以多角度、跨行業了解图书资源信息。这种在线互动交流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借阅往来、陈旧框架式的环境及氛围,不但增强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能力,还能进一步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中。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的实现与核心技术应用

1.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基础

知识产生的情况复杂,性质、来源、产生模式不同,而知识需求用户也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信息,体现在个性与广泛化的需求。数字图书馆作为基础的中心机构,将社会上不同生产者提供的多方面知识信息,收集初始信息源,经过平台编辑、加工、整合后提供给用户,不同的知识用户将个性化、多元化以及隐性的需求传递给文化出版者、网络资源制造者,将知识的生产与知识需求通过双向运行机制来完成,从而做到有效应用。在双向机制运转中,服务用户的构建基础有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知识产生的构建基础有文化资源开发者、文化知识生产者、文化生产出版者等。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中,只有三者各自发挥出最大效能,并充分结合有效运转,才能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2.数字图书馆核心技术应用

(1)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知识产权保障服务

区块链技术现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其是利用链式数据结构进行验证和存储数据,运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产和更新数据,用密码学的方式来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用自动化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进行编程和数据操作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技术形成的特点不同,应用到行业的作用也不同。区块链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中,使用分布式核算与存储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多功能节点维护。首先,其开放性和不可篡改性,使数字图书信息源一旦通过验证,添加区块链既能保证数字图书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查询便利和永久存储的功能,还能降低人员管理上的消耗;其次,在多元化、资源共享环境中,将区块链应用于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建设,还可以确保资源数据的多样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甚至可以不通过中间的资源平台,建立读者与文献信息源点对点对接,从而降低资源建设成本和用户的支出。

(2)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个性定制服务

数字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上十分重视个性化服务。首先,定制化可以充分满足读者对文化的需求。其次,可以通过吸引读者群来提升数字图书信息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在浩瀚的书海里进行信息数据查找、资源存储、下载以及点对点的个性化传递,对当前技术及服务机制都会有一定的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多方面解决用户需求。人工智能系统是利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代替人脑,人为操控智能处理器,利用计算机视觉及语音识别系统,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进行浏览,并分析数据源,从视觉图像或多维空间数据中获取信息,将用户所需内容进行聚类,经过协同过滤,给出匹配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定制化信息推荐。

(3) 虚拟技术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机制

虚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特性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从而生成可以对参与者直接感知的特定环境,是未来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高端技术。利用虚拟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中心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内管理、维护,通过计算机捕捉影像,数据传输,连接立体显示器,提供空间实时交互式服务模式,使读者与计算机充分融合,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智能化检索、智能储存等,完成对所需信息的获取与分享,感受虚拟时间、空间、环境全新的服务体验。

四、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分析

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随着国家对地方农业的大力支持及投入,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依靠科技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建设。基层农业图书馆规模较小,但是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其基础设施配备良好,馆藏专业资源丰厚,近年来优先投入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具备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必备条件。

1. 多渠道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科学院图书馆重点建设了基于农业信息相关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在专业文献资源的存储与收集上,主要涵盖的农业信息资源范围:(1)以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涉农单位带动城市农业信息源;(2)以县乡镇农技部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的农业信息源;(3)以文字、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内容、多种网络形成的信息资源;(4)由各学科专家自主产生的隐性信息资源联合采集。同时,设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文献资料、信息情报等进行收集,做到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信息资源的筛选、分类、整合,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实用优质,提高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多样性、全面性。

2.建立当地特色资源数据库

图书馆可建立单个或多个特色数据库,立足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特色数据库,可带动周边区域建立多个网络终端。将当地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农业种植与区划、土壤、气候等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再结合本地资源与优势在平台及时发布。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快捷、准确定位查找所需内容,数据库的应用节约了受众搜索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还可以作为窗口将当地农业特色对外宣传。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与发展,体现了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与专家系统的数据更新,从而为本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3.建立多元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开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利用原有的互联网基础,加强网络硬件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平台优化配置,开展各层级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首先,以现有的馆藏特色农业文献资源和高效的网络信息为基础,兼具高效的信息服务优势,通过农业信息咨询平台与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村村通平台、电脑、手机短信等形式,将农业信息资源传输到用户手中。同时,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载体多元,在建设平台之初,就要将数据的采集存储,完善质量等特性考虑在内,实现智慧平台体系与终端用户的有效融合,构建综合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与知识共享体系。

4. 智能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凭借着智能技术的可学习、可感知、可检索等多方面特性,数字图书馆中智能技术应用是一个质变过程,也是未来的方向。农业图书馆运用智能化服务,实现可视化操作,以及快速检索,可大大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智能化、规范化的专家决策系统、可控监测系统的应用,可做到随时规范指导用户的种植生产及田间作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智能信息的推送和辅导等功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学习知识的需求。

五、应用启示和建议

1.促进知识积累与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知识能力的建设需要在知识服务各阶段注重积累,尤其注重知识流转的顺畅,以减少知识流失。现代化社会的数字图书馆,無论是在信息收集的规模,还是用户服务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而信息技术会在数字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获得全面使用,将使今后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与移动化。数字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建立阅读平台,并且为用户提供十分便利与丰富的信息,满足对用户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数字图书馆有必要和信息技术共同发展,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服务。

2.创造知识价值,提高产出效益

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的知识服务层面进行相应的知识加工,以期创造出最大化的知识价值,并实现知识产出效益最大化。在知识获取阶段,数字图书馆应获取外部多重知识来源并进行转化利用,得到数据层级的信息。在知识输出阶段,将多重受众群体的需求转化分析,及时反馈给输出者,实现知识的双向反馈。数字图书馆在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服务理念,将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此外,在信息化背景下,用户对于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先进的知识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结语

网络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传输的精准性、时间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大数据、云技术、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全面化、服务能力多元化、应用便捷高效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托,可进行阅读空间、环境空间、网上空间的深入挖掘,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总之,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手段的构建融合应用,将给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图书馆用户带来更高级的个性化服务与体验。

参考文献:

[1]蔡剑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超越 [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

[2]周子翔.网络时代有声读物现象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

[3]魏建国.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J].图书馆学刊,2011

[4]曾 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研究 [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

[5]李 静.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有效途径 [J].教育教学论坛,2018

[6]于 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

(作者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猜你喜欢

知识共享数字图书馆
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