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形象构建:价值与路径

2022-05-30解非郑海振

新闻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国际传播

解非 郑海振

【内容提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际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如何通过构建特定的城市国际形象更加积极地影响国家形象,成为后疫情时期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北京的城市国际形象不仅事关城市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面对后疫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应建设魅力与实力并存的大国首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实全面、多元包容、有智慧有担当的城市国际形象。同时,应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为中心、以议题为导向、以媒体为手段、以文化为背景,努力构建与“四个中心”定位相匹配、与大国首都相适应的良好国际形象,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  北京国际形象  城市形象构建  国际传播

城市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作为一个聚落将人聚集起来,人们在城市的物理空间中活动,通过交流和传播影响并塑造着城市的国际形象。在国家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基本载体,有着更加鲜活的形象和灵活的对外交往方式。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效应,“国家主义”强势回归,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等思潮泛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之间的不信任感也随之加剧。“病毒溯源”和“抗疫信息透明度”等问题持续发酵,使得部分城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给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基本载体,有着更加鲜活的形象和灵活的对外交往方式。如何通过构建特定的城市国际形象更加积极地影响国家形象,进而影响国际关系,成为后疫情时期值得深思的问题。

构建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往往能更好地推动一个国家的对外交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明显的“窗口示范效应”。同时,作为中国举办主场外交和国际性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也有巨大优势。②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密切,在发挥更多作用的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強对外交往也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后疫情时期的城市国际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国家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次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这赋予了城市国际形象以新内涵和新意义。为此,我们需要运用更加多元的视角来对北京国际形象的构建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后疫情时期构建北京国际形象的重要价值

当前,关于北京国际形象构建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首先,该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大部分还是集中探讨中国的国际形象构建,北京的城市形象并不是讨论的重点内容。其次,关于北京国际形象的问题研究主要从重大事件回顾中的“软实力”建设、国际传播理论或者公共外交等单一视角进行论述,缺少综合性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将视角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平台,缺少理论化的分析框架和模式。最后,现有的文献资料主要着眼于疫情爆发之前的城市形象构建,且大部分研究的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后,未能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影响考虑在内。进入后疫情时期,北京的国际形象构建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建设与传播北京的国际形象,助力中国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战略。

2017年9月,北京市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设计了首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总规》立足于国家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实要求,明确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即“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从而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从城市发展战略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北京形象的新入口。③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城市国际形象的建设与传播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城市的国际形象既是一座城市硬实力的体现,也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视角。因此,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对于国家和城市都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与传播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是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必然要求。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重要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是增强北京国际影响力的必经之路。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面临重重阻碍。首都作为国际、国内沟通的主要桥梁,在国家的国际交往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后疫情时期加快落实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此外,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不仅是北京承担首都功能的重要战略任务,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放眼全球,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比利时布鲁塞尔和美国纽约是目前拥有国际组织总部最多的四个城市,而北京相差甚远,凸显我国首都的国际交往功能和国际影响力严重不足。构建与传播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让世界更加了解北京、了解中国,这已经成为后疫情时期深化落实首都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战略定位的必然要求。

第二,构建与传播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北京的国际形象不仅影响着城市本身与世界的互动,更关涉国家自身的发展。国际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或中国政府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中的立场、态度、决策和行动时,一直以来多以“北京”指代中国,北京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政治符号。④尽管全球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遭受重创,但仍然是当今世界不可逆的大势所向。全球化的发展使不同地域间的直接交流成为现实,城市逐渐成为认识国家的主要窗口和地域间交流的重要行为体。“城市形象”因其所具有的认同价值,有时甚至被放大到整个“国家形象”层面,如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最初认知源自马可波罗笔下元大都的繁荣景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城市国际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局部”,在国家整体形象塑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已经具备更好塑造真实国家形象的能力。所以,如何利用城市这一重要的平台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第三,构建与传播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将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城市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命运,也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纵观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事关城市本身和区域的发展前景,更与国家治理体系息息相关。北京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型城市,探索与时俱进的城市治理方案,更有责任为世界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方案”。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治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正是“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生动呈现。城市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能够使北京逐步扩大“朋友圈”,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城市治理水平的共同提高,并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北京的“智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变局的双重影响下,国际社会中的各类行为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甚至已经成为大国外交的重要支点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行为体。面对后疫情时代的重大考验,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不仅仅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将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使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更为真实的中国。

二、后疫情时期的北京国际形象:魅力与实力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使得城市发展在后疫情时期面临严峻挑战,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国际形象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未来我们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⑤北京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离不开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通过塑造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来提升国家形象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将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有效驱动力。面对后疫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的国际形象不仅要充满魅力,更要具有真正的实力。具体而言,北京国际形象的魅力与实力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构建真实而全面的北京国际形象。有研究显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这一角色被极度渲染,其本身的政治形象几乎被国家政治形象完全占位,而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和谐宜居之都的形象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被大大弱化,城市各维度的形象严重失衡。⑥塑造北京国际形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的北京,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北京最初因其政治功能而被世界所熟知,同时因拥有包括故宫、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但仅仅从这些方面来认识北京未免太过粗浅。《总规》明确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⑦因此,我们需要仅仅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充分挖掘北京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以丰富而多样的鲜活故事为基础,构建出真实而又全面的北京国际形象。

第二,构建多元而包容的北京国际形象。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也是不断展现国家发展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东西方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⑧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文化是塑造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资源,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北京在深入开发自身固有文化资源的同时,更要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使北京的文化资源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多元而又包容的文化有利于减少不同文明间的隔阂,更能够获得广泛的接纳与认可。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着城市竞争力、影响力,更能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既是支撑北京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引领北京前行的磅礴力量。继承和弘扬北京优秀的文化,讲好北京城市建设的故事和北京人民美好生活的故事将有助于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而又立体的北京。

第三,构建有智慧又有担当的北京国际形象。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影响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突飞猛进,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最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才能让城市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经得起考验。北京在加速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过程中,要努力展现大国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文化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的总体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成绩不仅诠释了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職责,更体现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责任与担当。

后疫情时期构建北京国际形象任重而道远,应牢牢把握百年变局与后疫情时期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既富魅力又具实力的大国首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实全面、多元包容、有智慧又有担当的城市国际形象。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总结好过往经验,在实践中摸索构建北京国际形象的可行性路径。

三、后疫情时期构建北京国际形象的可行路径

北京国际形象的构建是后疫情时期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既需要制定出城市建设的“北京方案”,更需要讲好“北京故事”。城市建设的“北京方案”是构建北京城市国际形象的基础,而讲好“北京故事”是我们在构建北京国际形象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因而,在后疫情时期,应将做好“北京方案”与讲好“北京故事”作为城市形象构建的两大着力点,使真实全面、多元包容、有智慧又有担当的城市国际形象深入人心。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以政府为主导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有赖于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合作的发展模式。政府部门要联合企业、媒体及相关机构,协同传递城市国际形象的内涵。当前,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百年来的最大变局,因此在塑造北京国际形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原则。构建良好的北京形象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协调,需要政府着眼大局建立整体性的协调和运作机制,打造城市国际形象的整合塑造模式。同时,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和吸纳城市利益相关者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作用,培育全民提升城市形象建构的能力。一方面,应注重城市形象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鼓励和吸纳更多专业性力量进行北京形象提升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城市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城市治理的先进理念,从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城市治理和产业布局等多元化的视角去探寻提升北京城市国际形象的机制与路径。北京城市国际形象建设只有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利益攸关方的积极能动性,才能使“北京方案”与“北京故事”更加具体和生动。

(二)以人民为中心

构建北京国际形象,要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城市形象。人民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构建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不仅是“北京方案”贡献者,也是“北京故事”的主要传播者。塑造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离不开北京居民的努力,也需要全国各地人民的积极参与,而讲好“北京故事”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付出。通过“以人为媒”的方式,让更多的民众成为生动“故事”的传播者。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身处疫情爆发中心的中国之所以能打赢这场“战疫”,就在于践行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真正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⑩但是,反观当前,无论是对作为首都的北京还是对作为城市的北京,相关报道以宏观叙事多,对百姓日常的微观反映偏少,而占比不多的社会民生类话题又多为负面,容易造成国际社会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负面认知。11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真正做好城市国际形象的塑造,仅仅靠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外宣的理念,不仅要增强政府和企业的能动性,更应使民众广泛参与,以各自行动传递“北京方案”,讲好“北京故事”,实现从传统外宣向公共外交转型。同时,北京市的国际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整体,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相同的概念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文化符号也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应针对具有不同背景的受众群体,制定具备多样化特征的信息形式,更有针对性地传播给多样化群里所需要的不同信息,以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三)以议题为导向

议程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对特定事件的思考方式,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有助于精准把控传播过程中的叙述语境,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特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国际议题,因具有“天涯共此时”的全球化语境,能够引发更强烈的共识。北京要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就要进入国外主流媒体的视线或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热点议题,积极主动地发出北京声音,充分表达我们的意见和看法。例如,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议题方面,北京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新能源发展、垃圾分类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城市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北京应以此为契机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城市方案”。此外,在后疫情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变革,城市治理要牢牢把握住这一重要机遇,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应充分发挥北京在人工智能等科技方面所拥有的巨大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的“智慧化”水平。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拥有举办主场外交、主场赛事等国际性活动的机会较多,这赋予其构建良好国际形象的巨大资源优势。构建北京的国际形象,要在明确城市形象构建的目标基础上,主动参与、设置议题,并努力展示城市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不断形成新的新闻价值点,以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四)以媒体为手段

城市形象从来不是自在的、客观化的产物,而是在“自我言说”和“他者叙述”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是自我对“他者”的想象性构造,投射着“自我”的欲望和需求。12要发挥媒体传播在城市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使“他者”拥有对北京真实而全面的感知。首先,应发挥我国主流外宣媒体的作用,积极进行议程设置,展现真实而又多元的北京。在利用媒体宣传北京城市形象的过程中,要注重表达叙事的创新,善于将抽象理念和概念具体化,通过对承载价值观的具象载体进行设计,做到既有“颜值”又有“价值”,用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与方法来塑造自身的国际形象。13除此之外,官方媒体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同时也要重视和挖掘非官方社交媒体的力量。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城市形象构建和宣传时,需充分释放多元主体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潜力。例如,在重大国际性会议的宣传方面,加强渠道与平台的多元化,力争规模化传播效果。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的协同能力,不仅是官方媒体与私人媒体的协同,更要加强国内平台与国外平台、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的协同合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多元化的渠道讲好“北京故事”,传播好“北京方案”,让更全面、真实的信息传播到更多国际受众当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北京,理解并支持北京的发展。

(五)以文化为背景

以文化为背景構建良好的北京国际形象,关键在于讲好“北京故事”。具体而言,“北京故事”不仅要包括北京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还需要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北京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我们在传承的同时要与时代碰撞融合,不断地发掘创新,用鲜活和生动的方式,为世界不同信仰和不同民族的受众所接受,使北京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深入。讲好“北京故事”,就要关注北京这座城市在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从全球视野来看,文化不仅仅是一套承载和容纳民族精神世界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软实力。14在一个从全球硬实力竞争转向软实力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从城市软实力的角度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重新审视北京文化,助力北京城市形象建设。

总之,在后疫情时期,构建北京国际形象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展现官方在顶层设计中的领导力;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最重要的考量要素,充分发挥人民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重大国际议题为导向,释放国际舆论的引导力;以媒体为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展北京的影响力;以文化为背景,深入挖掘北京文化的感染力,使“北京故事”更具吸引力,使“北京方案”更具有实操性。

四、结语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积极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时代问题。一直以来,北京都承载着全国人民的重托期许,后疫情时期的北京正与伟大祖国一起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我们应充满自信和底气地讲好“北京故事”,传播好“北京声音”,增强与世界各国、各主要城市的交流与互鉴,抓住后疫情时期构建北京国际形象的良好机遇,改进增强城市影响力的方式和方法,用各种生动事例呈现北京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构建与“四个中心”定位相匹配、与大国首都地位相适应的良好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实全面、多元包容、有智慧有担当的城市国际形象。

【本文系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报告项目“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项目編号:JDYJBG20210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党东耀,王司媛.后疫情时代城市传播受到的挑战与发展趋向[J].青年记者,2021(08):52-53.

②徐和建.国际传播建构北京城市形象的思考[J].对外传播,2020(02):68-69.

③⑦⑧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EB/OL].(2017-09-29)[2022-3-12].Http://www.beijing.gov.cn/gongkai/guihua/wngh/cqgh/201907/t20190701_100008.html.

④欧亚.推特平台的北京国际形象及其传播模式研究[J].对外传播,2021(05):61.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2022-4-10].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⑥马诗远,郑承军.新信息环境下海外社交媒体中的北京形象研究[J].现代传播,2021(07):151-152.

⑨傅莹.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N].人民日报,2021-10-14(9).

⑩陶坚.统筹发展和安全 加速全球疫后复苏[J].国际安全研究,2021(01):1.

11宋凯.北京文化形象的媒体呈现——基于大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现代传播,2020(10):18-24.

12欧亚,王朋进.媒体应对——公共外交的传播理论与实务[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99-100.

13刘安琪.以新媒体传播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形象[J].新媒体研究,2020(09):40-46.

14陈文力,陶秀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40-41.

作者简介:解非,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郑海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国际传播
提升心理资本,弯道超车成“黑马”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疫情防控与上海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现代化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