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5G对传统媒体转型的赋能研究

2022-05-30肖奎

新闻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内容提要】5G作为一项突破性的信息技术,加快了媒体行业的革新进程,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媒介可供性理论是考察媒介技术如何影响传播实践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借助此理论框架探讨了5G对传统媒体的赋能方式。研究发现,5G从三个层面赋能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分别为供给侧结构的智能升级、传播场景的泛在化延伸、内容社交属性的强化。为了满足5G赋能传统媒体转型所需要的条件,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强化新媒体运营思维。

【关键词】媒介可供性  5G  传统媒体  转型  赋能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具有“高速率”“低延时”以及“广连接”的特征,即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网络延迟、更广泛的设备连接。5G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华为公司为5G列举了10个应用场景,分别是云AR/V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娱乐、联网无人机、社交网络、个人AI辅助和智慧城市。①作为一项信息技术,5G在信息传输的速度、安全等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9月26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利用好5G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应用,以先进技术引领媒体发展。②当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纷纷加入5G技术的应用行列,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效。可以说,5G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方向。

一、可供性理论的发展

“可供性”最初来源于生态心理学,它的提出者吉布森将其定义为环境为行为主体的行为提供的可能性。③围绕着可供性理论提出之初概念的模糊性问题,吉布森学派的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斯托夫壬根、里德等学者对可供性的理解尽管有较大区别,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识,即可供性是在环境和行为主体的交互关系下形成。④

在吉布森学派对可供性理论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可供性理论也在进行着一场“学术旅行”。在传播学领域,美国学者施洛克在2015年提出了“传播可供性”理论,他将移动媒体的传播可供性分为了可携带性、可用性、可定位性以及多媒体性四个层面,强调了用户对效用的感知与改变用户传播实践的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⑤我国学者潘忠党随后提出了“媒介可供性”理论,他为新媒体归纳出生产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三个层面的可供性。生产可供性包括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和可关联五项可供力;移动可供性包括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以及可兼容四项可供力;社交可供性包括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以及可连接四项可供力。⑥潘忠党对媒介可供性的详细阐释,使得媒介可供性理论与新闻传播学研究更加契合。将媒介可供性看作是理解5G的一个视角,那么5G时代则可以被视作是一个整体的由5G技术搭建的社会环境,5G与媒介的结合,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了各种可能性,媒介可供性同样是一个交互式的视角,在5G赋能传统媒体转型时,也应当考察传统媒体自身是否具备对5G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力。本文将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出发,首先分析5G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了哪些可能性,然后思考为了促使这种可能性的落实,传统媒体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二、5G赋能下的传统媒体转型

传媒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创新。5G技术的出现将改变整个传媒业的生态,5G与传统媒体结合,将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潜在可能性。从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来看,5G分别在生产、场景与社交三个层面赋能了传统媒体的转型。

(一)生产赋能:优化供给侧结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媒业的内容供给方式,与此同时,用户的信息阅读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内容供给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时效性来看,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闻节目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作周期的影响。按照传统媒体的生产流程,新闻内容的发布需要经过较多程序的审核,当新闻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拖延了新闻的生产周期。从信息产能来看,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主要依靠专业的人力资源来完成,这就形成了信息产能的限制。信息内容又是传统媒体盈利的主要依靠,信息产能的下降会导致传统媒体营收的减少,进而造成了人力资源更加緊张的局面,使得自身长期陷入了产能不足的困境。⑦

5G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储存、计算和渲染等能力,有助于降低部门间协作的壁垒,推动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和产能。在新闻的采集流程上,5G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搭建用于新闻素材采集的物联网,提高传统媒体的新闻素材采集能力。借助5G设备,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活动可以变得更加轻量便捷。以5G+4K背包为例,5G+4K背包内部集结了4K编码器以及5G模组,记者只需要将5G+4K背包和新闻现场的摄像机连接,即可完成5G网络下的4K级别的直播视频采集,极大程度上克服了转播车在便利性上的缺陷。在新闻的编辑流程上,5G能够实现媒体工作者同云端的服务器的实时连接,媒体工作者不必回到编辑部,便能够快速完成对新闻素材的编辑。在新闻的审核流程上,审核编辑同样可以在5G支撑的云服务器中,配合大数据舆论平台,快速完成新闻的审核工作。相较于传统的审核流程,云端审核节省了大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闻的发布速度。以中国移动和《人民日报》共同打造的“AI智能编辑部2.0版”编辑系统为例,处于新闻现场的记者只需要登录云端的服务器,即可体验“5G+边缘计算”技术提供的“云桌面”。配合人工智能,记者能够快速实现对4K/8K视频素材的流畅精编。“AI智能编辑部2.0版”同时具备了智能审核的功能,在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智能审核系统能够快速识别违规内容,节省了大量人工审核的时间成本。

(二)移动赋能:延伸传播场景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转变从传统媒体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改从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根据CNNIC第48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7.60亿,占据着整体网民的75%。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在时空维度上改变了受众的信息阅读方式,受众的阅读时间更加碎片化,阅读场所也更加流动化。从传统媒体的提供信息方式来看,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提供的信息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受众信息浏览场景的移动化需求。

5G延伸了传统媒体内容的传播场景,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被激活。在可携带性上,5G加速了现实世界向万物互联时代靠拢,家庭、学校、汽车等生活场景中將出现大量的信息发送终端,而这些设备又会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进而发展成数字阅读的新入口。⑨用户无需携带特定的设备,即可接收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例如车载广播和户外大屏。在可获取性上,5G简化了用户信息获取的程序,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更加容易被获取。例如新华网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5G消息模拟体验产品”,其聚合了不同新闻网站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信息,用户无需跨越平台就能浏览到各种形式的新闻。不仅如此,“5G消息模拟体验产品”基于中国移动的“短信小程序”服务打造,用户无需下载各种App,只需要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是点击链接,即可在手机上浏览新华网各个板块的信息,进一步简化了用户浏览信息的步骤。在可定位性上, 5G使携带LBS服务的新闻资讯App能够精确定位用户的实时位置,在大数据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推荐算法会进一步把传统媒体所生产的本地新闻推荐给用户。在可兼容性上,5G凭借着自身高宽带和低延迟的属性,解决了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落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传统媒体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研发 VR、AR和MR新闻,提高用户的场景体验。

(三)社交赋能:强化内容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与传播都有着较高的门槛,只有专业化的媒体机构才有资格从事新闻的生产,新闻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传统媒体一直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数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信息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传统媒体应当及时做出角色上的转变。⑩当下,媒体和用户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消费者关系,而是变成了合作伙伴关系。11在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的今天,传统媒体应当更加关注传播活动的社交属性,与受众保持亲密的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感。

5G技术催生了“视频+”新闻业态的产生,并且,随着5G在移动宽带技术上的突破,未来的传播场景还会向以VR、AR和MR技术为代表的“超视频化”趋势发展。125G对于传统媒体的社交赋能,可以通过加强传统媒体的视频内容生产能力实现。视频新闻相较于文字图片新闻,更加具有表现力。在以短视频表达方式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对短视频新闻的点赞、转发、分享等互动行为,使得传统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播是互动性更强烈的传播形式,5G在推动传统媒体开展直播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媒体更强的社交属性。例如2021年济南市两会期间,济南报业开展了“大直播”活动,济南报业通过多场直播拉近受众与会议现场的距离。在直播过程中,记者带着观众的疑问与代表们实时互动,用户的身份从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在没有主持人参与的慢直播中,例如新华社、武汉大学和中国移动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云赏樱”慢直播,用户与用户之间同样有着较为频繁的互动,以此获得虚拟陪伴感。在未来“超视频化”的传播趋势中, VR、AR、MR直播还将进一步增强用户的沉浸感,拉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身体和心理距离,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5G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适应性调整

媒介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认识角度。我们不仅要看到5G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在5G时代面临的挑战。传统媒体必须要厘清自身的发展路径,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加强人才培养,调整运营思维,以此适应5G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节奏。

(一)加强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竞争是媒体竞争的关键,人才优势是媒体优势的核心。135G时代,传统媒体应当致力于对全媒体人才的打造,强化记者和编辑的业务能力。在短视频和直播业日益兴盛的5G时代,新闻媒体应当建立内容创意的激励机制,激发新闻工作者视觉内容的创造力,以此强化5G时代新闻工作者对视觉传播逻辑的把握,提高新闻工作者视觉内容的创意表达能力。

5G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水线逐渐向以大数据计算为基础的云端平台迁移。这就意味着5G时代的新闻生产模式,将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模式,从素材的采集阶段到最终的内容推送,新闻生产的技术和平台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应当加强对于技术设备使用的培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技术素养,一方面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需要能够熟练使用5G技术加持下的内容采集设备,例如传感器和联网无人机,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也需要适应云端的采编播流程。不仅如此,新闻生产平台向云端迁移,还意味着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组织的扁平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传统媒体工作者因此也必须要提高自身统一指挥调度和多环节协作能力。

(二)坚守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专业理念

5G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这在客观上强化了用户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当社会事件发生时,记者尚未完成对真相的整体调查,部分媒体便已经在抢夺时效性的要求下将新闻传播给受众,形成了一种碎片化的传播模式。由于篇幅限制,碎片化新闻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也有着较大限制,碎片化新闻往往只能够保证新闻的部分真实,使得新闻面临着整体失真的风险。当互联网中出现虚假新闻时,5G会进一步加快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虚假新闻在短时间内可以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不仅如此,相较于文字新闻,5G催生的新闻更倾向于一种感性的表达。无论是短视频新闻,还是AR、VR和MR新闻,都强调了用户感官体验这一要素。在情绪先行的后真相时代,这种强调情绪传播的新闻会造成新闻客观性的消解。

无论是虚假新闻,还是情绪化传播,都会导致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下降,进而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因此,5G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更加应当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将新闻的客观性放在首要地位,严格落实新闻的把关程序,从整体上把握新闻真实。

(三)强化传统媒体运营者的新媒体思维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建设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账号。但从互动性来看,有不少机构的新媒体账号仍然存在着极少与受众互动的情况,这些传统媒体运营者仍然维持着传统媒体时代的宣传思维,即只担任信息提供者的角色。5G强化了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传播活动的互动性,突显了新媒体账号运营中社交思维的重要性。传统媒体的运营者应当强化社交思维,提高和受众的互动频率,增强受众的黏性。运营者同时要有着“酒深也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利用好用户这个潜在的传播渠道,让用户参与内容的制作与传播等环节,在提高用户参与感的过程中,搭建内容的人际传播网络。

在5G技术的推动下,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定位系统、社交媒体、传感器等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些技术应用是场景建构的核心因素,涉及到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在“万物皆媒”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者泛化,信息传播的主体也不再仅限于人,5G连接人和智能设备,构建了信息传播的移动数字化场景。在流动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中,移动数字化场景构成了移动媒体的新入口,场景体验成为了用户是否愿意消费该内容的选择标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5G技术的加持下强化了与各种智能终端的连接,逐渐成为用户接受信息的主要设备,传统媒体的经营者也应当强化自身的场景思维。总而言之,传统媒体应当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场景需求,重塑新闻的叙事逻辑,提高信息内容与传播场景的适配性,强化自身服务用户的能力。

四、结语

从媒介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出发,5G时代传统媒体在生产、传播和互动层面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媒介可供性理论也为传统媒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思考角度。5G加剧了传媒行业的“马太效应”,传统媒体如果把握不住 5G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其必然会加速走向衰落。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5G的应用层面上仍然存在问题,为了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传统媒体还需要根据媒介可供性提供的思考角度,在人才、专业性和运营等层面做出适应性调整。

注释:

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发布十大5G应用场景白皮书加速孵化5G商业生态[EB/OL].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17/11/Huawei-Wireless-XLabs-5G-Use-Cases?ic_source=fmbbf17,2017-11-20.

②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2020-09-26.

③Gibson,J.J..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Boston:Houghton-Mifflin,1986.

④罗玲玲,王磊.可供性概念辨析[J].哲学分析,2017,8(04):118-133+200.

⑤Schrock,A.R..Communicative Affordances of Mobile Media:Portability,Availability,Locatability and Multimedi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5(9):1229-1246.

⑥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01):2-19.

⑦胡翼青,马新瑶.应对产能危机:传统媒体的生存困局与角色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120-130.

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P020210915523670981527.pdf,2021-09-15.

⑨卢迪,赵晨歌.5G“新基建”赋能新型数字阅读[J].中国编辑,2021(04):15-20.

⑩童兵,樊亚平.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J].新闻记者,2014(11):3-8.

11喻国明, 马慧.关系赋权:社会资本配置的新范式——网络重构社會连接之下的社会治理逻辑变革[J].编辑之友,2016(09).

12喻国明,杨雅,曲慧,耿晓梦,杨嘉仪.5G时代“视频+”的重要应用场景研究[J].中国编辑,2020(11):9-15.

13人民网.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2016-02-20.

作者简介:肖奎,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