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传播视角下外交礼品对国家形象建构作用分析
2022-05-30韩飞
【内容提要】国际交往中,在重要外交活动或场合互赠礼品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外交礼品不仅是各国关系冷热亲疏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各国展现本国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国际政治传播的视角下,透视外交礼品在国际政治传播中所发挥的“异质传递”“弱政治化”“共情互动”功能,从多个角度梳理其国际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路径,进而探究其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政治传播 外交礼品 国家形象
外交礼品交换是各国外交工作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各国实现其政治策略、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隐喻途径。外交礼品不仅是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象征,也是各国外交历史和重大外交时刻的见证。2021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时就强调,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凝聚着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也见证着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①由此可见,外交礼品在国际政治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了重要任务,也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外交礼品的辞义界定与历史溯源
从辞义上分析,外交礼品由外交和礼品两个汉语单词合成而来。因此,在界定外交礼品时,需要从外交和礼品两个维度上来把握。从外交层面考量,礼品交换是各国对外交往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外交礼宾工作的重要环节。外交礼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对外交往职能,大部分国家外交部门均设有专门的礼宾机构。一般来讲,按照历史沿革和国际惯例,在重要对外交往活动中,各国礼宾机构均安排有外交赠礼环节,外交赠礼也成为外交礼宾工作中最能体现外交礼仪、礼节,展现国家文化与形象的部分之一,其在各国长期的外交礼宾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发展和创新。从礼品层面考量,“礼”意指礼节、礼仪及与之相关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或行为准则,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品”意即物品、物质、物件,体现为实体性、实物性,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因此,从词源上分析,并非所有物品皆可作为礼品,礼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融之产物,无“礼”之“物”只能视为物品,而无法作为礼品。
从历史上溯源,外交礼品由来已久。《周礼·夏官·怀方氏》中记载“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我国宋代文人曾巩在《赐高丽诏》中所述“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方贡”即为我国古代朝贡体系下的外交礼品。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增多,外交礼仪逐步与国际接轨,对外颁赠勋章曾成为近代中国外交赠礼的有益实践。为了外交上的需要,清政府顺应国际惯例,制定了清朝的勋章制度,用以达到联络“友邦”的目的,当时勋章的制作完全是出于外交礼节的需要,所以“双龙宝星”勋章开始颁赠只限于外宾。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礼宾工作更加凸显国际化和民族化,外交赠礼在对外交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重要。
二、外交礼品的国际政治传播功能
外交礼品作为媒介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政治信息,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传播功能。罗伯特·福特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国际传播都具有政治性,都带有政治色彩,政治因素更是其本质。区别只在于,有的是公开的政治传播,有的是隐含的政治传播”③。而外交礼品正是这种隐含的国际政治传播载体之一,其国际政治传播功能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异质传递”功能
在国家政府控制下的政治信息在跨国别、跨地区、跨民族、跨意识形态的异质主体间传播,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信息扩散。传统意义上口语或文字符号化的鼓吹宣传式的国际政治传播方式虽然直接,但姿态强硬且缺乏温度,难以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外交礼品借助其有形物质实体的视觉化符号,通过异质主体间共通的意义空间,进行政治信息的传递。例如,景泰蓝曾多次作为外交礼品出现在我国主场外交场合,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瓶、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礼“和合宝鼎”景泰蓝鼎器等,景泰蓝国礼利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美制作技艺的工艺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知晓度,打通异质主体间的意义空间,形成视觉上的符号共同体,建立起政治信息传递的桥梁,这种构建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政治信息传播,才有可能实现其政治传播的意图。
(二)“弱政治化”功能
国际政治传播以国家政治战略和政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带有强烈的政治取向,在传播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政治价值观的硬性输出。在全球政治冷漠和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灌输式的国际政治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突与抵触,已难以达到传播目的,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外交礼品作为隐性的政治信息传播载体,发挥了“弱政治化”的功能,其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逐步消解了国际政治传播的政治性、敏感性、灌输性,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政治信息传播出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持久而稳定。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时,赠送毛泽东同志的名为“和平使者”的瓷塑天鹅,天鹅在美国寓意友好、和平、合作,赠送天鵝形象的外交礼品契合了当时中美关系非正常化多年后首次元首会晤的国际政治背景,以一种并不政治化、非敏感性的形式传递出美方寻求与我国开展友好合作、摒弃对立思维的政治意图。
(三)“共情互动”功能
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性、政治价值的层级性以及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国际间政治文明的传播与相融,需要形成“共振”才可能实现。④因此,建立起情感联系、形成情感共鸣、实现同频共振和共情互动成为国际政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约瑟夫·奈指出,“在传统的力量政治世界中,典型的问题是谁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能赢。在信息世界中,政治可能最终信赖于谁的故事能赢”⑤。这种故事化的叙事即是以共情手段争取受众,进而在意识和精神层面达到共振,实现国际政治传播的目的。例如,我国出版的多语种丛书《共同梦想——“一带一路”故事丛书》作为礼品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外交场合赠予外方嘉宾,该丛书收录了不同国家政府、人民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感召下,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讲述的鲜活真实故事,以此触达国外受众的情感,产生感性共鸣,进而对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情感认同。
三、外交礼品的国际政治传播实现路径
国际政治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传播内容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播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又不断“政治化”的过程。⑥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交礼品摆脱被束之高阁的境遇,而是越来越通过多种方式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成为实现国际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外交礼品由建立在外交礼仪基础上的交换功能向国家形象展示、政治信息传播、意识价值传递等功能过渡,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需借助一定的渠道和路径。
(一)展览展示:直观的参与体验
外交礼品进入博物馆、展览馆对公众开放参观已经成为多国展览行业的有益实践。通过面向大众的开放式展览展示,外交礼品以其实物姿态辅以话语讲解与文字介绍,以及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现代技术加持下产生的视听体验,把受众带入到一种直观的沉浸式的参与体验中,从而更好实现外交礼品的隐性政治信息的传播。我国原国际友谊博物馆⑦多次主办或联合地方举办外交礼品专题展览,国家博物馆也曾举办“异国瑰宝传友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际礼品”“友好往来 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一些地方博物馆如广西桂林市博物馆也常设“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展”,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人民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受赠的具有代表性的礼品,这些礼品见证了我国辉煌的外交成就,凝结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着特殊的政治信息。2017年,英国白金汉宫也曾举办“皇家礼品展”,展出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各国领导人赠予的国礼,其中包括2015年中国赠送的《友谊之船》,该展品被放在亚洲展区第一位进行展示,向外国受众传递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理念和开放进取、合作共赢的政治信息。
(二)新闻报道:信息的二次编码
重要外交场合的赠礼,一般会引发大众媒体的关注,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对外交礼品的显性和隐性信息进行编码。有研究曾对报道外交礼品的新闻分为四类:一是一般性报道,即仅对外交礼品交换行为进行平白叙述;二是诠释性报道,即对外交礼品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解释;三是符号性报道,即提取外交礼品的某种含义作为符号加象征国家间关系或特征;四是政策性报道,即将国家间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举措或承诺纳入外交礼品的范畴加以报道,重点落在两国关系新进展上。⑧如果将前述一般性报道定义为一次编码,诠释性报道、符号性报道和政策性报道则可定义为二次编码,即将外交礼品所承载的隐性政治信息再次编码体现在报道中。例如,2020年2月蒙古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访华,宣布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表示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这一外交赠礼事件被媒体广泛关注并持续跟踪报道,媒体在报道中采访国家民委专家表示“蒙古国是一个畜牧业国家,羊代表着蒙古国的一种文化符号,通过这种将蒙古国文化符号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的举动,体现出两国是永久的好朋友关系”,新闻报道对赠羊进行二次编码后传递出两国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政治信息。
(三)影视作品:叙事的艺术表达
随着现代化广播电视制播技术的应用,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艺术产品,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传播政治信息、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影视作品作为外交礼品实现国际政治传播的路径,需要从两个维度上把握:一是影视作品本身作为外交礼品对外赠送;二是政论类影视作品对外交礼品进行主题化叙事。从第一维度上来看,影视作品作为外交礼品赠送外方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外交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国际政治传播效果,我国国产电视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曾作为外交礼品赠予拉丁美洲国家,这些作品以艺术化叙事方式对当代中国形象和社会风貌进行表达,国外受众通过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社会关系、城市风貌、国家治理等各类复合元素重新认识中国。从第二维度上看,政论类影视作品本身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部分政论类影视作品以外交礼品视角切入进行主题叙事,如我国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第六集《美美与共》中就有关于中外方互赠外交礼品的主题内容,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手法进行政治信息表达。
(四)社交媒体:理念的数字传播
一般来讲,国际政治传播是“进行思想、观点灌输的传播过程”,“本质上是排斥矛盾和讨论的”⑨,呈现出单向性特点,且传者与受者之间往往地位不对等。但是随着社交媒体介入国际政治传播,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颠覆,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参与政治讨论过程,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双向通道。外交礼品通过社交媒体进入公众视野,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政治价值观念传播,让受众自由参与互动讨论,对于形成政治共识起了一定作用。例如,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在B站(bilibili)、抖音平台上制作发布的《奇特而珍贵!来看看世界各国赠送给我们的国礼都是啥》《这些礼品,见证新中国外交事业辉煌成就》等短视频产品,将外交礼品类新闻节目以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播出,吸引了大量短視频平台受众的观看、点赞、评论、转发,受众直接参与到政治信息传播的过程;再如桂林博物馆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官方网站推出的《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展览》VR全景虚拟网上展厅,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更加便捷地实现了外交礼品国际政治信息传播功能的发挥。
四、外交礼品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⑩国际政治传播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承担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外交礼品的国际政治传播功能,是国家形象建构的应有之义。
(一)外交礼品具有政治传播艺术,展现国家形象建构的亲和力
外交礼品以政治社会化的情境和艺术的表现方式,实现受众对传播主体形象的共情、共通、共融,形塑着国家象征性意义的“想象共同体”。从我国熊猫、长城等带有传统具象象征符号的外交礼品,到体现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抽象象征符号的外交礼品,这种基于外交礼品的国家形象建构过程已从“具象外显”层面向“精神涵化”层面递进,从“外在展示”向“内在融合”升级。外交礼品通过艺术化手法呈现政治信息,充分展现了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亲和力。
(二)外交礼品简化信息解码方式,彰显国家形象建构的实效性
法国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與“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11如果从形象学的视角观照国际关系,国家形象便体现为主体对一种关于国家、群体或个人的异己化的、涉外化的客体对象的认知或印象,它并非异国实在、现实的复呈,而是形塑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诉求通过一系列意象化的象征符号进行目的性编码,从而构建起本国或他国的形象。外交礼品作为视觉化的象征符号,相较语言文字符号,这种意象化象征符号的解码过程更加简化,凭借具象的形象思维即可完成,无需建立在深层次的抽象思考与理解之上。因此,外交礼品在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更加具有实效性。
(三)外交礼品跨越意识形态沟壑,体现国家形象建构的穿透力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意识形态以文字、符号、仪式等多样化的象征形式广泛存在,其本身与政治实践紧密相连。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功能发挥须依赖政治信息、话语、符号的不断流动,在流动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指向。12外交礼品作为一种“弱政治化”的视觉符号,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在国际政治传播过程中,更易跨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穿透价值观念的藩篱,不断消解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刻板印象,重塑了我国现代语境下的开放、包容、自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注释:
①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参观“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EB/OL].(2021-07-16).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6/content_5625515.htm.
②王道瑞.清代的“双龙宝星”勋章[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04):91.
③⑨[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M].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④荆学民.国际政治传播中政治文明的共振机制及中国战略[J].国际新闻界,2015(08):13.
⑤[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⑥荆学民,段锐.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J].现代传播,2016(11):10.
⑦国际友谊博物馆原隶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专门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新中国对外交往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受赠的外交礼品的专题博物馆。2012年,国际友谊博物馆已整体划归国家博物馆,其近2万件国际礼品也已移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⑧刘惟真.我国媒体对外交礼物的符号化报道——基于对中外新闻的比较分析[J].青年记者,2018(06):44-45.
⑩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21-06-01). http://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1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5.
12施惠玲,杜欣.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6(09):159.
作者简介:韩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