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传播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2022-05-30国荣

传播与版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互联网

[摘要]中文科技期刊在立足国内学术传播,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国际传播,通过适当的切入点,促进中文科技期刊论文成果的国际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重视期刊单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并提高其编修质量;以英文长摘要的形式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数字平台(F5000)上展示优秀期刊论文;积极申请入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数据库,便于更多外国学者了解我国科研进展;建立并完善中文科技期刊英文官网,进一步与互联网第三方学术论文国际推送平台合作,同时促进在互联网国际社交平台上的学术传播。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互联网;国际传播;学术影响力

当今时代,科技期刊学术出版正处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窗口期[1]。中文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中占比较大,是刊发我国大量科研成果论文的主力军。中文科技期刊在传播国内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发展机遇,突破传统运营模式,搭建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从而在国际领域展示中国科研成果,发出中国学术声音,促进国际交流与学术传播,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一、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传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2],其中有330种以英语语种出版。与非中文语种科技期刊相比,中文科技期刊数量占绝对优势。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促进期刊发展的新举措,中文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每年度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STPCD)的数据,CSTPCD收录的约2000种我国相对学术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在2011—2017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总体上略有上升[3]。张芳英等[4]研究了2017—2019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指标样本数据和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的数据,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20%的中文科技期刊得到广泛关注,中文科技期刊的刊均影响因子和刊均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这为中文科技期刊迈向国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质量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5]。这为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科技期刊面对新的发展契机,有必要重视并不断加强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与传播,为增强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发挥更大作用。

以中文为刊发语言的中文科技期刊,需要在立足本土的情况下,主打“展示窗口牌”[1]。由于刊发语种为中文,中文科技期刊的大多数读者为国内群众。因此,为了使中国最新的优秀科研成果被更多外国学者查阅,中文科技期刊必须拓宽国际视野,思考未来发展之路,积极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这也是在中文学术期刊数量庞大和学术质量不断提升的现时发展阶段,对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必须与时俱进,积极为中国科研成果提供更好的传播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为受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上阅读方式,也为中文科技期刊上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与平台,优化中文科技期刊传播渠道与途径,正逐渐成为业界共识[6]。寻找适当的切入点,不断加强国际传播和提升学术影响力,这也是当前时代对中文科技期刊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传播的可行性路径

(一)英文摘要及互联网平台-结构式英文长摘要的国际传播路径

1.將英文摘要作为中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的切入点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因此,近年来我国通过提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措施,积极发展英文科技期刊[7],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在提高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基础上,中文科技期刊应寻找适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因期刊语言差异而导致的国际传播与交流阻碍。

科技论文的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对展现论文学术价值、提高论文影响力、交流研究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8]。2000年之前,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查阅各种国际知名索引(Index)纸质工具书,遴选出感兴趣的文献摘要后,再到图书馆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摘要的印刷版期刊全文文献。因此,当今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应将刊发论文的英文摘要作为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在中文科技期刊刊发论文不影响国内科研交流的同时,重视英文摘要并不断提高其编修质量。

完整、准确、简明的英文摘要对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的国际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可喜的是,目前有不少中文科技期刊刊发的论文中同时具备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这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我国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促进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对提升我国学术影响力有一定作用。

2.互联网平台-结构式英文长摘要助力中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

出版界有学者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应进一步采用内容丰富的结构式长摘要(超过500个汉字及600个英文实词)[9]。结构式英文长摘要有利于读者在查阅论文时全面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便于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引用。这需要中文科技期刊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特点、满足自身需求、符合国际规范的英文摘要结构体系,从而更好地展示学术成果和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

中文科技期刊将多篇优秀论文成果以结构式英文长摘要的形式,聚合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集体展示,可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我国于2012年正式运营的“领跑者5000”,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是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范本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品牌价值,增强精品期刊的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了优质中文文献数字推荐网络平台F5000(http://f5000.istic.ac.cn/f5000/index),将国内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聚合在一起,以促进全球更多学者了解中国科技新成果。入选F5000平台的300余种期刊是经过严格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价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入选论文为各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能够反映期刊所在学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F5000平台遴选的论文由作者补充中英文长摘要,平台进行主题分类、图表加工、作者信息标引,其功能包括数据检索、长文摘查阅等,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平台和学术论文国际传播渠道。

F5000平台自推出后,在国际传播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10]。吴克力等[11]以2012—2014年入选F5000平台的3种作物类期刊的146篇论文为例,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共有61篇(41.8%)论文被引用;总被引频次为210次,篇均被引3.4次。高校科技期刊也是F5000平台遴选期刊的重要对象。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其论文通过英文长摘要展示在F5000平台,近年来已被多次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之一。

因此,互联网数字平台整合优质期刊资源,通过展示结构式英文长摘要,对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有一定作用。当然,这需要各方付出更多的努力,构建更多的数字化国际展示平台或出版平台,进一步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12-13]。逐步构建一个在全球传播交流的数字学术中英文中国科技期刊平台,是未来中文科技期刊努力的方向。

(二)借助国际知名数据库平台促进国际传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各种数据库平台为读者查阅科技期刊文献提供了便捷的网络阅读渠道。读者们可以在相关数据库网络平台上查找感兴趣的文献,改变了2000年之前以紙质索引书为线索,再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论文的传统方式。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是被国内学者广泛认可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数据库平台,而备受瞩目的SCI数据库等科技期刊国际知名数据库则是科研论文成果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国际权威数据库和大型期刊图书出版商积极在中国学术出版领域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国门提供了助力。力争进入国际知名数据库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并日益受到期刊出版单位的重视,如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以进入SCI数据库为期刊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14]。特别是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与Elsevier、Springer等国际出版商合作构建的“借船出海”发展模式[15],这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被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在国际领域展示中国科研成果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文科技期刊也应积极探索,重视应用国际知名数据库的展示平台与论文交流网络窗口,加强期刊国际传播与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争取进入各种国际知名数据库。尤其是具有英文摘要的中文科技期刊相对容易入选国际知名数据库,从而促进期刊学术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交流和提高国际展示度。

近些年有许多高质量的优秀中文科技期刊陆续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PubMed/Medine是颇受国际学术界重视的提供生物医学期刊论文及摘要的信息检索系统,前身是创刊于1879年的印刷版检索工具—《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简称IM),其在经历数字化后,于1971年开始实现联机化服务并形成了交互式可检索数据库Medline(MEDLARS online)[16],收录了1966年以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400种生物医药类期刊的文摘,语种达30多种,90%左右为英文文献。我国多种医学中文期刊也已被收录其中,如10余年前较早进入PubMed数据库的中文学术期刊《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在原有摘要收录的基础上,又在2019年5月获得PubMed Central(PMC)的全文收

录[17]。这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持续发展和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帮助。近年来,该刊已多次获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近几年,《中国肺癌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先后全文入选PMC,这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近年来,众多国际知名或权威数据库也开始陆续收录中文科技期刊。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其始终坚持对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严格把关,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而且近10年间已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及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这对促进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以爱思唯尔旗下Scopus数据库为例,其集收录、传播和评价功能于一体,收录期刊数量达2.4万种,被全球5000多所顶尖大学、150多家研究机构和权威评估及排名机构使用。Scopus数据库目前收录中国科技期刊700余种,这些被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有更多机会在国际范围内发出中国学术声音,展示最新的国内论文成果。

国际知名数据库提供的良好展示平台与传播机会,对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文献的国际传播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中文科技期刊积极争取入选国际知名的期刊数据库,将有效拓展自身的国际传播渠道,促进学术文献在业内的传播与共享,展示中国的前沿科研成果。

(三)利用互联网第三方学术论文国际推送平台或互联网国际社交平台促进国际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中文科技期刊借助互联网第三学术论文国际推送平台进行国际推介,也是很重要的促进中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的方法。总部位于加拿大的TrendMD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出版技术和服务公司,其核心运营理念是“跨平台相关文章精准智能服务”,已在北美和欧洲与Nature、Science、Elsevier、Taylor&

Francis等国际著名出版机构旗下的4500多种国际顶尖期刊合作;国内多个中文科技期刊已与该公司开展合作,包括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激光杂志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等国内顶尖期刊社旗下的、包括各学科优秀期刊在内的200多本期刊。这对中文科技期刊发表的文献在国际推广与提升期刊影响力有积极作用。TrendMD通过互联网跨平台精准推荐合作期刊的相关文章,促进实现各合作期刊间的互通互联,增加了论文的国际曝光度。据统计,每月通过TrendMD相关阅读功能推荐出去的文章链接有8亿条,涉及1亿以上的各国读者[18]。可见,借助互联网第三方学术论文国际推送平台,吸引全球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这对提高学术期刊刊发内容的国内外曝光度,增强期刊的推广效果和论文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这种合作可为中文科技期刊文献在国际传播和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有益帮助。为了实现更高效益的推送合作,中文科技期刊在继续加强英文摘要质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期刊的英文官网,以发挥自身更大的国际传播作用。

此外,中文科技期刊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主动改变,以促进自身的融合发展。而互联网国际社交平台也是中文科技期刊在推进国际传播与增强影响力进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途径。中文科技期刊应积极尝试通过Facebook、Twitter、微信等国内外公众社交平台或学术社交网站(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ite,ASNS)等[19],推送所刊发文献,或通过鼓励作者将自己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的论文,同步转发在各种国际社交平台上,分享给国际同行。中文科技期刊可通过扩大国内外读者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国际传播,从而增强刊载论文的国际传播与学术影响。其还可以遴选出相关领域的学者,向学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期刊推介。

总之,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与影响力提升之路虽然艰难,但其必须迎难而上,为中国科技成果在国际传播发挥自身力量。中文科技期刊在做好服务国内科研交流与传播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努力加强国际传播与学术影响力,最终实现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共同发展,为中国科研成果在国际的展示与传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出版与交流数字平台,更好服务于科研成果论文在国际传播,也是未来各方需要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董策,陈辉,俞良军.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从“被国际化”到真正走向“国际化”[J].编辑学报,2017(01):76-79.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任胜利,程维红,刘筱敏,等.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8(06):645-651.

[4]张芳英,王婧,刘志强,等.肩负服务科技重要使命 建设卓越中文科技期刊: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20(03):47-57.

[5]新华社.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9-11)[2021-07-16].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_5542862.htm.

[6]吴良柱.数字时代出版模式多元化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出版广角,2019(23):28-30.

[7]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EB/OL].(2013-09-03)[2021-07-16]. http://www.cutech.edu.cn/cn/Fund/webinfo/2013/09/1379871715155929.htm.

[8]周雪兰.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探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03):63-67.

[9]赵丽莹,苗秀芝,国荣.中文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长摘要的建议[J].编辑学报,2017(S1):59-61.

[10]焦爽,柴倩云,李春梅.4种中医学期刊入选F5000论文特征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7(04):85-88.

[11]吴克力,高继平,肖唐华. 3种作物类期刊入选F5000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8):838-843.

[12]姬德强.平台化突围:我国国际媒体提升传播效能的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21(16):8-11.

[13]王大可,李本乾.“十四五”时期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与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2(03):26-31.

[14]丁佐奇,王雅棋.E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征及对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9(01):20-30.

[15]初景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J].科学新闻,2015(22):33-35.

[16]张仲男,秦三利.Pubmed/Medline收录中文生物医药类期刊的变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9(07):127-129.

[17]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學学报全文数据在PubMed Central (PMC)正式上线[EB/OL].(2020-02-27)[2021-07-16]https://www.j-smu.com/CN/news/news6.shtml.

[18]田文博,陈禾.国际学术出版推广新工具使用初探:以Kudos、TrendMD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8(06):110-115.

[19]YE Q,HONG HM. ReserchGate,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dissemination for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2019(05):375-379.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互联网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