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调查分析和策略思考

2022-05-30蒙全保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问卷调查

【摘要】本文基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开展的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问卷调查,论述时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存在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氛围促进时政热点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思政教师专业能力确保教学有效性等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政 时政热点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7-0022-06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具有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作用。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思政课程标准)中,以学科素养的形式明确了这一作用。要完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善于搜集、获取各种时政素材,并将这些素材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实现教材内容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然后通过时政议题式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深层次思考,让学生从单纯获取知识的传统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对接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综合素养,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调查,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开展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思政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思政课教学要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时政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政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国内近年关于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广西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特少的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基于本地实际开展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甚至有些學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缺状态。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查阅到的期刊资料来看,涉及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并不多。现有的论文主要是从对思政课时政教育地位和意义的认识、对时政教育现状和途径的思考等方面进行探究,但对如何精准选择、科学运用时政素材,如何进行时政议题式的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时政教育与思政教材知识的有机融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到位、不深入。二是从思政课教学实践来看,思政课教师对国家新课程改革理念尚缺乏系统、深层次的研究,对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教育,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与社会、时代相脱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已经尝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注重把时政热点作为教学素材引入思政课堂,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对时政热点资源的选择比较随意,与教学内容不契合,甚至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对时政热点素材缺乏深层次挖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时政热点素材不做逻辑性整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太大收获;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授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难以形成心灵共鸣,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了响应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广西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高中新教材知识及能力的掌握,推动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思想政治学科组教师立项了“人口特少民族地区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进行了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教学的研究。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更充分、更可靠、更科学、更完整的研究素材,课题组成员针对我校思政课教学融入时政热点教学现状展开问卷调查,试图寻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进行新的教学尝试,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0年12月开始,课题组针对我校部分学生及全体思政教师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于2021年3月初陆续发给各个班级学生及教师,3月下旬分别收回问卷,其中面向学生发放了1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1 000份,有效问卷982份;面向全体思政教师发放了16份调查问卷,回收16份,有效问卷16份。从学生的982份有效问卷中,课题组分别抽取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100份问卷,共计300份,连同教师的16份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

关于师生问卷调查的具体设计如下:一是教师层面,主要设计了“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教师平时进行时政热点教学时用了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运用时政热点案例结合课本理论进行讲解分析?当您引用时政热点案例介入思政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反应状况如何?教师是否组织或指导学生开展过学科活动?教师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表现如何?教师在选择时政热点素材时都考虑哪些因素?对选中的时政素材是否经过整合加工?”等问题。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我校思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与国家新课程理念及广西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实践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二是学生层面,主要设计了“你平时是否有专门的时间学习时政热点?你的学校或所在的班级是否征订有时政新闻内容的报纸、杂志?你的学校或所在的班级曾经开展过哪些学科活动?你喜欢思想政治课吗?你平时关注时政新闻吗?你平时获得时政热点新闻的途径有哪些?你是否学会用掌握的课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问题。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关于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思政教师进行课前学情分析和课后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并通过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为思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及实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一)关于教师对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调研的反馈

设计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情况,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这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16位思政教师,其中有老年、中年、青年3个年龄层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有一定经验,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课题研究的开展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表1数据可知:一是有57.5%的教师能够科学定位思政课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符合新课程改革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另有部分教师无法科学认识思政课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其中有25.1%认为学习思政课就是为了掌握学科相关知识,还有9.7%认为思政课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和升学;二是有53.3%的教师到高三阶段才进行时政热点专题讲评,目的在于应试,有15.4%的教师选择在每节课课前几分钟进行时政热点播报,有8.5%的教师偶尔结合时政热点分析教材内容,采用最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时政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教师仅有22.8%;三是虽然有50.3%的教师注重运用时政热点案例结合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但也有29.3%的教师只是偶尔运用,甚至还有15.4%的教师从不运用,有5%的教师认为只有上公开课或参加优质课比赛时才需运用;四是大部分教师能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活动,如时政热点专题讲评、时事政治社会调查、时政热点知识竞赛、时政知识手抄报比赛、时政热点板(墙)报等,但仍有8.7%的教师从没开展过相关学科活动。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大多数教师主观选择的结果,但也还存在认识不足、教学效果较低等问题,仍需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二)关于学生对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调研的反馈

设计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感受和认识。课题组从收回的982份有效问卷中,抽取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的共300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每个年级100份),其中高二年級、高三年级调查对象以文科生为主(如表2、表3所示)。

通过分析表2、表3的数据可知,在外在因素方面:一是有59.3%的学生表示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时政热点,只有11.2%的学生认为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时政热点,有24.3%的学生认为偶尔有时间学习时政热点,还有5.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时间学习时政热点;二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学校、班级是否订阅时政报纸杂志,只有11.6%的学生知道学校订阅有时政报纸杂志;三是学校或部分班级很少开展学科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较少。在主观因素方面:一是有59.4%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思政课,只有2.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还有37.8%的学生表示不是特别喜欢也不讨厌;二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关注时政热点的热情,有70.6%的学生表示只在考试时关注时政热点,有较强的应试心理,有18.9%的学生并不关注时政新闻;三是有45.1%的学生会经常运用学到的课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也有38.3%的学生较少应用,还有16.6%的学生表示不会应用课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有54.6%的学生反映获得时政热点的主要途径是思政课,有15.8%的学生是从学校广播或智能手机中获得,从时政报纸、杂志或板(墙)报中获知时政新闻的学生有21.4%,还有8.2%的学生是在与同学或家长的交流中获得。

总之,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能够准确定位思政课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其中有部分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导入课堂,或以时政议题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喜欢教师引用国际或国内新闻热点案例分析、讲解课本知识内容。这样的课堂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落实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存在问题的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存在的具体问题,课题组设计了如下问题,并对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如表4所示)。

通过分析表4数据可知:一是仅有9.6%的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程有很高的兴趣,有51.3%的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有32.6%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激励和调动才愿意学习思政课程,还有6.5%的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程毫无兴趣;二是当教师引用时政热点案例介入课堂教学时,有51.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也有33.8%的学生消极应对,还有极少数学生对此兴致不高,没有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甚至做一些与讨论内容无关的事。

三、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还存在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国家层面看,虽然思政课程标准对时事政治教育在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有了具体规定,但没有明确规定高中时事政治教育的课时安排,也没有研发统一教材。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安排时事政治教育的课时,思政教师要完成对高中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任务就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从学校层面看,目前,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度持续高涨,全国高中学校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但由于考试制度的影响,有些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在教育教学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更注重各班的升学率、均分率、优秀率等,因此对思政课的设置就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时事政治教育缺乏课时的保障;另一方面是对开展时政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以我校为例,虽然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各班级思政课的课时为每周3节,但是到了高一年级下学期,除了选考思想政治课程的班级安排了每周4节课时,其余的班级均为每周2节课时,仅为应付教学任务。由于课时设置的限制,加之新教材课程模块内容的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致使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疲于完成知识讲授任务,无暇顾及或者没有更多精力开展时政热点案例教学及学科活动,更无法有效开展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时政议题式教学。另外,我校虽然为各班级配备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但并不安排让学生观看时政新闻的时间,学生没有更多途径了解社会时政新闻。同时,我校的教学评价也存在片面性,无法调动教师投入时政教学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忽视时政热点等课外知识的学习,进而影响思政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是从教师层面看,时政教学的价值是理论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必备的核心素养,要想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时政议题式教学是当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观念陈旧,而且对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认识也存在不足,认为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只要完成课程模块内容的教学即可,不必引入时政热点素材,到高三年级进行高考复习时再开展时政热点教学,将在思政课融入时政热点教学当作单一的应试需要。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虽然有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时政热点教学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并且也注重将时政热点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但却存在自由随意、简单粗放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容易受舆论导向影响,在选取时政热点素材时存在片面性,选取的时政热点素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时政议题式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特定的课程内容未能实现有效契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知识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在备课环节对新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情的分析不到位,选取的时政热点素材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兴趣诉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些教师只追求时政热点素材的数量,而忽视时政热点素材的质量,只关注热点事件中的人物或情景,对材料背后所蕴含的思政知识缺乏深层次挖掘,导致理论知识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无法突显时政热点素材的教学功效,同时也忽视了思政课的德育功能;有些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在时政热点素材的解读上流于表面,缺乏深层次思考,所选案例缺乏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不科学,课堂管控不到位,师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成为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无法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是从学生层面看,从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来看,我校及各班级很少开展或者从没开展与思政学科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多数学生是通过思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得时政热点信息,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对与时事有关的学科活动不感兴趣,缺乏自学时政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关注时事的热情。我校较为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教师传统的授课方法及升学压力、课业繁重等因素,也导致学生平时根本不可能专门安排学习时事政治的时间,即便被动地参与学习,也因形式较为单一而使得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学习质量自然低下。此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类别班级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文科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积极性普遍比理科生的高,高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分科前和分科后学习时事政治的动机和态度也截然不同。

五是从家庭层面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桂西北边远山区,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信息闭塞,曾是国家连片贫困县之一。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获取国内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渠道比较单一,远远赶不上城镇的学生。部分农村学生来到城镇求学难免存在自卑心理和性格局限,在课堂分组讨论或学科活动中显得比较拘谨,不擅长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时政新闻的获得与学习。而且,在有些家庭中,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孩子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看课外书等,学生无法及时了解时事新闻;有些家长热衷追剧、综艺节目、体育竞技等,家庭中没有形成关注时政新闻的良好氛围,学生没有形成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

四、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上述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目前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首要难点在于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政热点方面的热情、积极性均不高。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挥时政热点的教育功能,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主动了解时事政治。首先,教师要有一种关注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国际时事的意识,然后结合学生学情分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内容融入教学; 其次,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设计辩论会、茶话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深刻理解时政热点背后的内涵、意义,不断促进学生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再次,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设计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如让学生关注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深入当地企业、工厂做实地调研,既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意识,又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国家政策等的认可度,发展学生的爱国热情、奉献精神。时政热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时政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促进时政热点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需要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在社会层面,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甚至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偏远山区学校增添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为教师远程教育或外出进修、培训、交流提供物质保障,确保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实践研究的有序开展。在学校层面,各高中学校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依照国家新课改理念及各地新高考的相关要求,为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搭建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学平台:一是要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对在时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肯定或奖励,调动教师开展时政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師研发时政教育校本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或者是组织本校有经验的教师不定期举办时政专题讲座;三是要增添完善学校多媒体、大型显示屏、广播站、校园网站、宣传橱窗等设施设备,推行时事播报制度,为教师获取时政素材、进行时政教育教学创造条件,也为学生学习时政新闻提供便利途径。在家庭方面,各高中学校要积极发挥沟通联动作用,构建家校共育合力,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家庭活动,促使家长、学生主动关注时事、了解时政。

(三)提高思政教师专业能力确保教学有效性

思政教师是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实践研究的操作者、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各高中学校要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是要求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新教材等各种专业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二是鼓励教师研究新教法、学习新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准优选整合时政热点资源,精心设置时政热点探究议题,推行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时政议题式教学,深层次挖掘时政素材的德育功能;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时政新闻宣传教育活动,推行时事播报制度,调动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的积极性;四是要求教师注重时政教育教学的时代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笔者深刻理解了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笔者不仅发现我校在时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也普遍认为在教育高速信息化的今天,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有助于构建高效活跃的课堂,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爱国情怀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尹艳秋.核心价值观教育班级化的必要性与路径:基于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解读[J].江苏教育,2019(55).

[2]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侯春恋.时事政治进思品课堂教育的调查思考[J].教海深探,2018(12).

作者简介:蒙全保(1963— ),广西河池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时政议题式教学法)。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问卷调查
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与教学实践探究
优化历史作业设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