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2022-05-30文嘉倩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多位数笔算计算方法

文嘉倩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3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

笔算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进位问题。本课内容是教学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学生既要牢记加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因此教材在进位问题的编排上分散了难点,先学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地口算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基本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主動、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部分三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笔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快乐学习。

四、设计理念

在“以人为本”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指导下,无论是新知探究还是知识巩固环节,力求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为每位学生搭建展示、提升自己的平台。在设计中,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要思路,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融乐课堂的目标。同时,在情境中渗透爱国教育,有效地把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落实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经历探索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七、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创设厨神争霸赛情境,复习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2.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快投入本课的学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是连续进位乘法的学习基础,通过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再次明确乘的顺序以及积的书写位置。

(二)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 提取信息

(1)你从题目中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每份蘸料24克,需要9份,问题是一共需要多少克酱油。

(2)根据题意列算式:24×9。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人物对话,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复习乘法的意义。

2. 探究算法

(1)估算:估一估9份蘸料需要多少克酱油?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乘法的题目计算难度较大,容易出错,在计算前先估算出大概范围,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体会估算的价值。

(2)笔算。

A. 学生尝试计算解答。

B. 利用小棒图解释算理(微课)。

C.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知识的迁移过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微课用小棒图清晰地展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作铺垫。

3. 比较分析

(1)尝试计算:137×6。

(2)思考: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区别?

(3)小组讨论: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4)小结: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5)介绍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两节课所学习的笔算,引出课题“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在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巩固算法,拓展提升

1. 游戏:分辨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

2. 列竖式计算:92×8     179×4

3. 辨析。

4. 拓展思维。(机动)

(1)□8×4<100,□里可以填(     )。

(2)□61×5<1800,□里最大填(     )。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在巩固练习中再次给学生点明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九、总结全课

十、课后作业

课本第64页练习十三第6题、第9题。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基本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模型,放手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自主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无痕地过渡到连续进位乘法的学习,升华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笔者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生动有趣的中华美食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在课堂场景中体验感悟提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四大板块的实施和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情境激趣,五育并举

教学中以绘本为载体,创设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情境,把原本数学枯燥的计算學习,变得更具故事魅力,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情境中渗透爱国教育,有效地把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落实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循序渐进,夯实基础

在新课教学前,笔者先通过一道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题目,与学生共同回顾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为后面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以及总结笔算方法奠定基础。在教学新知时,因为笔算难度较大,笔者要求学生先估算,再进行笔算,同时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有趣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做有“坡度”的练习,从基础练习、“分类游戏”到“帮忙改错”,让学生在不同难度的习题中夯实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算法多样,思维提升

在探究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时,笔者没有刻意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总结归纳,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进行计算的尝试,并借助微课辅助学生突破困惑,利用学生讨论碰撞思维火花,顺理成章地获得知识,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都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综合成果。

(四)以生为本,融乐课堂

本着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新知探究还是知识巩固,力求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为每位学生搭建展示、提升自己的平台。在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融乐课堂的目标。

(五)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课堂中的个别语言表述欠精准,随堂问题设计不够精练,课堂评价语言也有待丰富,日后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提炼。

2. 教师着力打造原生态的课堂,在课堂组织还有一定提升的空间,部分环节过渡不够自然。今后在备课时要多注意环节间的衔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3. 课堂时间安排可以更优化,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要求,例如规范学生的竖式书写等,在以后的练习中要加以纠正。

猜你喜欢

多位数笔算计算方法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多位数的组合
口算 笔算 估算
如何写好多位数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另眼”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