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学具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初探

2022-05-30林艳乔利荣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

林艳 乔利荣

【摘 要】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学具。如何有效使用学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让学具的使用更加有效,构建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巧用学具 有效 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往往是教师所追求的。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却又不失水准,是一个值得教师探究深思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受自身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在学习中往往需要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才能获取直接经验。因此,采用直观性教学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学具的使用更是如此。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现将几点思考梳理如下。

一、巧用学具,化繁为简

在“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出示两道例题:折一折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对圆形纸片进行折和涂的操作,表示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然后再进行大小比较。

在两个例题与试一试的教学尝试中,笔者感受到无论是正方形纸片还是长方形纸片,学具的使用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作用。若干次折一折、涂一涂在学具的使用上并无明显关联。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每个学生从信封里拿一张纸尝试折叠,并用斜线表示折叠出的是几分之一。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1/4

师: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思考: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同样的分数,相同的图形,能折叠并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2.比较分数大小

教师(展示作品)——圆形表示的1/2、1/4

师: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吗?

师: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2、1/4和1/8并进行比较,结果怎么样?

由此设计,学生既可以通过操作学具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几分之一,也能够在进一步提出几分之一的比较时,直接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出需要的圆的1/2、1/4和1/8,进行下一步的比较判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善用学具,深入思考

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学具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首先,这节课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学具观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并进行猜想。随后,学生运用尺子等工具,通过测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验证之前的猜想,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教学这节课时,相信教师们都会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然而操作完成之后呢?学生的发现大多是零散、无序且不够系统的。教師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经历由无序到有序、由零散到完整,最终得出最后结论的过程。

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探究正方形边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进一步体现出了学具的重要性。为了让一张普通的正方形纸得到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散,笔者展开了以下教学:

教学片段1:

师:关于长方形这些特征的猜想,我们已经得到了验证。关于正方形的这些猜想你又是如何验证的呢?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的。(学生动手操作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能看懂他的这种折法吗?这种方法可不可以?

师:这怎么就能证明它四条边都相等呢?

生(边演示边说):这样子折一下,证明这两条边和这两条边都相等。

师:这样折,他说证明的是相邻的两条边,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

师:这样折过之后,能证明吗?

生:能。

教学片段2:

师:大家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它这样折,证明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再这样折一下,所有的边都聚集到这一条边上来了,所有的边都是平的,所以能证明每条边都是一样的。

师:我特别喜欢你讲的这句话——都聚集到这一条边来了。同学们,你们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好。比较简单。

教学片段3:

师:同学们,刚刚两位同学用折一折的方法证明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除了折,还有什么方法也能够证明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呢?

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我们先量这条边,是10厘米。然后再量一下其他三条边,也都是10厘米,证明它是正方形。

通过这样的操作与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探究正方形特征的方法,同时还善用学具,感受了操作的简便性,了解了一般图形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学具的直观观察,发现、获取直接经验,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使用必不可少,学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一个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和交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学具的演示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呈现,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张秋爽,李惠玲.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吴正宪,武维民.听吴正宪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
基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七步教学法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