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使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

2022-05-30陆英华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8期

陆英华

【摘 要】陶行知先生認为:教材是一种“工具”,教材是拿来“用”的。因此,灵活使用教材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主动建构、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为例,围绕“化静为动,丰富感性认识”“有效指导,明晰学习方向”“迁移类推,内化本质理解”三方面谈一谈教材使用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教材使用 概念建构 思维提升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教师设计和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教材也不是万能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材是一种“工具”,教材是拿来“用”的。如今,广大教师一致认为“教材使用不能生搬硬套”,但如何真正做到“灵活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仍是一个值得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灵活使用教材”不仅代表教学观念的转变,更代表教学行为的革命,它需要我们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突破教材,发挥无限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使教师教得轻松、生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有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在“认识周长”一课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例题(如下图):

主题图安排学生观察三张不同形状的书签,并提出要求“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一周的边线吗”,接着指出 “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由此揭示周长的含义。

在对第一个班进行教学时,笔者按照教材的编排,先让学生指一指书签边线,然后直接告知“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学生照本宣科,对书签周长的表述还算准确。但在后面认识其他物体的周长时,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述周长的含义,对周长的认识非常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反思,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的意图,对主题图的使用不到位,导致学生对概念中的“一周边线的长”理解不够,只认识了物体或平面图形的边,由“边”直接认识“周长”还存在困难。那么,如何才能灵活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主动建构“周长”这一概念呢?经过不断地思考与调整,笔者在对另一个班进行教学时做了如下尝试:

【教学片段一】

教师选取教材中的椭圆形书签,借助多媒体创设三只蚂蚁在书签上早锻炼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这三只蚂蚁锻炼的路线有什么不同?

生:1号蚂蚁是在书签上跑的,2号蚂蚁和3号蚂蚁是沿着书签的边跑的。

师:对呀,沿着书签的边跑,也可以说沿着书签的“边线”跑。(板书:边线)

师:继续观察,2号蚂蚁和3号蚂蚁都是沿着书签的边线跑,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生:2号蚂蚁只跑了大半圈,3号蚂蚁跑了一圈。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2号蚂蚁没有跑完边线,而3号蚂蚁跑完了这一圈边线。一圈也就是“一周”。(板书:一周)

教师揭示:像这样,书签一周边线的长(板书:长),我们称为书签的周长(板书:周长)。在图中,书签上这条黑色边线的长,就是这张书签的周长(多媒体显示书签的边线并闪动)。

【教学片段二】

师:这儿还有两张书签,谁能指一指这两张书签的边线?(指名一个学生指一指心形书签)

师:跟大家说说,你准备从哪儿开始指?

生:(指书签边线上的某一点)我准备从这儿开始指。

师:老师来帮你做个记号!

(教师在学生指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学生指书签的边线:从做记号的地方开始,沿着边线指了一周)

师:他指得好吗?(好!)能不能说说好在哪儿?

生1:他指的时候是沿着书签的边线指的!

生2:他从做记号的地方开始指,最后又回到了那里,正好指了一周。

师:还有谁也会像他一样来指一指这张长方形书签的边线?

(学生指长方形书签的边线)

师:刚才他们所指的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度,其实就是——书签的周长!

【教学片段三】

师(出示数学书):这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数学书,谁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指学生的课桌):这是我们的课桌,你能指一指课桌面的边线并说说课桌面的周长吗?

(学生完成后再次组织交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漂亮的积木。这是积木的黄色面,谁来指一指这个面的边线?

(指名一个学生指一指黄色面的边线)

生(在教师引导下):这个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这个黄色面的周长。

师:这个红色面的边线谁来指?(指名一个学生指一指红色面的边线)

生(在教师引导下):红色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师(转动积木):积木上的每个面都有周长,所以说周长时要说清是这个积木哪个面的周长。

……

【思考】

教学内容相同,自己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水平也相当,但不论是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或是师生及生生互动的活跃程度,第二次的课堂教学都让笔者十分满意。反思教学改进成功的原因,笔者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第一,化静为动,丰富感性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都清楚,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与数学活动经验也各不相同,而教材又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客观分析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教材内容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表达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本课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资源只是三张静态的书签,静止的画面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活用教材资源,变“静”为“动”,将例题图中的内容变为动态演示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唤起和运用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来促进学习。

由此,在第二次教學时,笔者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创设三只蚂蚁在书签上早锻炼的动态情境,在三次比较中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怎样才是“一周边线”?从而引出周长的三要素——边线、一周、长度,让学生明白除了沿着边线跑,还要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然后揭示: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书签的周长,让学生明白周长是表示“长度”的一个知识,再边比画边叙述图形周长的含义。这样的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在对比交流中凸显周长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剖析周长含义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第二,有效指导,明晰学习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抛弃教材、改造教材,而是要达到用教材的最高境界——活用教材、超越教材。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这也提醒我们要对书本进行创新吸收。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既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以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对学生的数学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学习进程的顺利推进及目标达成。

在认识心形书签的周长时,笔者没有像教材呈现的那样直接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它的周长,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找周长”的数学活动:做记号—指边线—说周长。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经历操作、反思、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形象转换到空间想象,再提炼出语言表达。这是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既有学生对“一周”的进一步理解,又有对心形书签周长的表达,学生通过自主表达来理解周长的概念。

第三,迁移类推,内化本质理解。迁移是指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众所周知,数学学科逻辑严谨、系统性强,前后知识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一个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补充而形成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帮助学生促进概念的内化。

在认识了书签的周长后,笔者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设计了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生活中具体实物周长的环节。学生通过描、指、摸、说,经历了一个观察、操作、内化的过程;在初步形成“周长”的概念之后,再次引入立体实物,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实施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灵活使用教材,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让课堂教学更加优化。总而言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有文章可做,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就一定能开垦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