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022-05-30成刚李赫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课程改革

成刚 李赫

摘  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文字传递的信息不断延伸,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为了提升字体设计质量,设计人员需要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彰显字体设计的艺术性、美观性和适用性,满足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引进数字技术,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字体设计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但是在传统字体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重视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好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数字技术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为当前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技术;字体设计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177-04

就字体设计而言,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整体布局,合理匹配字体格调,把握好设计版式,创新字形。按照内容需要,选择最适配的字体和字号,协调好字与字之间、字与段落、字与图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表现手法体现字形关系,提升设计的艺术效果。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应用突破了传统二维平面空间的限制,拓宽了字体设计的维度,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和虛拟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展示方式,增强了人们的视觉体验。

在当前字体设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的软硬件优化字体造型设计,丰富文字视觉呈现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手绘临摹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数字技术对字体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

汉字作为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书写过程中,非常讲究韵律美感,疏密有致,清雅俊逸,彰显中国传统的文化韵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文字的特性和形意做好设计,深入挖掘内在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提高文化品位。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途径,丰富了字体设计的形式,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字体设计教学中,数字化技术丰富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一)有利于丰富字体设计教学情境

在字体设计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字体设计软件的应用,可以丰富字体呈现方式,完善字体编辑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设计出更加生动的字体形态。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字体新的形象,可以深入挖掘文字形意的价值,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设计方式,让字体更加美观且充满意趣。比如利用虚拟技术,教师可以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字体设计形成全新的感知,增强交互性和构想性,把抽象的字体设计具体化,优化设计场景的营造和应用氛围的渲染,增强学生沉浸式体验,为以后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推动字体设计教学方式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字体设计课程改革需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社会及市场需求出发,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好文字笔形、笔画、偏旁部首、字形结构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进一步丰富设计思路。

数字化技术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数据和素材支持,通过量化和可视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控能力,不断积累字体设计的经验,为学生进行字体设计打好坚实基础。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打造优质课标和精品课程,做好微课和慕课设计,推动字体设计教学方式创新。

(三)有利于增强字体设计教学的趣味性

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字体设计的兴趣,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搭建实验室设备和素材,通过反复地演示与模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融会贯通,增加交互式体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字体的设计,增强学习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全过程参与,加强对字体设计知识点的理解,突破设计的难点,实现字体设计教学资源的互动,突破教学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的共享,保证学习的效果[2-3]。

(四)有利于优化字体设计课程结构

数字技术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优化现有字体设计课程结构,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

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推动线上线下课程的混合教学,灵活调整字体设计课程结构,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字体设计课程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发挥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更加前沿的课程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学习提供专业的指导,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字体设计水平和能力[4]。

二、数字背景下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文字书写、字形结构、字体风格等的练习,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但是从当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对数字化技术应用不到位,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分析字体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不合理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字体设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有的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不合理,依然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多以讲授形式为主,缺乏变化性和灵活性,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字体设计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度重视学生对字体的临摹,忽略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字体的特点和结构,建立字体变形根源和创意路径。传统讲授方法对学生的主动性和注意力要求比较高,再加上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教学内容枯燥,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文字设计专业教师,需要从课程未来发展的角度,不断利用先进的技术,做好课程设计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到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5]。

(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不全面

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有的教师不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多集中在传统的字形设计、基础变形以及笔画设计等,没有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创新现有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字体设计中缺乏灵感,设计表现力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在设计风格把握上,教师没有真正把文字形意与设计充分结合起来,缺乏整体的调和性,学生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由于字体设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教师没有融入具体的实践项目,单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不重视学生参与工作室实习和社会实践,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相关的作品,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另外,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方面,没有进行交叉教学,不能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字体设计教学需要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保持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先进性,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内容[6]。

(三)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新不到位

教师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方面,但目前许多教师存在多方面的误区。

第一,在字体设计教学细节上,没有从学生的差异性考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是进行统一灌输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设计的字体形式单一、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设计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字体设计中,需要融入傳统美学的理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保障设计艺术效果。若教师不重视学生对传统美学理念的培养,字体鉴赏审美能力比较差,会对学生美学价值观念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在有的学校中,没有安排专业的字体设计美学课程内容,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

第三,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新上,有的教师不能有效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应用新设计方式和路径,不利于学生字体创意设计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的提升,学生知识转化能力比较差,最终影响了字体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不重视数字技术在字体设计上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字体设计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数字软件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字体设计方式和理念,也对字体设计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有的教师信息教学素养不高,缺乏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学生视野拓展不够丰富,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推动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合理定位,提升学生在字体设计方面的艺术造诣,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一步加大字体设计课程改革的力度,优化现有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字体设计教学的艺术效果[7]。

三、数字技术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数字技术,不断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丰富现有字体设计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一)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第一,丰富课程教学呈现方式。为了有效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针对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打造精品微课,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字体数字化设计过程,不断引导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

第二,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增加幽默风趣的字体设计数字化视频演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对字体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字体设计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字体设计的艺术魅力。

第三,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尤其是经典字体设计案例的分享,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网络平台,重点加强学生创意训练,不断积累字体设计的经验,掌握字体设计的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进一步推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

(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优化当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做好网络资源的共享,为学生进行字体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

第一,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好数字化字体设计机构调研工作,结合当前设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项目导向的作用,做好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让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第二,不断加强学科融合,适当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融入现代传媒、包装、展示、影视、书法、现代电商等元素,为学生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掌握多样的字体设计呈现形式。

第三,增加实践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参加字体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实际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设计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增长见识,协同育人,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字体设计实践经验[8]。

(三)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新

针对数字技术应用现状,教师需要不断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营造积极开拓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字体设计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第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针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思路,教师要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原有书写设计和笔画设计的基础上,创新数字设计和形意结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比如虚拟技术、沉浸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字体设计风格,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

第二,不断融入数字化教学理念。字体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智慧课堂,指导学生对字体设计进行模拟,然后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在线示范,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字体设计的数字化应用能力。

第三,做好数字创意教学。教师在进行字体设计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做好创意教学,尤其新型软件工具和设计技法的应用,指导学生合理搭配设计空间架构、色彩肌理氛围衬托,不断启迪学生的设计智慧,推动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

(四)构建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

为了给学生进行字体设计提供便利,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建立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课下也能进行自主学习。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在线的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实现在线答疑演练,提升学习的效率,延续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有字体设计志趣的学生,可以增加传统汉字设计的模块,让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视频的方式了解汉字演变过程,真正了解汉字内在的文化意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为以后进行字体设计提供深厚积淀。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外部联络作用,不断引进优秀的字体设计教学资源,比如加强合作教学,不断为当前字体设计教学提供新的范式,取长补短,不断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扩大字体设计的影响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9]。

参考文献:

[1] 何增炎. 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初探[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58-159.

[2] 居瑶,丁李. 影视动画专业字体设计课程动态教学创新研究[J]. 南昌師范学院学报,2018,39(06):32-35.

[3] 王颖. 数字技术辅助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3):144-146.

[4] 刘一峰. 字体设计课程的现状与教学方法改革[J]. 戏剧之家,2017(12):222+224.

[5] 史学卿. 数字时代下的字体设计教学创新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6):80-81.

[6] 米静霞. 论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5):149.

[7] 刘花弟. 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8] 周文辉. 数字化时代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设计,2016(03):96-97.

[9] 张嘉兴. 字体设计课程计算机授课方式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81-182.

(荐稿人:韩海燕,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课程改革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