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途径研究

2022-05-30于放历明坤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化评价

于放 历明坤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英语教学评价面临着更高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实现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通用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可大幅节约成本,提高评价质效。应用大数据资源辅助高校英语教学评价,可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评价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调整英语教学方案设计,助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文章基于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结合评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制约因素,进行评价信息化的升级设计,为后续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014-04

一、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对外语教学与考试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外语能力层级化考试改革,提升测评质量和成效[1]。《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是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2月发布[2-3]。

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量表》的应用层面逐渐具体化,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正面临着升级改革的时代要求。如何有效地提升英语评价质效,提高评价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以适应未来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高校英语评价体系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仅部分高校在承担四、六级口语考试,托福考试等语言测评任务时涉及部分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日趋扩大,传统的“小班式”课堂教学评价越来越难以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形式多样化、课程零散化”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高校课程的典型特征,尤其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高校学生逐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进行英语课程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转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学模式虽实现了初步转化,评价体系的同步升级却较为滞后。为保障英语教育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同步发展至关重要。

二、评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评价体系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基于人力,如期末考试采用纸笔测试模式、人工评卷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主观因素影响大,难以保证评价质量。近年来,信息技术正快速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大力提升教学信息化技术水平,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有利于优化现有评价体系,整合评价资源,提升评价质效。

(二)提高英语评价准确性

开展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活动时,基于大数据资源的信息化技术可对传统评价模式形成有益辅助,提升质效。目前,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纸笔考试、口语测试等,将评价过程信息化,有利于收集评价过程的原始数据,降低人为干预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度分析评价个体的能力水平,大幅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评价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将高新科技引入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有诸多益处,却仍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结合调查,制约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化体系不完善、设备升级进程慢、发展动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大多处于计算机、音视频设备的简单水平,通用化、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部分发达的语言测评体系,如托福网考等。一方面是由于体系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效推动评价信息化发展。尽管《量表》对个体能力水平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阐述,但评价信息化的标准尚不统一,很多测评体系的研发遵循不同的设计标准。标准对于信息化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测评、科研、科技企业在英语评价信息化的标准制定方面缺乏沟通合作,缺少共享意识[4]。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对于评价信息化的投入不足。科技发展需要政策和经费的保障,目前关于英语评价信息化方面的科研课题较少,科研经费占比低,进一步制约了高校英语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发展。

(二)教学设备升级进程慢

设备是信息化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为有效实现高校英语“教考一体化”的发展思路[5],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设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然而,高校英语教学涉及全校各专业,设备总量多、价值高,更新升级流程复杂,改造空间有限。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部分课堂教学设备早已超出额定使用寿命,却依然频繁使用,稳定性差。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即便是新设备也依然存在一定的随机故障率,新设备在质保期内可享受质保服务,但通常服务滞后期较长,对于英语教学评价过程的高时效性要求而言,会产生较大的风险。

(三)信息化发展动力不足

尽管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评价方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进程却远滞后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且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发展应逐步迈向更高水平。目前高校英语评价体系信息化发展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纸笔考试、口语测试等评价方式。英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的畏难心态[6-7],评价过程中引入“人机对话、网络化、智能化”评价手段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仅少数高校在推进相关研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很少,未能充分考虑《量表》的能力评价标准,英语评价体系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英语教学评价研究项目方面存在经费不足等情况,发展动力亟待提升,与国外先进的考试机构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评价体系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尤为滞后。科技企业对英语评价体系发展方向不明晰,能动性不足。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人才队伍是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高校普遍采用“校内+校外”的合作机制,即校内技术教师协同英语专业教师和教务主管部门制定英语评价信息化标准需求体系,校外科技公司进行针对性的技术专项研发。然而,高校入职门槛高,流动性低,工作量大,难以对英语评价专项研发投入太多精力。校外科技公司技术性人才密集,流动性强。随着高新产业的飞速发展,跳槽现象频发。英语评价专项项目通常由科技公司的研发专员负责,一旦其出现离职情况,项目将转交至其他研发人员跟进。此时往往会出现专项业务不熟悉、研发标准不统一和应用系统故障率高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英语评价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在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信息化体系不完善、教学设备升级慢、发展动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应针对制约因素,结合高校实际和发展机遇,进行高校英语评价的信息化升级设计,促进信息化发展。

四、评价信息化的升级设计

结合制约因素,进行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升级设计,主要包括完善评价体系、升级评价设备、提升发展动力和建设评价团队。

(一)完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普遍存在着自主创新水平低、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因此,评价信息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依靠信息技术、高新科技实现评价功能和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增强整体英语教学评价效果。随着《量表》的进一步具体应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正逐步迈向更高水平。将人、环境、设备等个体要素有效集,通过信息技术将多样化评价元素适配英语评价体系[8-10],充分优化现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评价效率与水平。总的来说,评价应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积极推动信息化、服务化进程,将教育、评价、分析等环节有效衔接,促进评价信息化稳步发展[11]。

(二)升级评价设备

评价设备是实现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信息化的必要元素,评价设备的设计应力求结构标准化、功能模块化和接口通用化,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评价设备模块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实现评价体系全局信息化。将高新科学技术与传统评价模式有效衔接,如在英语口语评价过程中引入智能硬件设备,辅助进行口语评价数据采集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高校应着力加强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依托科技企业加快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

(三)提升发展动力

高校英语评价体系的发展应紧抓时代机遇,明确重点,加快智能化步伐。传统高校英语评价过程大多以纸笔考试或口语对话形式进行。新形势下高校英语评价体系将在传统评价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完成设备升级改造,逐步改善评价过程,进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高校应为英语评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在英语教学评价过程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评价信息化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保障,为评价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1. 建设智能化平台

搭建英语评价体系操作平台,接入评价单元模块,对现有评价环境和过程进行适当调整,建设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平台。随着智能化平台的逐步应用,基于《量表》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活动时,利用智能化评价工具来辅助确定评价结果,实现科学化、合理化评价个体英语能力[12],有效整合各类评价资源,以考促教,生成个体英语质量评价诊断报告,供被评个体查阅参考,以针对性地提升英语能力水平。

2. 设计定制化产品

高校专业设置种类繁多,学生分布于各个专业领域,对英語能力提升的需求因专业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英语评价体系应能满足各高校内不同专业的多样化需求。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能力评价需求侧重点不同,因此,评价功能模块的设计应兼具个性化和多元化。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通过大数据信息、广泛调研等方式大量收集用户意见,针对相关需求指标进行评价体系的设计完善。

3. 鼓励教师参与体验

尽管传统的英语评价模式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弊端,但高校教师对评价信息化方案设计却普遍存在畏难心理,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大多来自文科专业背景,对高新科技的操作熟练度不高,畏难心态愈发强烈。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具有评价信息化发展的前沿意识,培养专业英语教师的科技应用操作能力,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培训。大力鼓励英语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提升英语评价水平[13],进而提升英语教育水平,助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四)建设评价团队

人才队伍是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人才队伍的建设应遵循科学化和服务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团队的建设工作应由高校教学和信息化部门共同实施,对于需要外包的科研任务,应在合作初期,做出明确约定,要求企业专人持续跟进,对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妥善解决。

1. 科学化

英语教学评价的核心团队成员应由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电化教育等部门组成,辅之以校外科技公司的技术专家、销售经理,技术经理等。着力打造一直专兼职融合、岗位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科学评价团队。通常由英语教学部门组织实施英语评价考试计划,信息化、电化教育部门联合实现评价过程硬件设备支撑,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提供评价过程软件技术服务保障。考试结束后,英语教学部门依据评价数据、评价结果,分析英语教学过程,调整授课方案、模式等,信息化、电化教育部门根据评价体系实际运行工况,升级替换相应评价设备单元[14],软件公司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软件问题及漏洞进行修复改进。

2. 服务信息化

评价体系的平稳运行需要良好的服务反馈体系,进行服务体系信息化升级,可助力评价团队及时、有效地提供评价服务,确保过程稳定可靠。因此,服务信息化升级是评价体系整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服务信息化升级包括改善服务系统、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1)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

英语教学评价服务体系应基于用户需求,建设相应的网站或服务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服务化平台的设计既要实现标准化,也要满足个性化需要,以便提供更全面的多元化[15-16]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助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汇总、数据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用户使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明晰用户反馈,以便对评价功能模块进行针对性修改、完善,通过服务平台促进服务升级。

(2)改善服务系统

为提升服务效果,改善服务模式,需在英语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中植入网络数据存储模块,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通过有效记录平台运行的过程数据,推动评价平台技术改革创新,有效联通高校用户与科技企业间的实时沟通桥梁,实现平台运行信息的即时查询、修改和维护等服务。高校用户、科技企业在进行评价体系构建的同时,要对运行维护服务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网络数据存储单元收集运行数据,进行远程控制管理,保障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教学双方对评价服务的满意度。

五、结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将高新科技融入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量表》对英语能力等级全面的表述,在英语评价信息化建设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评价体系,采用开放式接口,逐步接入各类适用于英语评价的功能单元模块,推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发展,通过评价测试反思教学过程,有效助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 2010-07-08.

[2] 王华.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评[J]. 当代外语研究,2018(05):57-61+72.

[3] 王守仁.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2018,39(04):1-4.

[4] 陈伟,范宇辰,李广宏. 高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9):48-52.

[5] 历明坤. 新时代“外语教考一体化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以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为例[J]. 教育观察,2020, 9(01):47-48+134.

[6] 王卫军. 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戰信息化社会的教师[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2):46-54.

[7] 庞德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面临的危机及对策[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4):43-46.

[8] 夏顺辉.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53.

[9] 张光春,邱林芳. 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堂生态模式研究[J]. 林区教学,2022(03):71-74.

[10] 李文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初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182-184.

[11] 历明坤. 嵌入微课的外语教学系统设计[J]. 教育观察,2020,9(05):106-108.

[12] 宋彦黎. 解读“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测评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9(05):64-65.

[13] 席绪云,张彩云.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22,32(02):104-109.

[14] 雷静.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及基本实现[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15] 刘红梅. 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7):23-24.

[16] 胡延峰. 构建多元化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分析与探索[J]. 林区教学,2008(05):92-93.

(荐稿人:黄轶伦,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与研究实验中心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信息化评价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