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堂愉悦感提升策略微探

2022-05-30贾艳贤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愉悦感幸福观幸福感

贾艳贤

摘  要:影响青年大学生愉悦感的因素颇多,长期以来,高校多聚焦在校大学生的消极心理,注重帮助部分学生克服种种心理问题。事实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素质应成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基于多年来对心理健康教学与咨询工作的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地方二本院校学生具有特殊性,有必要在了解他们的心理现状与现实压力的基础上,制定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活愉悦感提升策略,以培养其在学校学习与个人生活中的幸福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键词:愉悦;积极心理;教育策略;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035-04

高校大学生在年龄结构、认知水平、社会应对等方面不同于中小学生。二本院校大学生群体相比双一流高校、一本院校学生而言,在未来职业规划、社会支持度、学业压力、培養目标等方面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巨大差异,故有必要了解地方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开展专门针对其生活愉悦感的调查研究,设计符合该群体的心理辅导与干预方案,通过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助他们从容面对各类生活压力,用积极情绪构建,维护该群体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愉悦感概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给人们生理健康造成巨大隐患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疫情会加剧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1-2],建议高校与有关部门及时应对并进行精准的心理辅导。疫情的线上学习期间,大学生的焦虑症状与负面情绪检出率升高[3];林晓桂、徐建清发现疫情时期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不同程度地减轻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建议高校与学生家庭促进大学生参加适度并且有规律的运动[4];张人上等建议通过开展“云”家访的形式,走进学生内心,为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学业就业等种种压力进行指导与帮扶[5];韩振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在校生带来的诸如心理恐慌、心绪烦乱、情绪烦躁等负面影响,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亟须解决的新任务[6]。

愉悦是个人或某一群体的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具体包含了个人对生活的满足与情绪上的愉悦。亚里士多德曾言,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愉悦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时期会出现嬗变,即使是同一人,在儿童阶段、青少年时期、成人时期、老龄阶段的愉悦感随经历、认知与需求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在成人阶段成型的满足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而大学阶段是真正步入成人的转折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幸福观塑形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合作网络,在树立大学生正确幸福观方面通力合作,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愉悦感影响因素

大学阶段是真正意义上从青少年走向成人并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生活经历将受益终身,要推进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愉悦感提升策略,就应了解阻碍他们正确幸福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首先,社会风气会对大学生的愉悦追求与幸福感形成影响,如拜金主义将金钱与幸福画等号,如果在学生时期形成金钱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会使得他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崇尚物质消费,甚至相互攀比。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金钱的占有与社会价值并不能画等号,要培养大学生应有的目标与理想与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功利主义哲学家密尔所说,“幸福是偶尔灿烂的快乐时光,不是恒久不变的欢乐火焰”,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判断,会让大学生失掉许多机会,从而丧失发现许多生活中的美好,以至于禁锢自身,与某些幸福体验擦肩而过。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的优秀美德,可抵御利己主义与自私行为的蔓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联合,可提升大学生的担当。

其次,作为社会的“细胞”,大学生所在的家庭对其幸福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一个温馨、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父母相亲相爱,夫妻与子女沟通顺畅能造就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控能力、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容自信,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幸福观。在跨过高中强力约束的门槛后,家长更应给孩子更多的心理呵护与沟通:何为幸福,以何种方式追求愉悦,何为生命意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不光是课堂教学内容,这些都应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再次,大学阶段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但不代表心理同步走向成熟,部分学生情绪容易激动,自控力有待提高,容易走极端,理想与现实容易脱节。故地方高校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情绪调控能力,“应试教育下个体对自我与规则的认知往往以上大学作为想象的边界,缺乏对于后高考阶段的长远规划和思考”[7]。当学生感到茫然时,教师应及时正确引导,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理性上网,适度地管控网游时间,在学生远离父母的监管后,培养其自控力,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与面对挫折与逆境的勇气。

三、大学生愉悦感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大学生的幸福感与愉悦研究:以研究方法划分,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少见,在定量研究方面,以幸福量表[8-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0]、VTP系统分析模型[11]、心理需要量表[12]、心理素质量表[13]等为测量工具的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也有深度访谈[14],定性研究主要从思政课程与党建的角度研究[15-16];以研究对象划分,包括小学生、中学生、特教学生、普通在校大学生、残疾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以研究视角划分,心理学视角最为多见,也有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实践等视角。以研究主题及相关结论可做如下划分:大学生幸福感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来自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经济状况、人际交往、区域、生活压力等客观因素。侯振虎专门探讨了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7];丁凤琴等认为“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间交互影响明显[18];张爱萍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建立互信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感到满意和幸福,建言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助理员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维护网[19];康玮从情感发展的角度研究网络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20];吴九君发现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可作为壮大学生的幸福感、降低抑郁情绪的有效方法[21];认为这些干预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抗逆力和总体幸福感有显著效果;朱晓文认为提高自尊水平是增进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惧怕否定评价显著负向预测幸福感,且孤独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13];楚啸原等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两者中的中介作用[9]。

四、大学生愉悦感的提升策略

教育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本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愉悦感的提高有赖于积极人格培养与正向情绪的提升,即大学校园心理教育的积极转向。就地方高校而言,可从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幸福符号的创建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幸福课程设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思维对积极事件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其幸福感的提升与幸福观的确立,而这种正向情绪的确立可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这也是哈佛大学幸福课畅销全球的主要原因,故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加以中华文化中古圣先贤有关幸福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助力“00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并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一是要帮助地方高校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目标,幸福体验往往来自目标的实现与对理想的追求过程,生活中小目标的实现能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自制力的提升需要一个个小目标的确立。地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经历了沉闷的高中生活,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全程监管,而这些在步入大学校园的那刻起发生了改变,远离家庭,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变,这些现象造成学生忽略与父母、老师甚至朋友们良好关系的建立,影响学习、社会活动与其他爱好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荒废现实中人际情感的交流与学业的提升,必定大大削弱他们的幸福感,阻碍幸福观的确立。因此,在入大学入学后,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大目标与生活中的小目标,让充实与健康的生活模式进驻大学生的内心。

二是课程中应突出积极人格的培养,其中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宽以待人并懂得感恩,这些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应试的压力下长期被忽略,在升学的期望中,学生为考试分数而努力,这种竞争的压力势必影响正常的生活节奏,扭曲学生的幸福观取向。而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消除此前消极心理与负面情绪的积压,在全新的视野下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沉闷的教学内容,有效达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教学目的。

三是在课程中应体现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调节与自我体验提升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以期达到自我统一。正视缺点,剔除好高骛远与不切实际的理想追求,勇于追逐切合自身特点的生活目标,既不妄自菲薄,也要符合自身特点,形成良好的自我分析能力。在自我体验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教导学生学会把握自我积极肯定的正向情感,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做到自尊自信自强,需要正确看待自己身上体现的负面情感,善于调节自我,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既不刻意克制,又能理性宣泄,不以外界的负面评价而失去追逐自我的勇气,同时做到善于倾听,善于甄别来自他人的有效信息。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能够改变自我状态,适应周边社会环境,在面对特殊的环境要求时,能自觉应对,不怕困难挫折,培养他们坚韧的人格品质。在实施某项行为时,当发现策略失当,能适时地变换,在某项行为告一段落,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恰当的评判,能适时调控自我情绪,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二)幸福符号的构建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构建正面的社会符號是强化社会向心力、凝聚力与感召力的有力手段,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工具。当前形势下,所谓的“饭圈”文化泛滥,“追星”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偶像失范甚至违法事件层出不穷,“饭圈”乱象对青少年与在校大学生的认知、价值判断、道德观、人生观、幸福观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故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有必要为年轻人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符号,用正确思想滋养青年人。

将高质量的主旋律与正能量影视作品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以观后感、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与幸福观,教会他们以积极进取、自力更生的心态谋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如《中国机长》《哪吒之魔童降世》《长津湖》等优质电影,《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电视剧,让一些制作精良、演艺精湛、饱含思想的高水准、正能量作品充盈网络与影视空间,让责任、感恩、勤劳、勇于拼搏等可贵品质进驻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追逐幸福的动力之源。

提倡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待学生发掘,其中的福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愿望,行为习惯、价值认同与审美取向,囊括了我们在身体、心灵、物质、家庭与事业等方面的美好愿望,孟子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左传》讲“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这种不同于西方宗教式的现实幸福观主张活在当下,孝悌当先,努力奋斗,讲究传承的幸福观能起到扬善抑恶,弘扬美德的效果,正如《易经》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及民间普遍认同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塞翁失马”的典故中可知祸福辩证观,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劝诫中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甚至在传统文化中有“吃亏是福”的观念,从社会利他性与修身养性的理念解读“吃亏”这一现象,不但能改变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也让学生从一个更加全面、动态的人际系统中懂得相处之道。

五、结论

蔡元培曾言:“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地方高校需帮助部分学生培养诸如热情、兴趣、决心、激动、娱乐、灵感、警觉、活跃、力量、自豪、专注、幸福、放松、快乐、安心的积极情绪,构建针对全体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培养课程,培养他们勇于拼搏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乐观向上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生向往;正直善良与宽以待人的社会品质。既关注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消极障碍,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追逐幸福与体验愉悦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昌敬惠,袁愈新,王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02):171-176.

[2] 刘海娟,陈菊,赫子铭.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05):168-173.

[3] 金岳龙,常微微,常鑫,等.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在线学习期间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21(04):574-578.

[4] 林晓桂,徐建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20(11):1682-1687.

[5] 张人上,顾昭明,邱久睿.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8):18-19.

[6] 韩振峰.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人民论坛,2020(23):121-123.

[7] 丁潔琼. 重识高考:应试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素质[J]. 教育学术月刊,2020(09):50-56.

[8] 侯振虎,许晓芳. 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影响[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01):2+54-71+91.

[9] 楚啸原,曾攀,许俏,等. 朋友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与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J]. 心理科学,2021(02):426-432.

[10] 徐岩.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J]. 青年研究,2017(01):47-56+95.

[11] 王艺. 大学生和谐心理教育模式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12-14.

[12] 杨强,叶宝娟. 感恩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2): 347-349+353.

[13] 朱晓文,刘珈彤.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2019(06):106-115.

[14] 姚新华,郑云恒. 90后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85-87.

[15] 卢燕. 基于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职业与教育,2014(02):73-74.

[16] 余传杰. 基于高校党建创新下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路径探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22-23.

[17] 侯振虎,Chieh Li,许晓芳. 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的幸福感——基于内蒙古地区2780名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8(03):87-96+125.

[18] 丁凤琴,王勇慧. “经济贫困”还是“心理贫困”:幸福感悖论新解[J]. 青年研究,2011(02):72-80+96.

[19] 张爱萍. 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相关性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72-80+96.

[20] 康玮. 网络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影响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2):58-60.

[21] 吴九君.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抗逆力、总体幸福感及抑郁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78-188.

(荐稿人:信中贵,巢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愉悦感幸福观幸福感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缺觉与抑郁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