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实验促进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教学路径探讨

2022-05-30杨国宝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学抽象数学实验核心素养

杨国宝

[摘  要] 研究者基于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以数学实验为载体,提出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教学路径,以使学生在手脑并用中体验抽象思维的价值,参与抽象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 数学实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数学抽象包括两个方面: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1]。数学实验以探索数学知识为目的,集行为操作与动脑思考于一体,是发展学生抽象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以数学实验为载体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基本路径,期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人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立足学科素养,感悟数学抽象的价值

数学抽象能力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实验能使学生不断积累抽象思维的思考经验,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生成。

1. 在概念建构中,感悟数学抽象的价值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由于数学概念直指知识的本质,因此数学概念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通过实验操作和数学思考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产生的完整过程,进而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過程,感悟数学抽象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讲到“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喜羊羊和美羊羊分蛋糕的场景:1个蛋糕要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怎样分最公平?学生回答:平均分最公平,每个人半个。教师追问:“半个”在数学中怎么表示呢?从而引出了二分之一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1个圆纸片代替蛋糕展开实验操作,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二分之一。学生先对折,再涂色。教师问道:“为什么要对折?”学生回答:“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两边一样大,这才是平均分成2份。”除了表示1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我们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的二分之一?有的学生说,可以表示1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有的学生说可以表示1个饼干的二分之一;有的学生说可以表示1块面包的二分之一。教师总结道:“不管什么物体,只要是把这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教学中,教师先从具体的蛋糕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表示1个苹果的二分之一,1块饼干的二分之一,一个面包的二分之一,最后使学生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从中抽象出二分之一的本质,完成分数的建构,凸显出数学抽象能力在概念建构中的作用。

2. 在探索规律中,感悟数学抽象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探索数学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规律隐匿于知识的背后,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探索数学规律离不开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往往是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展开的[2]。

比如,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拼接条组成三角形,通过拉动实验充分验证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为了使某个多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添加几根拼接条?请同学们拼一拼、画一画。完成表1。

生1:如果要使四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加1根拼接条(如图1)。

生2:如果要使五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加2根拼接条(如图2)。

生3:如果要使六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加3根拼接条(如图3)。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4:我发现,多边形每增加1条边,至少需要添加的拼接条的数量也增加1根。

生5:我发现,至少添加的拼接条的数量比多边形的边数少3,比如,四边形对应的是1根,五边形对应的是2根,六边形对应的是3根……

师:同学们推测一下,要使七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添加几根拼接条?八边形呢?

生6:七边形至少需要添加7-3=4(根),八边形至少需要添加8-3=5(根)。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7:多边形的边数-3=至少添加拼接条的数量。

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探索规律。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边数与至少添加的拼接条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实验中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为例发现、验证了其中的规律,并通过数学抽象将这种规律推而广之,由此在获得真知的同时,感悟到了数学抽象能力在规律探索中的价值。

[?]二、顺应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抽象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通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感知实验工具和器材,刺激大脑进行思考、分析、比较、抽象与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3]。

1. 操作活动,诱发数学抽象思维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正可谓动手启迪心智,操作拓展思维。数学实验中的操作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验中手脑并用,诱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比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个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拉动A点,完成以下任务:①∠1、∠2都变大;②∠1、∠2、∠3都变大。通过拉动钉子板上的三角形A点,学生发现只要把A点向上拉,就能够使∠1、∠2都变大,但是当∠1、∠2都变大时,∠3就会变小,无论怎样拉动三角形,都不能使∠1、∠2、∠3都变大(如图4)。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调动了抽象思维,逐步感知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或者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固定的。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拉动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验操作,从动作直观到视觉直观,在建立了丰富表象的基础上逐步引发抽象思考,进而得出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由此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2. 概括共同属性,巩固数学抽象思维

概括是抽象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概括往往发生于抽象思维后,没有概括,抽象也就没有意义。在数学实验中,通过抽象和概括,可以把实验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以使抽象思维的成果更加巩固。

比如,讲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出两根长度不同的小棒,然后将其中的一根剪断,得到三根小棒。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剪断的是较短的那根小棒,那么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如果剪断的是较长的那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教师问道:“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回答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一个学生拿起一根最长的小棒和一根稍短些的小棒质疑道:“这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明显大于最短的那根小棒,怎么还是不能围成三角形呢?”教师提示道:“判断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能不能只看一组?”学生分析后认为:“必须把小棒两两相加再和第三根小棒比较。”教师继续问道:“那应该怎样表达我们的结论呢?”学生回答:“任意两边之和都要比第三边长。”有学生补充道:“我认为只要两条较短的边加起来比最长的边长,就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

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形象与抽象交织、观察与分析并存的过程。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想还是实验中的思考,抑或是实验后的概括,都能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实验结论,学生通过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从中剥离、抽象出经验和知识的共同本质,由此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总之,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数学实验的独特优势,着眼于学科素养,遵循学生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在手脑并用中体验抽象思维的价值,参与抽象的过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开雁. 为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搭“支架”[J]. 数学教学通讯,2021(01):23-24.

[2]  刘满杰,李晓惠. 浅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数学教育,2020(Z3):42-43.

[3]  施玲. 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素养的培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6):81-82.

猜你喜欢

数学抽象数学实验核心素养
精致数学概念设计,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在概念形成中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分析
数学教学中隐喻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