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祝正洲沈幼纯
祝正洲 沈幼纯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掌握字音、字形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和基础。识字教学法一般包括:注音识字法、随文识字法、集中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在小学低年段应该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进行教学。本文结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和每一种识字方法的优缺点,探讨识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并结合教学案例,展现每一种识字方法的运用效果,为教师灵活运用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法,识字能力
2022年 4 月,教育部頒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就具体的要求而言,小学低年段的识字教学应多认少写,合理安排识字与写字的量。注音识字法、随文识字法、集中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一、注音识字法
注音识字法是指学生在识字之前,先学习汉语拼音,用拼音标注生字的读音,帮助学生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可以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有人认为,应“让儿童阅读拼音读物,使他们不完全认识汉字前就可以通过阅读扩展他们的知识范围,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从而迅速发展他们的智力”。[1]注音识字法绕开了阻碍儿童早期阅读和写作的障碍,能够帮助儿童利用拼音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写作,自由地表达思想。
在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是学生认识汉字的基础,教师必须认识其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读拼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直接拼读是存在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拼音知识,可以通过顺口溜等方式加深记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以六个带调单韵母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现代技术,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最后复习,默写声母、韵母等,通过教师批改、同学互改等方式及时纠错。同 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进行拼读,以达到熟练的目的。在拼读时,可以按照字—词—成语—短句—长句—篇章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认读拼音的能力。
借助汉语拼音,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字。但注音识字是一个阶段性的识字方法,是充分识字之前的工具。学生一旦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应该丢弃这个“拐杖”。
二、随文识字法
随文识字法的特点表现为“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文识字法中的“文”,不单单指课文,还包括能够根据特定的语境展现课文的知识背景,同时能够把课程标准要求识写的字、词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融知识学习于情境之中,加深学生记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高生字的复现率来加强学生的记忆。这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不仅能减轻学习负担,还能缓解因大量学习生字出现的焦虑情绪。
随文识字法是“识字”与“学文”的有机结合,要实现有效的随文识字,切实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和提高识字的质量,就必须实现真正的“文”“字”融合,具体表现为:字、词、句、文的相互融合;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2]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随文识字法是公认的效率较高的识字方法,教师应明确随文识字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识字负担,提高识字能力。
随文识字法是分散识字的典型教学方式。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运用的主要方法是集中识字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分散识字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往往担心把生字放在课文中教学,会将课文的完整性、连贯性打乱。在组织与进行随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第一步,从文中发现生字;第二步,学习理解生字;第三步,把生字还原到文中。这一过程可以使生字学习始终不离开“文”,这样就不会出现课文教学的碎片化。课文中的生字和课文是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的关系,随文识字教学中要坚持“字” “文”融合的原则,真正实现“文字”与“文本”的相互促进、水乳交融。[3]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生字音、形、义的特点,是有效开展随文识字教学的前提。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时,将“温”“暖”两个生字作为随文识字的对象。学生在读“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时候,遇到了这两个生字。笔者先为学生解决了读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暖”是什么偏旁,你会想到什么?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很容易通过“日字旁”联想到太阳,从而说出“舒服” “温暖”等词语。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基本掌握了“暖”字的形与义。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如果帮助了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心里很舒服,这样的延伸对学生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再回到课文中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文章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文字的含义,必然能读准、记牢、运用这两个生字,也能结合生字读出自己的体会。
教师应该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生字都适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文本中的生僻字、易错字,可能会让学生对文本理解产生错误,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字教学,在学生掌握这些生僻字和易错字之后,再进行随文识字教学,将随文识字教学与集中识字教学结合起来。
三、集中识字法
集中识字法是一种传统的识字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汉字集中起来认识、学习。这个过程是认识和掌握汉字的重要过程。相比于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的缺陷在于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分割感、断裂感。集中识字法是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通常有三种归类形式:从音归类、从义归类、从形归类。[4]集中识字法“以看图识字为基础,以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识字、部首识字以及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5]。集中识字法按照汉字有关规律进行组合归类,使识字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也解决了识字过程中枯燥乏味、任务量大的问题。对比随文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更能满足阅读课识字量大的需求,能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为后续阅读教学减少障碍。集中识字有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开始独立学习识字,教师“必须用较为独立完整的时间,教得多,教得细,是学生初步具备掌握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分析、汉字写法等独立识字的各种必要条件”[6]。总之,集中识字法对汉字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符合文字内在规律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了解汉字造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是低年段识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识字方法。
集中识字法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大量地识字,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识记规律。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研究发现低年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大概为10~15分钟。教师在学生兴奋状态下开展集中识字教学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将成批生字的音、形、义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再顺势教学课文内容,学生能更容易理解课文。“集中识字遵循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认识规律习得识字方法。”[7]通过解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低年段学生在进行生字学习时,容易在形声字部分产生学习偏差。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当中,要以基本字带新的字,通过讲授和练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音、形的统一,让学生在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识字效率。实践证明,用“基本字带新字”的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即由基本字的偏旁部首以及发音规律,展开联想,通过观察和学习进行归纳,逐步掌握相似汉字的读音和用法。集中识字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分类、归纳、对比、整合等意识。
集中识字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本,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也会在识字过程中产生枯燥的感觉,体会不到识字的乐趣。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例如,低年段學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欢乐中牢记汉字;还可以成立学习小组,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还能获得分享交流的乐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能对集中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多媒体能夯实学生识字的基础,扩大学生识字的范围。如二年级下册的《雷雨》课后有九个生字,这九个生字如果不利用分类方法,集中识字很容易走向枯燥乏味。笔者在开展集中识字教学之前将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一起学习生字,每个小组可以自选学习方式,最后,小组再进行学习汇报。组内学习和成果展示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起来,他们积极地参与,唯恐落后。笔者发现,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体现出小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意力高度集中,纷纷建言献策……最后的学习效果也是不错的。在小组汇报环节,有的是通过问答竞猜,有的是通过表演,有的是正常讲解,最后的结果是,大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也为老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实现了教学相长。
随文识字法和集中识字法各有优势,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和兴趣。
四、字理识字法
字理是指构字的理据,也是指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
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搭建科学的识记系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文字和图片放在一起出示,图文对比进行识记。“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后,可以一组一组对应着出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现、简单分析的能力,便于学生形成汉字的整体认识系统。”[8]除了图文对应,也可以从形旁入手教好汉字。“仅就偏旁而言,例如‘月,除与月亮有关,还表示人体部位,是肉的变形,故肢、股、腿、脚、以‘月为意符; ‘四点水是火的变形,故然是燃的本字,蒸、煮、烹 以‘四点水为意符,等等。”[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汉字后面都有故事,特别是象形字。讲解汉字的昨天、今天,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二则》时,生字表上有“牢”这个字。在课件中,笔者呈现了如下内容:这个图示非常清晰地展现了“牢”字的前世今生。最开始是把牛关在一个房子中,所以是“宝盖头”加上一个“牛”。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了现在的楷书。汉字的追根溯源,故事的生动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也借机开展了一次文化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更多的生字,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因文教学、因境教学、因字教学,灵活运用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更多生字,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彬. 阅读课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效果的比较研究[J]. 语文建设,2021(12).
[2]谭海玲. 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关玉琪. 部编本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4]田郁.“集中识字法”在形声字教学中的运用[D]. 重 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5][7]王琰. 集中识字:适合小学低年级的一种识字方法[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0(Z1).
[6]张惠萍. 低年级阅读课文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的对比实证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8]吴月芳. 适度使用字理识字法[J]. 中国教育学刊,2016(S2).
[9]王鹏伟. 从象形特点和构形规律看汉字教学策略[J]. 语文建设,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