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谋划 知行合一 广东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05-30肖建忠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修广东省课程标准

肖建忠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否能够有效贯彻落实不仅事关能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还关系到整个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目标与定位,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广东省及早谋划,抓好顶层设计,坚持从“知”(认知)到“行”(教学行为)的行动准则,从7个方面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到实处。

一、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及早做好谋划工作,建立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一环。2018年初,为配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在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的指导下开始了谋划工作,成立了以市、县(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的深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核心工作组,对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后,针对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落实问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建立了“省—市—县(区)—镇(街道)—校—师”的纵向衔接体系和“培训—教学实践—氛围营造”的横向连结体系,明确了纵向各级责任和横向连结内容,从“知”到“行”帮助体育教师落实《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二、强化培训,实现全员参与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行为是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握其精髓是落实工作的关键所在。为配合《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对省内市级体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培训,并要求各市、县(区)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实施《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开展区域性全员培训。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开展各类省级培训研修活动超过9次,线下、线上参训人员均超过2000人次,实现所有县(区)至少参加过1次省级培训,为各级教研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精神打下良好基础;各地市举办市级教研员、高中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活动达到100余次,保证全部高中骨干教师至少参加过1次市级培训;各县(区)举行各类培训研修活动达到500余次,实现高中体育教师的全员培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将“知”转变为“行”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广东省下一阶段将继续加强培训工作,并以《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作为培训重点,确保将其理念与要求落到实处。

随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东省将坚持省级以体育教研员为主、市级以体育组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县(区)级以全体体育教师为对象的培训原则,5年内每年开展市级体育教研员培训研修活动不少于5次,各市、县(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片、分层培训,确保每名体育教师3年内参加不少于1次的培训研修,切实做到将《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与新课程方案入脑入心,为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示范课例,树立课堂教学标杆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知”层面的理念、要求转化为教学实际行为,对部分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为更好地帮助体育教师将《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主动作为,强化培训研修的同时,通过打造示范课例并进行教学展示等方式,为各地体育教师提供教学范例参考。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打造了超过100个示范课例和活动案例,通过“粤教研走粤东西北精准扶贫”、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南方教研大讲堂等活动形式,将示范性课例展示给一线体育教师,帮助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此外,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将建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示范课例修订组,对新时代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深化研究,并计划打造不同学段、不同水平的教学示范课例400余节,供各地、各校进行观摩交流和研讨学习,强化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的同时,切实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要求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体育独特育人作用。

四、开展展示活动,引领课堂教学导向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高中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广东省教育厅始终非常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各市、县(区)、镇(街道)、校开展教学教研、遴选活动,一方面促使参加活动的教师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加强区域、校际和个人之间的交流,实现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自2000年开始,广东省坚持每2年举办1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活动,现已连续举办了11届。在今后的教学展示活动中,组委会计划组织专家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体育教师落实课程方案。从近几年教学展示活动的情况来看,各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水平越来越高,课程理念也逐步得到落实。下一步,广东省将继续围绕新课程方案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活动的引领、交流与借鉴作用。

五、通过专项课题研究,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引导教师从“盲目教”向“科学教”转变的重要手段。为加深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理解,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引导体育教师不断思考、探索、学习、总结和提升,帮助体育教师解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随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基于其内容的课题将成为未来几年关注的热点。今后5年,广东省将继续围绕《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实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先导作用,确保将《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落到实处。

六、利用教研基地力量,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相关精神,广东省教育厅在2020年建立了深圳市、汕头市、东莞市、韶关市、佛山市、湛江市6个体育教研基地(小学、初中、高中各2个)。未来,广东省将以教研基地为工作平台,全面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前瞻性的优秀成果,并进行全省推广,带动广东省中小学体育與健康课程健康发展。

七、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加强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宣传,形成新的课程改革氛围,是促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的重要一环。为此,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非常重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宣传工作,利用举办会议、培训研修活动、线下(线上)研讨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帮助体育教师正确认识并理解《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涵,促使体育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和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这一阶段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全省教研部门将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继续遵循科学规律,加强内涵解读与宣传,通过全员培训研修、打造示范案例、送教下基层等方式努力探索与实践,全面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发展,为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研修广东省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