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耦合体系构建路径

2022-05-30徐靖胜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构建途径

徐靖胜

摘  要:当下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是家庭教育淡化、社会教育缺位,导致学生人格品质发展和人生职业规划出现偏差。综合运用一切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连接与配合,是当前教育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综合教育;耦合体系;构建途径

当下教育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长期待孩子“成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于孩子的学业水平发展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仅依靠学校教育这一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必须将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各教育要素形成合力中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教育缺位,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下家庭教育的缺位,会使学生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欠缺重要基础。家长的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交流和相处的时间过少,使孩子接受家庭教育、感受家庭温暖的机会不断减少和弱化,同时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成人教育”。这些都弱化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也是当下学校教育中出现学生难管、难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 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影响学生长远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养发展,学校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与提升,但是过分关注升学率,导致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忽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社会教育难以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社会教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是当前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学生成长中都过于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社会教育。学校虽然每年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几乎全部安排在假期由学生自己完成,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既没有参与,又没有指导,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学期内,学校更是很少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学生的社会教育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职业规划,是学生成长的必要环节。但现实往往是,学生的社会教育强调在嘴上,落实在纸上,学校和家长以学生的成绩为名,错失了学生成长的良好机会,使社会教育成为空谈。

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耦合体系的构建

1.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在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社会教育的难以实施,主要原因是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成才观的认识不正确。因此,我们要先改变学生的成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各阶层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学校教育只是学生的基本常识教育,学生应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快速掌握工作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自身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

2. 多种途径倡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每位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家庭教育的实施措施不尽相同,使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而学校拥有教育实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拥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研究能力,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做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实施措施,并在家校互动中与家长交流探讨。另外,教师还应该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形成一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成果,实施多渠道宣传和引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长中的地位。学校可以在每年考试之后组织的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教育思想的引导和教育方法的指导,尽可能提高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认识的重要性,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完成家庭“成人”教育,为学校“成才”教育做好应有的铺垫。

3. 搭建社会教育实现桥梁

学生要成为有用的人才,要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从小认识社会,并积累相关经验,是提高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学生要认识社会,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从学校和家庭通往社会的桥梁。学校应该主动联系当地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了解社会。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企业参观工厂生产线,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社会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当下的教育过于重视学校文化课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成才观,强调家庭教育,搭建社会教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耦合体系构建路径研究(GS[2020]GHB1389)。

参考文献:

[1]吴海霞. 让良好的家庭教育伴随孩子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2]陈富坤,吴易雄,陈佳. 论社区教育政策体系优化[J]. 成人教育,2020,40(10).

[3]赵雅洁.“互联网 +”时代家庭、学校和社会合成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5).

猜你喜欢

构建途径
当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
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国小说英译译介模式构建探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原则与途径探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高校学习型社团对学风的影响及其构建途径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途径初探
浅谈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于高中数学建模思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