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信息技术,让班级管理更有实效性

2022-05-30何苗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实效性班级管理

何苗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班主任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教学实际需求,将班级管理与信息技术密切融合,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班级管理;信息技术;融合策略;实效性

班主任工作可谓是纷繁琐碎,这是由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决定的。在班级管理中融合信息技术,使班主任有效地管理班级,将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笔者立足时代背景,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总结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旨在启迪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深入思考。

一、借助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养成良好习惯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笔者借助班级优化大师这款软件,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加德纳认为,每名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对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而多元化的班级管理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非凡。

在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时,笔者设定了“眼保健操”“中午就餐”“课外活动”“大声朗读”“书写工整”等多维度评价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响亮朗读,笔者就及时点击“大声朗读”;学生在课间捡到物品,就及时点击“拾金不昧”;等等。另外,学生的做操、背诵、作业等情况也能及时以鼓励性的语言记录下来。为了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除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团体成员的行为表现。班级优化大师软件能够实现班级管理的量化和学生评价的过程化,其与传统的纸质量化评价相比,更具易保存、记录快、效率高的特点。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后,班主任面对班级管理工作便不再烦琐复杂,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减轻了其工作负担。

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分为教师端和家长端两种,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点评完学生后,可以把点评结果发送到家长端。班主任还可以一键导出班级报表,实现家长同步预览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这样的功能,也便于家长及时总结与反思家庭教育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好及时调整。如此,在无形中班主任也发挥了班级管理中的家长助推力。

班级优化大师软件既有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又有效填补了终结性评价的死角。它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表现的欲望,将意识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

二、发挥微信沟通功能,促成家校联动

“互联网 + 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大趋势。微信以其便捷性、超时空性等特性,备受家长和教师的青睐,有效促成了家校联動,形成教育合力。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支撑系统,缺一不可。在传统的沟通方式下,家校之间存在着交流的壁垒。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群的作用,使其成为具备正能量的服务家校沟通的优质平台。

家校合作,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由于家长都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所以笔者除了发布一些学校通知、作业通知、温馨提醒外,还常常把学生优秀的作业、参加的活动和获得的荣誉等值得称赞的行为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分享到班级微信群里,这样既能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方面,又能让家长看到其他孩子值得学习的方面。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笔者也会及时通过微信与其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让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当然,学生在家庭中各方面的表现,家长也会及时反馈给教师。通过家校合作,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其教育能力,这样在无形中也会推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笔者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定期与家长分享教育资讯,促进家校合作。例如,针对学生青春期阶段,笔者给家长分享了关于青春期亲子沟通技巧方面的文章;在流感频发季节,笔者也会分享流感预防及治疗的专业方法。笔者相信,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班级微信群,约定群规并达成教育共识,会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一起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搭建班级公众平台,提高管理实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圈。班主任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班级公众平台,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1. 班级文化的阵地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通常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班级黑板报、文化走廊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而软文化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良好的软文化建设会促成班级个性发展、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的形成。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为班级注册申请了班级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并在公众平台上发布了征集“硬文化”的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一个个奇妙的想法涌现出来,如慧墨雅韵、梦想之花、书香致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温馨的学习环境。“软文化”的建设亦是如此。笔者在公众平台上发布班级制度,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班级民主投票最终确定。这一过程能真切地让学生感知、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建设者,营造出“人人为班级”的良好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

2. 学生展示的窗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因此,班主任要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充分肯定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业进步。于是,班级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学生展示的窗口。每次的班级活动、每周的“综合表现之星”、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等都将在班级公众平台发布,以此来展示班级的活力与文化,让榜样引领成长落到实处。

另外,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笔者还将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与教学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与延展。例如,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单元美文佳作、每日优秀随笔,统一归纳到“妙笔生花”栏目,以电子班刊的形式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上向学生展示。这一做法打破了课堂展示的时间限制,学生也因被关注而体会到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又如,为了让古诗词浸润童年,陪伴学生成长,笔者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享古诗词,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诗词风韵”栏目中,提升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促成了班级“乐学互学,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 情感传递的纽带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的接触过程,而沟通的“桥梁”则是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班主任可以抓住“师生情感的纽带”——班级微信公众平台,让班级管理成为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

班级微信公众平台除了能够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展示学生风采等功用外,还能增进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谊。例如,笔者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专设了“星语心愿”栏目。在母亲节、教师节等温馨节日时,学生可以借助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向母亲、教师传递心语,以多种形式送达最真挚的祝愿;当学生生日时,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电子贺卡,附上教师的期盼和同学的祝福,一键送达,情谊浓浓。这一实践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渗透,以情传情,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关怀、班集体的温暖。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信息技术为班级管理所用。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探索,创新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徐丰. 微信公众平台助力班级管理信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

[2]刘春芳. 浅谈班级微信群的利与弊[J]. 小学教学研究,2018(36).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实效性班级管理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