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2022-05-11赵平平王国颖李惠王振华李淑华
赵平平,王国颖,李惠,王振华,李淑华
(1.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2.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右股内侧皮肤肿块3个月”,于2020年9月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股内侧出现单发皮肤肿块,直径1 cm,表面光滑,无疼痛,未治来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类似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各系统查体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右股内侧可见1个直径约1 cm的皮肤结节,中央及周围散在紫红色斑,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见图1。
图1 患者皮损照片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均正常。
组织病理:(右股内侧皮肤)肿瘤位于真皮内,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旋涡状,见图2。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 Vimetin(+)、细胞分化因子 CD34(+)、B 淋巴细胞瘤 Bcl-2(+)、核抗原 Ki-67指数(15%)、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 Desmin(-),见图3。
图2 皮损组织病理图片
图3 免疫组化图(×100)
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
治疗:于“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予以手术切除治疗。随访中,目前无复发。
2 讨论
DFSP是一种罕见的,惰性的皮肤软组织肉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少于0.1% ,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少于1%[1-3]。这种肿瘤最早由Darier等[4]于1924年描述,后来由Hoffmann[5]于1925年命名。在临床上,其是一种生长缓慢,局限性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男性稍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中年。表现为隆起硬固肿块,其上发生多个结节,呈淡红、青紫色。损害逐渐增大,并可融合,有时呈多叶状,表面稍光滑,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个别有轻度或中度疼痛。通常为单发,好发于躯干,常见于前胸,其次为四肢[6]。DFSP的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免疫缺陷。17和22号染色体易位t(17;22)(q22;q13),导致PDGFB基因与COL1A1基因融合,COL1A1-PDGFB嵌合基因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产生成熟的PDGFB,激活PDGFB受体途径,刺激诱导肿瘤形成[7]。此外,还报道了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过表达与DFSP的发生有关[8-9]。在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也有发生DFSP的相关报道,包括X连锁性丙种球蛋白血症[10],腺苷脱氨酶缺陷型合并严重免疫缺陷[11],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12]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13]。另外,怀孕可能增加DFSP发生的风险[14]。
根据本例患者皮损为单发皮肤肿块,直径约1cm,表面光滑,无疼痛,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故诊断明确。临床上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皮肤纤维瘤:可自然发生或有外伤、昆虫叮咬史,体积较小,很少侵及皮下层,瘤细胞车辐状排列不如DFSP典型均一,一般不见核分裂。②纤维肉瘤:肿瘤多位于深部组织,组织病理表现为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无典型车辐状结构,可资鉴别。③梭形细胞脂肪瘤:组织病理表现为成熟脂肪细胞和形态一致的纤细梭形细胞组成,境界清楚,间质有粘液变性,可资鉴别。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还有辅助疗法,包括放射疗法和靶向疗法。建议在前5年中每6个月进行1次定期监测,然后在切除后每年1次,以监测潜在的复发和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