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

2022-04-29李森

教育视界(智慧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

摘 要:“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教学时,应从课标、需求和教材出发,明确跨学科主题,在情境中开启学习之旅;依据对准核心目标、重视内在关联、突出学科特质等要点,设计跨学科任务,在实践中驱动创新;通过评价量表和总结反思等,实施精准评价,在反馈中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情境;任务;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将跨学科学习纳入语文课程内容,并且对跨学科学习的定义、学习内容和教学建议作了具体阐述。早在2020年,我们就开启了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下面我将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从情境、任务和评价三方面出发,谈一谈认识和做法。

一、情境设计:以学习主题为引领

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具备两大特质——“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引领”。跨学科学习,源于生活,服务生活,指向引领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发展学生面向生活的能力。这提示我们情境设计要紧密联系生活。但生活只能为情境提供外壳,情境的内核则由学习主题决定。所谓“学习主题”,是指学习的中心题旨,往往以最简洁、最概括的方式回答跨学科学习“分析什么、解决什么”的问题。对跨学科学习而言,学习主题起到了引领、定向、制约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明确学习主题,再根据学习主题,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总的来说,学习主题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

(一)从课标出发

关于不同学段跨学科学习的主题,2022年版课标的表述非常明确。认真研读之后,我们将课标中涉及的学习主题分为四类。第一,观察记录类。主要在第一学段,内容为养护绿植或者小动物,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第二,创意设计类。第二学段有创意设计校园活动。第三学段有策划参观考察活动方案和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第三,活动体验类。第一学段有爱图书、爱文具、爱学习等;参与节日和风俗活动,留意文化现象。第二学段有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寻日常生活中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积极参加文化主题活动。第三学段有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第四,调查研究类。主要在第二学段,内容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不同学段的学习主题各有侧重,相应学习要求呈梯度进阶、螺旋上升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第一学段以观察记录和活动体验类主题为主,第二、三学段以创意设计、活动体验和调查研究类主题为主。第二,随着学段的递进,学习主题有所变化。整体的趋势是活动的场域越来越开阔,内容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以第二学段创意设计类主题为例。2022年版课标要求第二学段应“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结合这一要求,我们在四年级开展了以“创意故事会——我是小小设计师”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该活动鼓励学生大开脑洞,拒绝千篇一律的故事会,创意设计故事会的环节、内容和组织方式等。依据这一主题,我们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读了很多神话故事,近期学校将要举办一场创意神话故事会,并把设计活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四年级同学。让我们结合科学、艺术、信息科技课上学到的知识,创意设计活动环节,发挥自身特长开展活动吧!”这一情境交代了故事会活动的缘由、主题和学习要求等,贴近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设计和参与的积极性。实践也证明,学生一听到要设计故事会,而且可以自主设计活动流程,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希望自己能够为活动贡献金点子。

(二)从需求出发

跨学科学习倡导从学科逻辑走向生活逻辑,学习主题确立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需求。日常生活中,学生必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跨学科学习应该关注这些问题,进而确定适切的学习主题,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比如,一年级学生心智尚稚嫩,总是丢失文具,针对学生提升文具整理意识的需求,我们就可以开展以“我是文具小管家”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同时创设情境:“小朋友们,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快打开你的文具盒,好伙伴们是不是正干净、舒适地躺在那里呢?还是歪七扭八地散落着,甚至已经丢失?快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好伙伴,做合格的文具小管家!准备好了吗,马上行动起来吧!”这一学习主题及情境引导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梳理、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学习整理方法、记录整理过程,增强学生爱护文具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定时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或生活需求,还可以依据学校活动开展的需要,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比如,每年五六月份,周边幼儿园会组织大班小朋友参观小学校园,提前了解小学生活。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的主题活动,同时创设情境:“今年9月,幼儿园大班的弟弟妹妹们即将踏入小学校园,开启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为帮助他们提前了解学校环境,近期,我校将举办一次‘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跨学科活动,由四年级的同学带领幼儿园小朋友游览校园。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学生在情境的感召下,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为了让这次活动顺利进行,他们也纷纷献策、贡献智慧。我想,这便是跨学科学习的魅力所在,一个个基于需求的主题和情境,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

(三)从教材出发

统编教材的人文主题往往涉及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科技等领域,贴近学生生活,启迪学生思索。其中,有不少主题可以嫁接至跨学科学习中来。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一人文主题极具辩证意味,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表达,它召唤学生思索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也召唤学生行动起来,像爱自己一样爱自然。而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所传递的人文主题,则是对这句话的具体呼应: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分别以“大地如此俊美”“地球充满危机”为主题;略读课文《青山不老》和《三黑和土地》分别以“守护创造奇迹”“全身心耕耘大地”为主题。从引导学生感受大地之美,到领悟大地之痛,再到榜样示范,呼唤学生像八旬老人和三黑一样,用生命守护大地,用行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奇迹。依据这一单元的编排,可以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为“保护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并据此创设情境:“塑料盒、塑料碗、塑料瓶、塑料袋……这些塑料制品广泛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健康、对我们的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最近一个月,请同学们调查周围的塑料制品,看看它们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同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倡议书,参与班级‘倡议书宣讲比赛,我们将选出‘最佳倡议小组,期待同学们都能写出一份有力量、有影响的倡议书。快快行动起来吧!”这一情境以学习主题为引领,联系了社会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意义感。

二、任务设计:注重整体性与语文本体性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可见,跨学科学习任务也应具有整体性,是指向核心目标的、相互关联的系列任务。同时,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注重语文的本体性,在引入跨学科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还是以“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为例,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本次跨学科学习按照从准备到实践的设计思路,由设计路线、充分准备、汇报成果和创意实践四大任务组成,共同支撑学生带领幼儿园弟弟妹妹游览校园的活动。其中,每一个任务又由两三个学习活动(即子任务)组成。2022年,我们成功举办了“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活动。活动中,四年级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游览路线图,带领弟弟妹妹们游览了学校的代表性景点,如露天舞台、陶行知像和紫藤走廊等,还参观了体育馆、音乐教室、图书馆和美术教室等场所。学生化身为校园小导游,时而贴心引导路线,时而用心维持秩序,时而声情并茂地介绍景点。

这次跨学科学习活动效果显著、反响热烈,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运用艺术、信息、科技、体育等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完成了导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发展。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任务的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下面,我将结合这一案例,谈谈任务设计的几个要点。

(一)对准素养目标

从横向看,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紧扣跨学科学习的素养目标,增强向心性。依据2022年版课标的年段要求,以及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的具体要求,我们确立了“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跨学科学习的素养型目标:

1.通过调查、询问等方式选择典型景点,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培养对象意识,发展梳理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的能力。

2.通过观察、询问、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景点,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的特点,准备景点解说词,解说时做到表达得体、介绍清楚、突出特点。

3.运用道德与法治、科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创意设计“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的活动流程、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实践创新能力。

其中,任务一主要对准目标一,任务二对准目标二,任务三、任务四对准目标二和目标三。目标为任务指明方向,明确了每一个任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保了任务设计有的放矢。

(二)重视内在关联

从纵向看,任务与任务之间,则要有内在关联。上述四个任务,就任务本身而言,从路线设计到学习介绍,到分工演练,再到具体实践,符合活动组织的基本流程;从学生角度而言,遵循自主思考到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到实践创新的学习路径;从教师角度看,遵循从指导到放手的教学逻辑。四个任务形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任何一个任务都不可或缺。缺少任务一,则学生不能设计出适切的游览路线;缺少任务二和任务三,不仅错失了小组与小组互相沟通、彼此碰撞的机会,也会导致演练不足,无法充分预估临场出现的各种问题;缺少任务四,只有预设而没有实践,终究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不仅如此,每个任务的子任务也具备内在关联,比如,任务一的三个子任务,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任务一的完成。整体性的设计,使各个任务以及子任务形成合力,共同保证实践成效。

(三)突出学科特质

语文跨学科学习,需要借助数学、科学、艺术、道德与法治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归根结底,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因此,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时,要牢牢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整合跨学科内容、方法和资源,服务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例如,在任务二中,我们始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校园建筑的相关信息,并根据交际情境和幼儿园小朋友的具体特点,有条有理、突出重点地介绍。这是对语文学科本体性的回应,也因此该任务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特质,着眼学生表达、交际能力的提升。当然,我们也鼓励学生或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面积,或运用科学知识介绍桃园,或吹奏陶笛,或展示武术操,有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巧妙运用,学生的介绍显得有声有色。

三、评价设计:注重精准性与发展性

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评价。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评价应着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注重评价的精准性与发展性。

(一)研制评价量表,精准反馈学生表现

评价的精准性,依赖评价量表的研制。教师要紧扣跨学科学习目标,精准研制素养导向的评价量表。在设计时,还要注意将评价项目细化,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引。以任务一为例,我们从地点选择全面、地点选择有代表性和路线设计考虑安全等三个维度评价各小组的路线;每个维度又分为不同的指标,每项指标分三个星级,每个星级以具体可感的数量词描述标准。这份评价量表(见表1)表述清晰、操作性强,让学生在落实跨学科任务时的表现,能得到精准且专业的反馈。

评价量表的持有者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持有量表,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评价学生表现。当然,如果量表持有者仅限于教师,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还要开放评价量表的使用,将其分享给学生。通过评价量表,在学生的脑海中植入跨学科学习的表现图景,为学生高质量的学习表现提供量化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也有助于学生明确表现方向,知晓表现尺度。

(二)开展评价活动,指向学生发展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022年版课标指出:“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在学生完成系列任务之后,有必要展开一些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全程表现,寻找优势,反思不足,明确今后的改进方向。

当然,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把评价活动办成教师的“一言堂”“指导会”,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话题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人。比如,可以“我最自豪的一幕”“他(她)真值得我学习”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我表现和他人表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同时树立自信,树立榜样,为今后的学习蓄积更多的能量。

(李森,江苏省南京市陶行知学校,邮编:210019)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护患情境会话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