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29张福英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张福英

摘  要: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常常被忽视,作文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写作过程指导缺失、写作脱离阅读,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迫在眉睫。语文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研学情,定教法;及时更新写作观念,创新写作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作文教学对策;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写作课时数被无限压缩,甚至出现了没有写作课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观念被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所“推崇”。写作教学几乎是在期末复习阶段来完成,其教学内容也仅仅是教章法,教考试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一个“大项目”,效果不会太好。教师抛出题目,学生练习,教师批改并做简单反馈,即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学生学业繁重,学生的阅读局限于课本,课外积累少。忽略写作与阅读联结。久而久之,写作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教与不教一样,学与不学一样。学生不愿意写、没内容写、不会写,教师害怕教、没法教、甚至直接不教。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缺失写作过程指导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写作教学仅仅是评改教学。教师根据写作任务,抛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并做简单反馈,忽视写作过程指导。评改教学重视学生“好词好句”的积累,写作有“悟性”的学生能灵活地把“好词好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写作。部分学生却变得不会说“人们听得懂的话”,写作变成了堆砌华丽辞藻的“工程”,违背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写作理念。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写作教学主要是范文标榜,致使学生“机械生成”写作内容,作文内容“陈旧”“俗气”,没有个性,缺乏创造活力。如此,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局外人”。写作过程得不到及时、具体、有效的指导。

评改教学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不考虑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实际困难。这种写作教学是审题教学和评讲教学,审题并按要求作文,学生的心理和表达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评改写作重结果,忽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王力教师说:“文章写不好,不只是书读得少,而是逻辑有问题。”学生文章写不好是缺乏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最明显的是写作活动,炼词炼句都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写作教学应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关注写作者的思维发展过程。学生写作时应给予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指导。

(二)写作脱离阅读

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剥夺,阅读基本上停留在教科书里。学生把“业余时间”用于“艺术特长”,在校外参加各种培训,为考入大学准备“敲门砖”。语文课本的阅读容量远远低于学生的阅读需求,课本提供的仅仅是个“例子”,而仅有“例子”是不够的。从“写”的要求出发,若仅仅靠模仿某篇“例子”,“读写结合”效果是有限的。对写作有“悟”的学生,是不会满足于教科书里有限的阅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各种渠道搜集阅读资料,然后择时阅读。然而,社会却出现了一种“怪象”,学生的阅读竟得不到支持,教师打击,家长反对。

“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没有对作文教学进行分编,而是将作文知识作为依附,安排在阅读篇目之后,单独设立一个单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把作文知识安排在阅读单元后,独立成一个单元,即表达与交流单元。这个单元孤立于阅读单元,作文知识与阅读知识没有很好地衔接。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为例:在表达与交流单元,有四个作文知识训练点,分别为“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和“写事要有点波澜”。编者分别给四个训练点找了一些范文素材,试图用这些范文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写作。然而这个单元对作文知识的讲解是模糊的,实际运用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味,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语文教师应重视写作与阅读的联结。阅读吸收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为写作训练奠定基础。阅读输入,写作输出。写作与阅读联结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写作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与阅读联系密切。广泛阅读,不一定写好文章,但不阅读一定写不好文章。阅读提高学生“悟”的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写作信心,促进写作。

二、高中作文教学对策研究

(一)写作过程指导路径探究

1. 写作准备阶段指导

(1)立足课堂,利用教材原生价值。采撷诗词名句。课本中的古诗文是一座艺术宝库,许多经典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珍珠。积累诗词名句,适时地运用于写作,增加文章的“美”。点击历史人物。课文中出现的典型人物,以及他身上的典型事件反映的典型意义,可结合自己体验,灵活地运用于写作中。

(2)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调查他们的阅读情况及阅读书籍种类。基于学情推荐适合这个学段的书籍,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阅读完采取自愿方式分享阅读成果。可采用多种方式展示读书成果,例如读书笔记、读书报告,读书心得等。教师及时对读书成果进行指导,肯定学生阅读价值。

(3)生活体验积累。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并非如此,缺少善于观察的眼睛罢了。教师可借助学校这个熟悉的环境,刺激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积累生活经验。例如:让学生描写校园一角。或叙述上学路上所经过的路段,这些路段有哪些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住着些什么人等。这些简单的发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刺激学生观察,有生活体验积累。

(4)寻找契机,激发写作动机。在课堂与课外寻找写作契机。课堂上,若某个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写作,且已建立写作动机,可做简短作文训练。以《再别康桥》为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想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愿意写,不怕写。

2. 写作实施阶段指导

(1)课堂“炼”作文。把“写什么”“怎样写”具体落实。语文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学情确定一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设想写作内容,拟出写作提纲,理清写作思路,学生进行写作。无论是课堂写作,还是课下写作,学生写作过程应给予一定的指导。课堂写作时,教师要及时跟踪发现学生写作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愿意写,知道写什么。“一写一得”,在精不在多。假设素养目标是联想和想象的培养。以《再别康桥》为例,结合生活体验想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柳”这个意象是生活中客观存在,能够直观看到的。“金柳”学生理解可能就有些困难,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理解“金柳”的内涵。“夕阳”“新娘”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结合生活体验来表达。语文教师在学生写作练习中提供有效指导,缩短学生写作路径,提高作文教学时效性。

(2)课堂“谈”作文。教师每学期选择几节课来专门“谈作文”。教师首先明确一个作文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谈,“一课一得”。例如:第一次讲“选材”,第二次讲“表达”,第三次讲“审题立意”,当堂讲当堂练。这里需要注意,作文知识点讲完,学生练习时,教师不能“巡视”或“现场指导”,避免对学生造成干扰,影响学生专注力、思维活动。学生练习出现的问题可等学生全部写完或评讲作文时来“点拨”。另外一种“谈作文”方式,课堂上不讲评作文,不安排写作任务。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一个中心话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在讨论中学写作,促进思维发展。

3. 写作后阶段指导

(1)作文评语有效指导。评语尽量少而精,有针对性,让学生“够得着”。例如:学生的作文符合写作要求,在某方面有创造、有突出表现,或有缺陷,写上一两句话既有鼓励也有提醒注意的话语就行。每次作文针对一个点指导,“一改一得”。

(2)“面批”有效指导。“面批”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是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能够看到教师这个特殊“读者”阅读的整个过程,观修改示范,明白不足处,从而进行有效修改。

(3)佳作示范,互相取“经”。教师推选写得好的文章,班级同学进行大众点评,投票选择“佳作”贴于班级文化墙,定期更换,同学间互相学习。或者让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分享写作经验,教师对写作经验进行点评,取其精华,肯定学生写作。

(4)学生走进评作文现场。换个角度,换个思路。课堂上随机抽取一份或几份作文,全班同评。学生站在教师角度思考评作文标准。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解读作文题,分解写作任务,对作文进行点评。从评中学写作,学到悟到方能得到。

(二)写作与阅读联结路径探究

1. 群文阅读激写作

近年来,群文阅读成了一个“热题”。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材料的吸收与积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推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基于这个学习目标选择多篇文章进行阅读,读完后用书面语言呈现读书成果,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反思后对书面语言进行整理归纳,教师介入,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对读书成果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写作。

2. 课外阅读促写作

研学情,定读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差异,阅读不要求学生都有“统一认识”。允许并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尽可能让学生的阅读得到肯定,从而有机会激发写作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读散文,有的喜欢读诗歌,有的喜欢读小说等。同样是小说,学生的选择也有差异,有的喜欢古典小说,有的喜欢现当代小说等。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教师作“是非”价值导向。

缘课标,择书目。教师研读课标,“挑选”课标推荐书籍,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或者教师学生同读一本书,互相分享阅读体验。

3. 语文教材引写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与交流单元,四个作文训练点与前面的阅读单元知识点联系密切,可将阅读单元与写作单元联系在一起进行联络教学。例如:表达与交流单元的第三个训练点“写人要凸显个性”,可与阅读单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联络教学,文章从梁任公的着装、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凸显了他的个性,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写作。“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可与诗歌单元联络。例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笔下的景物如诗如画,这些景物在现实世界里一定触动过诗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语文教师搭建好阅读单元与写作单元的桥梁,阅读介入写作,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写作实践。“写人要凸显个性”可与文言文单元联络。《鸿门宴》《荆轲刺秦王》中运用矛盾和细节等方法凸显人物个性,教师可结合知识点的讲解介入写作,读写结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没有单独设立作文单元,从表象看似乎是淡化了写作知识。实则是编者有意识地把写作介入阅读单元,阅读与写作联结。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写作训练点就与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结。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关于劳动,课文报道了优秀劳动者的事迹,教师在讲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来讲,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也唤醒了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经验。趁热打铁,随后把单元学习任务四的写作落实到学生作业中去。巩固阅读知识点的同时又加强了写作训练。

三、结语

作文教学的缺失是当下中学教育的顽疾,有效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协调配合。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同角度出发,调整原有的作文教学模式,打破固有思维,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辛欣.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时代教育,2017(12):12.

[2]王栋生.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2.

[3]王文松. 高分作文养成策略[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周梦雪. 统编本教材背景下的初中写作过程指导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快乐教育”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社会化视域下对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探讨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
体育应试教育改革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