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2-04-29王彩兰
王彩兰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学生接受更为自然,教师适时做好任务设计和组织,督促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利用任务进行深度研究,都能够带来更多学习内驱动力。任务驱动与学科教学高度契合,设计任务最为关键,学生主动进入到任务操作环节,能够自然形成学习成长点,在深入研究探索中建立学科核心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一、设计任务,激发生本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深度分析,对学生学情做全面调查,设计出一些适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探索中展开学习和研究,其调动作用会更为突出。
如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师在导学环节,推出观察任务:观察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几何体,如何做出分辨?列举一些实例做具体介绍。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观察和分辨。教师对学生观察情况做判断,适时展开对话交流,对几何体的形状做分辨。学生开始列举案例:课桌面是长方体,对边长度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魔方是正方体,所有的边都相等,所有的面都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教师监督任务的完成,适时做出信息反馈,对教学程序做出适合的调整,要求学生刻意寻找身边的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球体等几何体,做现场介绍和交流。学生继续行动,对相关几何体做进一步研究,学习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设计任务展开驱动组织,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探索的机会,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任务设计是比较适合的。学生寻找身边的几何体,任务难度不大,学生积极响应,自然能够顺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做详细分辨,从边、角、面等方面做介绍,促使学生对这些几何体特征有了全新认识。教师利用任务做驱动引导,获得不错调动效果,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也有一定帮助。
二、投放任务,调动生本探索思维
教师任务设计之后,需要精选投放时机,以便发挥任务驱动效果。课堂导学环节、重点难点攻克环节、课堂训练环节、延伸实践环节,都属于任务驱动最佳时机,教师适时做出任务投放,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对教师设定任务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教师要对任务要求做细化设计。如教学《绝对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先利用数轴引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然后通过计算、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绝对值的性质。在课堂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推出游戏学习任务:我们现在做一个“点将游戏”:第一个同学随意说出一个有理数,然后指定第二个同学说出这个数的相反数,第二个同学回答之后,再随意说一个有理数,再点其他同学回答,以此类推,看谁出现判断错误,谁出错要接受惩罚。学生对游戏规则有了清晰了解,都能够主动进入到活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做快速接龙操作,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展开游戏活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一个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将任务融入到游戏之中,学生参与热情极高,训练效果逐渐呈现出来。数学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个性化,如果能够做好对接,其训练程序会顺利打开,训练效果也会更高。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够引导学生自然展开数学思考和互动,这样的设计就是有训练价值的。学生对游戏化学习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要有学情调查意识,针对性展开设计,让学生在创造性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
三、分析任务,理清生本思维路线
教师投放任务后,要组织学生对任务做前期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任务核心,形成更多应对之策。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教师在关键时刻做出引导和解读,对任务设计目标、设计方向、设计方法等内容做解读,无疑能够为学生顺利进入任务驱动学习环节创造良好条件。
在教学《有理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列举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做分类判断,说说这些数字概念的内涵。如整数、分数,对这些数字做分类分析,最终推出有理数的概念定义。学生开始对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等概念做对应解析,逐渐理清有理数分类,对其概念有了一些认识。为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教师设计了知识抢答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投放的问题,或者直接作出是非判断。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环节,教师将抢答问题和内容做梳理,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做贯穿思考,逐渐理清学习路线。在课堂抢答环节,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教师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会主动响应,调动学习旧知参与新知学习活动,在知识对接中完成学习思维的升华和成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更多责任感,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调动,能够形成丰富学习契机,只要任务布设清晰,要求科学,其组织效果值得期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从任务布设角度做活动组织,其助学效果显著。
四、执行任务,强化生本感知体验
任务执行环节,教师要跟进观察和指导,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全面评估,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反应。学生进入任务驱动环节,关涉到合作小组建立、任务分工、交流互动等更多执行问题,教师及时做出干预,对学生学习情况做监管,对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做辅助,都能够确保任务执行效率。
学生进入任务执行环节,教师需要跟进观察,对学生任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助,确保任务顺利展开。如《字母表示数》,学生本身对这部分有一些认知积累,教师先投放一些运算律公式,利用字母做表述,要求学生对这些字母的含义做解析。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自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对字母表示意义做一一解读。为激发学生研究思维,教师设计具体任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字母代替数的情况,展开生活观察,搜集相关生活案例,设计一些关涉字母代替数的计算题目,将这些题目推出让同桌来解读,看谁的设计能够难住同桌。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对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做深入解析,开始搜集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信息,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给学生做出必要的提示,确保任务驱动活动顺利展开。
教师推出字母代替数字的题目设计任务,而且是深入到生活之中寻找线索,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对生活中运用字母代替数字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教师任务下达后,对学生形成更多心理冲击。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活动组织是比较成功的,将学生学科思维激活了。
五、反思任务,促进生本认知内化
任务执行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学习反思,给学生提供更多认知内化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学科核心能力。
教师设计训练任务时,要根据学生学力接受实际展开操作,在任务完成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反思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认知内化。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部分内容,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利用直尺画出线段、射线、直线,并从特点角度做对比分析,归结出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强调表示方法的掌握。学生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顺利解决这些学习任务。为让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案例,对这些概念做个性解读,归结出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学生对相关案例比较敏感,都能够顺利完成寻找任务,并对表示方法做归结处理。
教师组织学生做延伸训练,寻找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信息,对线段、射线、直线做概念解析,归结出表示方法,展开方法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的内化。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很强的责任心,通过研究性学习,将学生推向高潮,在研究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教师组织学生做学习反思,其助学作用更为丰富。
任务驱动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科学应用任务驱动展开教程,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也能够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冲击。学生对教师设计任务有更多责任感,这无疑是最值得重视的学情。教师在深入教材基础上设计任务、适时推出任务、科学分析任务、组织学生执行任务、合理反思学习任务,都能够建立更多学习成长点,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郝敬军.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
[2]吴兴荣.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
[3]杨廷勇.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