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2022-04-29宋梓桐
宋梓桐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曾是市级帮扶困难村,自乡村振兴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出“红+绿”产业发展模式,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诸多问题,文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范例。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问题;第六埠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08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181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1]。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3]。由此可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1 问题的提出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位于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该村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现有1 552户,共计4 878人[4]。20世纪90年代,第六埠村曾是“全国百强村”,但因未把握住体制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乡镇企业走入低谷,第六埠村也陷入发展困境,2017 年被确定为市级帮扶困难村。2018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第六埠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红色文化项目和绿色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由村“两委”带头,村民、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绿”产业发展模式。从“辉煌”到“没落”,从“没落”到再创“辉煌”,第六埠村重新出发,走出了一条“红”与“绿”交相呼应的乡村振兴之路。第六埠村以产业振兴助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为其它地区探索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文章對第六埠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范例。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津市第六埠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运行面临“人走政息”的潜在风险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第六埠村的乡村产业得到发展,村“两委”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第六埠村“红+绿”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由村“两委”组织策划并带头实施的,具体工作如下:在村容村貌治理过程中,面对村民的顾虑与不配合,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与沟通,了解村民不愿意配合工作的原因,并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打消村民顾虑,让村民从最初的不配合到后来积极主动跟着党员干部一起干,最终实现街边“乱象”换“新颜”,取得村容村貌治理工作的胜利;在千亩蟹田稻项目遭遇土地流转困难时,村“两委”再次挺身而出,一方面,呼吁村民积极响应土地流转的号召;另一方面,通过驻村干部,向上级政府成功申请到生态绿色产业专项帮扶资金900万元,解决了千亩蟹田稻项目面临村集体资金匮乏的最大难题。由此可知,产业发展模式的良好运行取决于村“两委”的治理能力和相对稳定,如果村“两委”进行换届,产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运行可能面临“人走政息”的潜在风险。
2.2 村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村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理应配合村“两委”进行生产建设工作,但在第六埠村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却暴露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短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有限。虽然村民配合度很高,但由于其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创新化发展的意识薄弱,使得项目建设得不到专业指导和规划。二是村民参与度较低,经走访调研发现,第六埠村将近5 000人中仅有100人参与,约占全村人口的2%,村民参与度不高,难以发挥村民主体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阻碍。
2.3 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和专业化运营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第六埠村已与33家单位携手共建项目,其中包括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纪念馆、商会等,但是合作均不深入,且未形成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资金投入形式单一、融资渠道窄,对于共建单位和村“两委”的职责和权利未进行明确划分,这既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也不利于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第六埠村的“红+绿”产业发展模式,以村集体自主运营为主,尚未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管理人才缺乏、村集体经验不足等容易出现决策走偏、判断失误等情况,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会影响相关项目的合作。
2.4 “红加绿”产业发展模式的市场替代性较强
第六埠村的“红+绿”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以“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项目带动绿色果蔬基地和千亩蟹田稻发展为主,这种产业发展模式的可效仿性很强,其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第六埠村缺乏著名的红色遗址,在红色资源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第六埠村在 “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文化项目中缺乏创新性。
2.5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难以支撑农村产业发展
虽然第六埠村的农村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最大限度。一方面,虽然第六埠村的自然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并未用于红色文化项目场地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客流量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趋于饱和。长此以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必然产生冲突,这些因素对村“两委”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第六埠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津市第六埠村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
3.1 培养基层干部,加强村“两委”队伍建设
注重基层干部培养,加强村“两委”队伍建设,从以下三方面规避“人走政息”的风险。一是立足村民实际需求,以为人民服务为行动指南,建立农村产业责任机制,不仅要让产业发展模式持续传递,还要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持续发扬;二是建立新旧领导干部之间的信息渠道[5],要在信息互通共享方面下足气力,努力扩大利益相关群体的交汇点,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三是强化集体决策作用,弱化个人因素影响。在选拔基层干部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员。与此同时,要注意在决策过程中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能力,凝结整个村集体的智慧,加强村”两委“的政治引领作用。
3.2 提升村民参与协作能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村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治理参与者也是成果享有者。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优势,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协作能力,主要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村民的思想教育,提升村民政治觉悟。首先,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向村民进行政策宣讲和普法教育,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加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其次,开展线下会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剖析国家政策和法律条例,让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能增强村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另一方面,加强对村民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村民专业能力。首先,逐步培养农村技术型人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精英,他们既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也了解村内情况,具备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最后,对村民进行专业规范的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后要及时跟进,设定专业标准并定期检查反馈,让培训常态化。
3.3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和专业化运营机制
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方面,一是争取获得更多财政支持。村“两委”应基于本村发展基础申请专项治理资金,资金到位后,根据相关使用规定严格落实专项资金,并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专项治理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专项治理资金效益最大化,稳步推进乡村发展和治理工作。二是拓宽创收渠道,整合农村集体土地,支持通过互换、合作、转让和转包等方式来承包、流转土地,做到有序流转土地。当明确承包事项后,村“两委”可积极引入一些外来企业,通过签署合同的方式来获得资金。三是与其它合作单位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障资金的持续稳定投入,将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稳固彼此合作关系,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在专业化运营机制方面,“红加绿”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专业化力量的加入以保持相对持久的发展,可以借助专业团队、聘用专家积极制定运营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性的目标和方案,助推农村产业的发展。
3.4 推动红色文化项目深层次发展
由于第六埠村自身的红色资源较为缺乏,难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要客观分析“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项目的市场前景,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精神底蕴,提高项目团队专业化水平,推动红色文化项目的深层次发展。一方面,必须坚持走“大市场”道路,加强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红色地区之间的合作,将分散的旅游区域整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形成特色鲜明、种类齐全、内涵丰富、具有强竞争力的红色旅游线路。另一方面,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一是坚持以党建促旅游,以旅游强党建,为旅游注入“红色基因”[6],通过党建引领作用,壮大农村红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旅游层次,增强红色文化项目的市场吸引力、竞争力。二是讲活红色故事,助力游客从“感同身受”的认知层面上升到认同层面,争取实现红色文化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教育与价值引导作用,达到促进游客精神境界提升的效果。三是开展沉浸式情境体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实现红色革命故事的深层次场景体验,增强游客的情感共鸣。
3.5 红色产业所得“反哺”于绿色产业并用于生态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必须坚守生态红线的原则和底线。以绿色产业为支柱发展红色产业,反之也可将红色产业所得的收益“反哺”于绿色产业并用于生态保护。一方面,第六埠村可凭借独特的红色文化项目,吸引大批游客和合作者,并在此基础上与多方主体构建合作关系,将各企业、高校等作为媒介,大力宣传本村的特色蔬菜、蟹田稻米等绿色农产品。另一方面,将所得收益运用于生态保护,同时增强村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吸引更多力量来宣传绿色农产品,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虽然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村“两委”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出一支有力的人才队伍;其次,牢牢把握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升村民参与协作能力;再次,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和专业化运营机制;最后,守住生态底线,推动红色文化项目深层次发展,在此基础上利用红色产业所得“反哺”于绿色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2017-10-2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2.html.
[2]央视网.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EB/OL].(2018-03-08)[2018-03-08].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308/t20180308_524158-141.shtml.
[3]人民网.党的二十大报告[EB/OL].(2022-10-25)[2022-10-25].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448633/index.html.
[4]光明网.走好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EB/OL].(2020-08-28)[2020-08-28].https://m.gmw.cn/baijia/2020-08/28/1301504273.html.
[5]刘春丽,王彩.“人走政息”的多方博弈机制与消解路径研究[J].领导科学,2021(01):86-88.
[6]钟鸿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党建+”模式的思考——以长汀县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