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基层文化组织及其人才培养研究
2022-04-29毛庆华
毛庆华
摘要: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而提升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这样才能够自下而上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凝聚民族情感。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文化组织以及组织活动。而基层文化人才作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打造基层文化思想阵地、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大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为例,介绍了该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列举了该村基层文化组织类型,进一步对该村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为培养基层文化组织人才提供借鉴经验,以期为破解基层文化人才培养瓶颈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培养;战旗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15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G249.27 文章标识码:A
基层文化的开展往往基于文化组织这一载体,要让基层文化群众化、社会化,提高基层群众的政治素质与文化修养,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生活,就必须要组建一系列参与性强、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组织。同时,基层文化人才作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基层文化组织的发展以及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因素,也是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关键因素[1]。在实现文化振兴的同时要带动人力资源的发展,这才是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同样也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通过多年努力,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但与城市有序的、系统的文化人才队伍相比,仍存在着人员流动大、组织散漫、培训不够系统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输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对乡村振兴视野下基层文化组织及其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战旗村基层文化建设简介
战旗村距离成都市40km,以前叫集凤大队,是个传统农业村庄,1965年在“农业学大寨”活动中表现突出,形成一面战斗的旗帜,因此改名叫战旗村[3]。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时就说“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嘱托“战旗村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4]。战旗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14536”的总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目标,以群众为主体地位,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突出精准、注重实效、形成常态,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人心,激发人民群众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动力和热情,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村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四好村”“集体经济十强村”等称号。
2 战旗村主要基层文化组织类型
战旗村有多种形式的基层文化组织,形成了“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格局,将战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了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2.1 乡村振兴学院
战旗乡村振兴学院是战旗村理论宣讲和学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培训学院。战旗村村委会固定在这里开展“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理论”“教授致富经验”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2.2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也是战旗村党群服务中心,采用亲民化设计思路,由“友邻办事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三固化工作站、居民共享驿站、‘学习强国小站、共享工具铺”6个功能板块组成,为村民提供办事、学习、议事场地和常用小工具共享等服务内容,是村民最喜爱的基层文化组织之一。
2.3 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团
战旗村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团包括五个主题艺术队,分别是战旗开心舞蹈队、战旗村青年舞蹈队、战旗龙狮民俗表演队、战旗腰鼓队、战旗民乐队。战旗村跨区域整合乡村文化艺术人才力量,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并对外提供演出服务,以文感人,促进乡风文明。
2.4 乡村十八坊
乡村十八坊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自筹资金、自行设计并采买材料,由本地区能工巧匠自主修建,乡村十八坊总体采用前店后坊的川西作坊模式,主要展示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三编”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豆瓣博物馆
俗话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魂在郫县。郫县豆瓣,就是川菜之魂。战旗村修建了豆瓣博物馆以展示全国有名的特产-郫县豆瓣,其目的是弘扬地方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地方知名度,丰富和扩大文化事业,促进郫县城乡一体化进程。豆瓣博物馆有助于人们了解郫县、了解川菜文化的深刻内涵,馆内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群众可以亲手制作郫县豆瓣、试吃郫县豆瓣创新产品。
2.6 战旗农场
战旗农场是战旗村的劳动实践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的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战旗农场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从劳动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现场劳作、耕种等活动来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7 人才振兴馆
为充分展示和激励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类人才,保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郫都区战旗村、接见部分优秀人才的珍贵记忆,方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唐昌街道及战旗村人才建设情况,战旗村设立了人才振兴馆及战旗特色工作室。
2.8 战旗运动场
为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健身、关心健康的新风尚,战旗村修建了运动场,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区,设施完整,功能齐全。运动场实现了村民“10分钟体育健身圈”愿望,满足了群众日常体育健身需求。该运动场经常举办村民运动会、体育比赛和趣味家庭运动会等活动,通过不断丰富村民的体育文化生活,让战旗的村民有“文明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一方面,在物质需求之外,精神需求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人民幸福感增多的维度之一。因此,需要建立多类型的基层文化组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解决原有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新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离不开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和贡献,因此,对战旗村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经验总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战旗村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经验总结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基础力量。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基层文化思想阵地、播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种子、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大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挖掘培育、用好盘活基层文化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战旗村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秉持公平待人、公正用人原则,贯穿“找、选、育、管”全过程,确保练好知事识人基本功,提高因事择人精准度、夯实用人治事落脚点,严格落实党组织选人用人标准。
3.1 多种渠道“找人才”
在人才招聘方面,战旗村广泛挖掘各方人才,通过网络、微信、海报等发布“招贤纳士公告”,公开招聘有志之士,重点聚焦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等群体。具体做法如下:与党员干部进行座谈,突出年轻党员、后备干部等群体;梳理“一村一大”、退役军人和区内机关临聘人员;重点吸引组织推荐的人才到战旗村,为基层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3.2 不拘一格“选人才”
在人才选拔方面,战旗村采取多种措施,力求挑选出最合适的人才。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首先,战旗村联合多部门组织考核,通过结构化面试进行选拔;其次,通过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等专题座谈会,在交流过程中对候选人进行考察,同时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组织公开演讲活动,以便进一步了解候选人所具备的能力;最后,针对应聘入围的人员,进行政审、体检、廉政审查等流程,最终确定人选。
3.3 综合培训“育人才”
战旗村在人才培育方面下硬功夫。第一,针对政治过硬、特别优秀的后备人才,按程序选任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实施试岗任职制度。第二,从镇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优秀党支部书记中选拔10名人选,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指导。第三,在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开展党建、社区治理、产业发展、廉洁从政等专题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轮训。
3.4 健全制度“管人才”
在基层文化人才管理方面,战旗村积极探索村干部考核机制,讲清新时代下村干部标准和新形势乡村振兴任务,传读《唐昌镇致村(社区)干部的一封信》,要求村干部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对于不合格的村干部,坚持“三个必下”原则:落实执行上级决策不坚决、搞变通、班子严重不团结的必下;职责范围内工作群众意见大、矛盾问题尖锐的必下;廉洁纪律上有问题、屡次受处分的必下。
4 战旗村人才建设经验对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的启示
为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基层文化组织的建设与创新中,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通过对战旗村人才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笔者得出两方面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建设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方面,积极培养人才,提升基层文化组织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同时要带动人力资源向上向好发展,这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层文化组织原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专项、系统的业务培训十分必要,为实现基层文化组织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培养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加大基层文化组织人才的知识储备,例如,按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主题教育学习及专业知识学习;引入便于基层文化组织人才学习的新兴技术,丰富学习趣味性,拓宽学习路径;培养基层文化人才的创新思维,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探索志愿服务新途径。一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强化高校思政课对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服务功能,要充分把握思政课立德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发展契机,激发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和爱国情怀,实现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功能[5]。二是与所在地区各大院校进行合作,让大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乡村,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把新观念、新知识带到农村,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助推乡风文明“谱新篇”。
4 结束语
战旗村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也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战旗村基层文化人才的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找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综合培训“育人才”、健全制度“管人才”的方式,为新时代全国基层文化组织人才的培养树立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典范,为破解人才培养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代兴梅,孙奇,张艳,张曦文,赵泽宇.乡村振兴中人才支撑作用研究:价值理路、现实思考和实现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530-534.
[2]孙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11):117-120.
[3]张艳玲,李烨.追梦战旗谱新篇[N].农民日报,2022-04-19(001).
[4]叶华.建好堡垒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战旗飘飘,名副其实”[J].乡村振兴,2022(07):43-45.
[5]李慧玲.探索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J].现代化农业,2023(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