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关键能力的六步教学模式

2022-04-27郑雪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诗文高中生

【摘要】本文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详细阐述六步教学模式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出教师可通过“疑”中自学、“研”中求助、“比”中拓展、“积”中沉淀、“用”中解惑、“升”中领悟,充分发挥古诗文独特的文化、审美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阐释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积累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认知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阅读关键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 古诗文 阅读关键能力 六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2-0124-04

阅读关键能力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古诗文阅读彰显着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的古诗文高考命题,基本都重点考查阅读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础上,按照文本特征,对古诗文的阅读关键能力进行遴选,厘清古诗文阅读关键能力的构成,将古诗文阅读关键能力界定为整体感知能力、理解阐释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积累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认知能力等,这样界定的阅读关键能力明晰易操作,方便教学和训练。

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转变学习观念,改善思维品质,提升阅读关键能力的教学模式,它综合考虑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命题考查三个层面,按照“疑”“研”“比”“积”“用”“升”六个环节开展教学。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这些环节灵活兼并、融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立足文本,运用六步教学模式,以“六个环节”调控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疑”中自学——自主生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自学是学习的前提和首要步骤。阅读教学要达成真正的对话,首先要落实学生的自学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展个性阅读,大胆质疑,强调主动意识、独立意识、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閱读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拥有强大的内驱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自学就会生发很多疑问,带着疑问进一步学习,阅读的针对性、有效性才能凸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篇文章,形散神凝,章法高明,语言朴素天然,结构浑然天成。可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学,觉得阅读存在困难。自学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前面的故事没看懂,莫名其妙。2.绘画理论可以删掉吗?3.第三段的叙事都是“乐”,妥否?4.作者苏轼为何贬低自己的亲弟弟苏辙?5.“袜材当萃”是什么意思?6.文与可为何“失笑喷饭”?

二、“研”中求助——合作探究,提升理解阐释能力

求助,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是一种寻找团队的过程。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团队。让学生小组协作,合作汇聚团队力量,发挥团队智慧,高效高质完成任务,符合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学生在困惑中主动求助,在合作中萌发思考,进行倾听、交流,有助于他们引发观点碰撞,获得思维启发,共同解决困惑,提高理解阐释能力。

教师可让学生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章的大体意思,整体感知文章,针对疑问进行筛选归类,然后合作研讨,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展示中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写的三件事。

(一)第一件事——“共谈画论”

针对学生讨论的绘画理论可不可以删,作者苏轼为何贬低自己的亲弟弟苏辙的问题,教师需指明:作者并没有贬低苏辙。“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苏轼说苏辙不会作画,只明白绘画的思想,而自己会作画,不仅明白绘画表达的思想,还了解绘画技法。这是拿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与苏辙对绘画的不理解进行对比,通过探讨生活积累与创作,艺术构思与灵感,绘画神似与形似等问题,表达文与可已掌握了绘画的规律,作起画来能够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是赞扬文与可技艺精妙深邃,而自己与他共同总结出墨竹画法的理论与经验,是表达自己与文与可观念高度契合,审美趣味一致,有着深刻的情感共鸣。“共谈画论”通过对画竹相关绘画理论的阐述,以及下文的对往昔赠诗为乐之往事的描述,表现了苏轼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

(二)第二件事——“与友斗嘴”

文中,苏轼跟文与可有三回合斗嘴。

第一回合,“以绢为袜”的玩笑。文与可不看重自己的作品,登门求画者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有一次,文与可实在被逼急了,他故意将人们送来的缣素掷于地下,发狠道:“我要拿这些东西做袜子穿!”人们误传以为文与可荒唐铺张,这里苏轼其实是在为文与可辩解,称赞文与可的漠视名利。苏轼到徐州做官时,笑称他的墨竹已尽得文与可之水准,于是文与可一边顺水推舟地向求画的人们推荐说:“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一边写信给苏轼取笑说:“袜材当萃于子矣。”意思是“哈哈哈,现在袜材(暗指麻烦)都要汇聚到你那里去了!”此举既暗赞苏轼画技高超,又是朋友间开个玩笑,引导“粉丝”前往苏轼处去求画,让他们不再骚扰自己。一想到轮到苏轼不胜骚扰、皱眉撇嘴、焦头烂额的样子,文与可心中偷着乐,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不料苏轼反过来机智地说文与可不过是人懒绢又多——“愿得此绢而已!”好吧,把绢给我吧,我其实替你收下的。第一回合斗嘴苏轼胜出。

第二回合,“万尺竹”的嬉笑。承接第一回合,文与可承认是自己说得夸张了,说世上哪有万尺竹。苏轼回答说:怎么没有?“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在月光斜照之际,竹影自然有那么长。文与可自知嘴仗不胜,赠予苏轼一幅画,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既是自我解嘲,又饱含对苏轼的欣赏,饱含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赠画之举,与之前“扫取寒梢万尺长”呼应,两人既是在开玩笑,又在玩笑中探讨艺术创作。第二回合斗嘴,苏轼依然胜出,还得到一幅画。

第三回合,“馋太守”的调笑。文与可携妻游山,自备晚炊,烧竹笋当晚餐,正好收到苏轼的来信。“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苏轼说“你虽贫穷,可你就是个吃货,把竹笋都吃掉了。这下,竹子真的都尽在你胸中了。”胸有成竹一词,本是赞扬文与可在画竹前,竹子的形象已完美浮现在胸中,形容他画竹技法高超。这里巧借文与可吃竹笋一事,将胸有成竹的意思进行歪解,对文与可进行调侃。文与可读罢诗句,忍俊不禁,干脆放怀大笑,导致喷饭满桌。由此,我们看出文与可的心醇气和,旷达自适,也理解了苏轼实则称赞文与可为官清廉,不图奢侈享受的品格。

(三)第三件事——“车过腹痛”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再现深情厚谊,点明痛悼之意。在文与可去世后,苏轼在一次晒书时,看到文与可当年赠送的《筼筜谷偃竹》画,突然念起挚友,深感那个与自己心意相通,可爱又高洁的朋友已经永远离开了,不禁悲从中来,如同当年曹操祭祀乔玄那般,车过三步,腹痛不已。

一个人对挚友的怀念,总是把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联结在一起。怀人悼友,必定是千头万绪,可苏轼却把这看似本来互不关联的三件事放在了一起,让三件事前后关联,三回合一环扣一环,成为一个整体,最终使整篇文章气脉贯通。

三、“比”中拓展——开阔思维,提升探究创新能力

比较拓展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新课改主张群文阅读,学生未来进入高校学习、执行工作任务,接触的都是大量的群文,因此,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与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为避免学生思维单一、理解狭隘粗浅,教师可让学生博览群文,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进行比较,从而灵活锻炼思维,全面提升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同题材的悼亡作品进行对比,探寻不同写法的差异。如韩愈悼亡作品《祭十二郎文》表达难以接受侄儿去世的真实情状,一路呜呼哀哉,如泣如诉,从情感表达的技巧来说,比较显露直白,属直抒胸臆,以悲写悲。而苏轼此篇悼亡作品则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读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此文与苏轼的其他悼亡作品进行对比。如苏轼与文与可情深谊厚,文与可死后一年,苏轼见到文与可的草书飞白,于是写下了《文与可飞白赞》。之后,文与可的灵柩路过黄州,苏轼又写下了《黄州再祭文与可文》。文与可去世后两年,苏轼在黄州又写了《文与可琴铭》。从这些追忆故人的同类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打破了一般悼亡作品的常规写法,构思精巧,别具一格,真挚内敛,抒情韵长,情感看似平淡,实则浓烈。

四、“积”中沉淀——厚实积累,提升素材整合能力

语文学习强调现实性、交际性、实用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语文学习的积累性、模仿性、感知性,否则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践行将是一句空话。对文言文来说,积累文言字词,夯实文言基础能力,积累创作技巧,积累审美情趣,积累文化知识,都是必须的。教师通过课堂强调积累任务,落实积累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改倡导美育,因为美对人精神浸润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师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此文进行美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苏轼不拘泥于现实,追求神似的浪漫主义,给后世的文学、绘画创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偃竹的意象也是一种美,它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雹,永远保持自己青翠本色,代表着一种虽屈曲求伸却不移本性的坚强形象。同时,以竹为友,以竹喻友,实际上又是在歌颂一种高尚的人格。此外,苏轼的美学观念,亦是一种人生观念,从艺术领悟人生,以自然为核心,顺应自然,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处世坦然自如,这一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用”中解惑——灵活应用,提升迁移应用能力

灵活应用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结果。古诗文教学,需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文言知识应用能力,强调学生对古代语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高考应用是最直接最外显的应用,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高考应用上,停留在会做高考题上,而是应把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里的思想、文化與技巧挖掘出来,应用到日常的阅读、写作、生活中去,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文与生活相结合,用古人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

(一)积蓄力量,寓巧于朴

此文自然清新,平淡质朴,质朴到看似没有运用任何表达技巧,实际上,文章暗藏着十分高级的表达技巧。在苏轼笔下,这种技巧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同诉家常般的形式来体现的。前文中,朋友间的玩笑、嬉笑、调笑,在漫不经心的叙事下收敛着、铺垫着、蓄势着,不露痕迹,积蓄力量。后文中,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在不经意间猛然爆发,到此,让人恍然大悟。前文越是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后文的悼念就越凄怆、越沉痛。前文集中力量来显示之前的交往,蕴含强大的感情张力,后文爆发强大的情感力量,让人读来悲不自禁。教师可借机告诫学生:读书要学以致用,如表达思想时,是到处都用力,分散力量,还是把力量积蓄起来,布局有法?如此文,全文主旨为怀人,寓思念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独运,高人一筹,这样的写法,能够产生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成竹在胸,意在笔先

文章以画竹理论为开篇,体现出苏轼“成竹在胸”“心手相应”两方面的绘画理论追求。“成竹在胸”说,即画家动笔前胸中必须有一个整体鲜活的形象,“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追求整体气势,强调写意、传神,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如画竹,需将竹看成一个有着活力的生命体,而非一个死物。绘画取其神似而非形似,展现的是竹子的生命形态,即神韵。而神韵是中国古典审美理论中非常重要、可贵的思想,强调美当有生气生机,有意境韵致,要深远深邃,耐人寻味,从有限走向无限。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要学以致用,构思作文如同画竹,是该“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即一句句拼凑,边想边写,还是布局完整,构思清晰,再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同时,告诉学生:切勿只重局部、切割整体、雕琢细节、机械描画而舍本逐末,要重视整体风貌,把握内在精神比外在细节更为珍贵,更有生命力。

苏轼谈画竹理论,实际是赞美了这一理论的总结者和实践者——文与可。“心手相应”说,即要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形象,必须反复实践,操作熟练。“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是指实践上还做不到这样,可胸中明白怎样才能这样的道理。知与行这两者不统一,就是心和手不能相应,学习不够,操之不熟。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要勇于实践,勤于训练,熟能生巧,做到内外同一,心手相应。

六、“升”中领悟——内化升华,提升情感认知能力

领悟是学习的一种提升,能将所学所感内化升华为道德情操。“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一个方面,古诗文阅读教学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对人心性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修养,引导学生传承思想、传承审美、传承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优秀文化的传播,把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一)欣赏文与可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最好的追怀、悼念,莫过于肯定逝者在艺术上的杰出创造成就和其高洁的精神品质。苏轼盛赞了文与可高超的艺术水平,文章看似互损互嘲,段子一个接一个,在调侃戏谑间,其实是对文与可人格魅力、精神品质的绝佳赞美,体现文与可处世淡泊、不慕名利、执着追求、清正廉洁的品德,这种精神风范彰显文与可的人生价值,是最值得苏轼怀念之处,也是最值得我们敬仰之处。

(二)感受二人真挚的友情

苏轼和文与可交往都是极其平常的小事,而文与可的离去,使这些看似平淡的事情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苏轼的怀念是藏得很深的挚情,是极为内敛的感情。细细品读,读者自然会从其文中感受到作者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联想到友情可贵,情深意长。

本文重“技”更重“情”,如果语文教学仅仅教授技巧、智慧而非情感,就偏离了教学目标。苏轼和文与可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只是朋友、亲戚,也不只是政治伙伴,他们还是绘画和精神追求上的知己。因为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两人情意相通,志趣相投,心心相印,因此文章情深意濃,无比感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告诉学生:不要一读而过,而是要学会理解、感受,让自己读进去。教师要以情引情,带领学生穿越千年,感受古人心灵,追求人生意义和理想人格,追求质朴深雅的审美智慧,帮助学生提升心灵境界,从而达成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六步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迁移应用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关键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认知成长、精神成长的价值。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语文阅读关键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2021B2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雪(1976— ),广西北流人,教育硕士,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古诗文高中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
高考古诗文默写预测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