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指标的影响
2022-04-25慕鹏莺MUPengying刘晓荷LIUXiaohe王梦碧WANGMengbi李丹丹LIDandan宋海英SONGHaiying
慕鹏莺(MU Peng-ying),刘晓荷(LIU Xiao-he),王梦碧(WANG Meng-bi),李丹丹(LI Dan-dan),宋海英(SONG Hai-ying)
(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榆林,719000;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Xingyuan Hospital of Yulin,Yulin,719000,Chian)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率约为脑卒中的60% ~80%,该病发病迅疾,发病前无预兆,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溶栓为治疗AIS的重要手段,可迅速开通阻塞的血管,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然而有数据显示约14.67%患者接受溶栓治疗1 d 后再次瘫痪[2]。故临床应重视AIS 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干预。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拮抗血小板Ⅱb/Ⅲa 受体,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有证据显示早期给予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AIS 患者替罗非班,患者获益较大。关于替罗非班在尿激酶溶栓后应用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其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1 ~2021.1 收治的60 例AIS 患者为对象。入组标准:确诊为AIS;均接受溶栓治疗;入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存在出血倾向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颅脑创伤者;脑出血者;大面积脑梗死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既往接受脑部手术者。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 例,年龄(63.21 ±10.15)岁,男18 例,女12 例,高血压16 例,糖尿病7 例,心房颤动6 例。观察组30 例,年龄(62.58 ±10.23)岁,男16例,女14 例,高血压17 例,糖尿病8 例,心房颤动7例。两组年龄(t= 0.239,P= 0.812)、性别(χ2=0.271,P=0.602)、高血压(χ2=0.067,P=0.795)、糖尿病(χ2=0.089,P=0.766)、心房颤动(χ2=0.098,P=0.754)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尿激酶100万IU +1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溶栓后护理,观察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替罗非班治疗,0.4 μg/kg·min,持续30 min,后以0.1 μg/kg·min 治疗48 h。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血液样本,检测血小板压积(platelet crit,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mean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利用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 ~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好。疗效评价:CT 检查显示脑组织损伤减轻,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恢复趋于正常为显效;CT 检查显示脑组织损伤减轻,语言、肢体功能改善为有效;CT 检查脑组织损伤无减轻,语言、肢体功能未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表2) 两组PCT、PDW水平治疗前未见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CT 水平升高,PDW 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PCT 高于对照组,PDW 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比较
2.3 两组BI 评分(表3) 两组BI 评分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一周及治疗后1 个月两组BI 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1 个月后BI 评分高于治疗1 周,并且观察组BI 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BI 评分比较
3 讨 论
AIS 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进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4]。AIS 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并且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静脉溶栓为治疗AIS 的重要措施,可迅速开通阻塞的脑动脉,恢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溶栓治疗后,机体的纤溶酶活性降低、凝血酶活性升高,增加新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在溶栓治疗后给予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5]。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Ⅱb/Ⅲa 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且该药的半衰期短,停止用药4 h 后机体的凝血-抗凝血平衡即可恢复[6]。替罗非班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 的结合过程实现。已有数据显示替罗非班在AIS 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较高,然而关于其在尿激酶治疗后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结果显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疗效较好,提示将替罗非班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对改善AIS 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促进作用。血小板的活化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PCT 是反映血小板数量、体积的指标,PDW 可指示血小板体积的均一性,均可反映血小板的聚集、粘附作用。本文结果显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后患者的PCT 水平升高、PDW 浓度降低明显,提示溶栓治疗后给予AIS 患者替罗非班可改善血小板的粘附作用。笔者观察患者的BI 评分发现,接受替罗非班干预组患者治疗1 周、1 个月的BI 评分改善情况显著,提示替罗非班的早期应用利于AIS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