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计与文化互构:民族传统文化再生的实践逻辑

2022-04-25汪黎宁华宗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保护乡村振兴

汪黎 宁华宗

【摘 要】通过对恩施傩戏传承人的生命史考察,发现文化传承主体的生计选择和文化适应构成传统文化再生的强大动力,当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计资本成为主体的生计选择的时候,主体会采取学习、模仿、抽取、融入、整合、创新等文化适应方式,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与新的时代需求对接,从而客观上使传统文化在重新回归生活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获得再生,进而实现生计与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建构。这一生计与文化互构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演进的实践逻辑。这样的实践逻辑表明: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关键在人,通过多元主体互动,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实践环境是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适应;傩文化;乡村振兴

【作 者】汪黎,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宁华宗,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湖北恩施,445000。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1-0114-0008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中,文化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加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研究,提升传统文化作为生计资本的价值转化,推进其积极服务于乡村振兴,使其在融入时代战略中实现自我全面提升,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如何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再生格局

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说其历久,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学界对其关注的目光从未转移。说其弥新,是因为学界对其保护和再生的具体路径与方法尚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既有效又与时代发展需要相契合的措施仍需要积极探索。

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路径讨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格局成为共识,但是各主体在其中的责任分配和角色分工争论较多,且对文化承载个体的关注不够深入。比如,不少学者强调政府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对政府主导下的民俗文化开发重于保护的功利思想和价值观进行了批判[1],甚至认为政府的参与会使“民俗”变为“官俗”,“真遗产”变为“假遗产”[2]。孙晓霞注意到:文化保护不仅要继续发挥政府及学界努力的正面的、巨大的作用,而真正的能使文化生存下去的“保护”还要多依靠民间社会的自发力量。[3]同时,大多数成果宏观上偏向“国家-社会”分析视角,对国家、社会、市场等主体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作用或路径关注较多,而这些主体如何与文化承载个体互动恰恰关注较少。

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肯定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聚光灯效应”的担忧并存。社会和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多聚焦,使各项政策措施和资源过度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聚光灯效应”,而“聚光灯”之外则得不到应有的“光明”,从而引发学者对未被列入“非遗”名录的传统文化和未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主体的生存前景感到忧虑。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4]。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人的个体崛起,极易造成群体性文化沦为个人的有意识创作。[5]从而强调全民参与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仅靠“非遗”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6]此外,部分学者对“非遗”保护工作本身也表示了担忧,认为“非遗”保护工作明显存在着盲目性、机械性、片面性和近利性等问题,由此可能又造成新的破坏和损失。[7]但这类担忧多属于正向纠偏性的,不影响学界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意义的肯定。

三是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成为共识,但把开发视为传统文化保护之“双刃剑”的矛盾心态依旧强烈。尽管民俗文化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8],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可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9],“挖掘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遺产的资本价值,有助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发展”[10],但过多人为地操纵民间文化的生存反而会造成“保护性破坏”[11],特别是民俗旅游的商品化开发导致了民俗文化的快餐化、商品化、趋同化,会使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历史性、地域性丧失,而无法保留文化的内在价值[12]。在对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讨论中,市场化成为普遍性取向,但对市场化中的个体如何保持正当的趋利性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性,以及在市场化逻辑中如何防范和保护文化传承人被“市场投票”等问题关注不够。

四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外生性力量关注较多,而对内生动力挖掘明显不足。从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文件的出台,再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均表明政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第一力量,从而使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很强的外生性特点。学界也积极地从健全法律制度、开展“非遗”认定、文化生态构建、“非遗”博物馆建设、推进数字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加以讨论,但这些讨论也有明显的“外生”路径偏好。比如,有学者认为科学、有效、合理的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繁荣或衰败。[13]而法律制度的建立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机制和保障武器。[14]在对于“非遗”传承人的生存问题讨论中,有人提出了“文化低保”的设想。[1]学界的这种“外生”路径偏好也越来越引起不少学者的反思,指出不仅要加强系统理论的探索,更应放低研究的视角,认真反思民间社会的存在意义,去发现民间文化的生存演变规律以避免盲目的保护。[3]

通过对学界研究成果的检视,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要避免过多的关注文化本身而淡化了对“人”的重视,深化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格局应成为相关讨论的基本意识。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关键在人。只有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人主动向传统文化靠拢,将传统文化融入人的生产生活,推进传统文化的生活化与世俗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此,本文拟以恩施傩戏传承人谭某为个案,回溯其生命历程,把握其人生角色转变的内在逻辑,由此窥探传统文化保护和再生的实践路径。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譚某,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人,生于1926年,卒于2006年,恩施傩戏最具影响力的传承人,1996年,被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2003年,成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命名的首届民间艺术大师之一。谭某一生从事“端公”、傩戏表演和傩面具制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1987年,其制作的10面傩面具入选全国首届艺术节展览,后又被文化部从中选出4面到西欧16国巡回展出;其改编创作并表演的傩舞《禾多多》《剃那比》《降魔》、傩仪《祭江》《傩祭》在当地有较大影响;他开设傩面具陈列室,宣传傩文化,开班传授弟子,带领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成立“三岔农民演出团”和“三岔民间艺人协会”,使当地传统文化得以蓬勃发展,恩施傩戏也逐渐闻名于外界;其所在地的文化站被先后评为“湖北省先进文化站”“全国先进文化站”,三岔乡被评为“湖北省傩戏之乡”,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主体的生计选择: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

生计方式,是指人们相对稳定、持续地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15]106~126有学者用“适应策略”来描述一个群体的生计方式。[16]总体来看,生计方式不但关联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与文化适应关系密切。[17]人们基于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逻辑,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生计方式,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对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18]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暗含着主体的生计选择。

考察谭某从事“端公”和傩戏表演将近70年的历程,生计选择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谭某的从傩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学徒到“端公”(从12岁到23岁),这是谭某的生计来源拓展期。在这一阶段,谭某完成了从拜师学艺到“度职”(“端公”学徒学成出师的一种仪式)成为端公的转换,并开始独立从事端公活动。至于谭某为什么会学端公,除了他具有能唱会跳的爱好和天赋外,增加家庭生计来源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谭某的青少年时期,其所处的鄂西地区有着悠久的“请傩还愿”文化传统,崇信巫术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端公”也就是巫师,是施行巫术的人,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施行巫术,帮助人们达到敬神、驱鬼、还愿、祛病等目的。在当时的社会中,“端公”不是专门的神职人员,也不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端公”是一种社会兼职现象,学“端公”意味着多一份生计资本,从事“端公”意味着还会从务农之外得到额外的一份收入。同时,“端公”被认为是能够与鬼神打交道的人,人们对“端公”大都抱有敬畏之心,“端公”在乡村社会的社会地位也就比较高。有学者研究认为,谭某“当初‘学端公,想的就是既能解决生计问题,又可以满足自己‘好玩‘好闹热的娱乐爱好”[19],谭某“度职”出师后,“组建了坛班开始单独接活,逐渐小有名气,平均每年能接到近百场的法事和演出,为他的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益,生活比较富裕”[20]。

二是从“端公”到乡村文艺骨干(从23岁到52岁),这是谭某的生计挣扎期。这一阶段是谭某从一个传统“端公”转化为傩戏表演精英的再造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巫师神汉进行了坚决地打击,广泛提倡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新文化,破旧立新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同时,农民的思想认识也逐步提高,“请傩还愿”的市场大大萎缩。在这种情况下,“端公”谭氏失去了“合法”的从业机会,且属于被改造的对象,不得不常年在家务农。由于其家庭人口多,生活条件变得异常艰苦,迫于生计的压力,他开始偷偷地为乡里乡亲做一些简单的“打保福”小法事,但市场萎缩较大,一年下来也只不过10余场。[20]在这场乡村社会整体文化快速变迁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谭某这一类人。作为被改造对象的谭某处境艰难,但其“学端公”习得的能说会唱的本领促使他开始主动学习、模仿、跟进主流文化,甚至竭力去转换和创造新的更符合主流文化的元素来进行新的文化展演,以此来改善自身生存的处境。事实证明,这一时期,谭某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成为当地文艺表演队的骨干分子,成为“被改造对象”中的先进典型,改善了自身的生存处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为今后的傩戏表演积累了创作元素和创作方向,为其成为“民间艺术家”埋下了伏笔。

三是从乡村文艺骨干到傩戏传承人(从52岁到80岁),这是谭某的生计空间拓展期。这一阶段是谭某人生的后半阶段,也是其人生取得最高成就的辉煌时期。在这一阶段,他通过傩面具创作、傩戏表演和傩文化传承,积累了广泛的社会资源,丰富了生计资本,丰厚了人生价值。1979年,三岔乡恢复了文化站。谭某被文化站聘请为临时工作人员,由于整体上待遇比较低,为了增加收入,他还私下参加一些民间恢复起来的傩坛还愿活动。三岔乡于1981年开始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表演人才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1982年三岔乡文化站组织全乡文艺爱好者47人在谭某家中进行了傩戏、莲香、灯戏、小调、耍耍等本土民间艺术培训。这些人后来组建了三岔乡群众业余灯戏团,谭某任团长。灯戏团编排节目分组到每家每户演出,三岔乡文艺活动空前活跃。1986年成立三岔乡民间艺人协会,谭某任会长,该协会发展会员前后达200余人。这期间,谭某有了虽然不高但还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使他有相对专一的时间来开展傩面具创作和傩戏创编,加上政府、市场、社会对傩戏表演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他的创作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他既增加了收入来源又增强了自我实现,一大批好的作品陆续与群众见面。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21]514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存在方式,需要是人类行动的基本动力。[22]纵观谭某的从傩生涯,我们看到“从傩”对于满足其生活需要的意义,在其拓展生计来源、生存挣扎、追求美好生活等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中,从傩的选择均给予了其强有力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晚年的谭某在内心深处对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无论他如何参与社会活动,骨子里还是比较信奉自己最初选定的巫业”[19]。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恩施儺文化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在传统社会中有不少像谭某一样的“端公”将“从傩”作为家庭重要的生计补充,从而成了傩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而传统的傩文化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同样与像谭某这样的个体将“傩”紧密地与家庭生计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主动推进傩文化的转型发展,给传统的傩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傩文化获得了继承和发展的新动力。

三、主体的文化适应:传统文化再生的关键

有着悠久历史的恩施傩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文化“大破大立”的整体氛围中,成了极度的边缘文化,且属于被打压、改造的对象,一度销声匿迹,作为其承载的关键主体——“端公”也均被改造、转行。而恩施傩文化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得以再生,整体上与文化生态的改善分不开,而最根本的还与诸如谭某这样的传承主体的文化适应能力密不可分。

文化适应是人类社会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文化适应主要包含群体文化适应和个体文化适应。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比较重视群体的文化适应研究,西格尔(Siegel)和沃格特(Voget)等人类学家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结而发生的文化变迁”[23]3~37;而心理学家则注重个体的文化适应问题,格雷夫斯(Graves)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心理学上的文化适应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行为、态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等。[24]本文所关注的正是傩文化再生过程中——曾经的“端公”的文化适应方式对其再生的决定性意义。

在恩施傩文化再生的过程中,谭某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要追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恩施地区、乃至三岔乡从事端公的远不止谭某一人,但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推动恩施傩文化再生发展的却主要是他?这仅仅是一种偶然选择,还是有其中的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作为“被改造对象”的谭某积极向核心文化靠拢,主动接受改造,成为“被改造对象”中的先进典型。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岔乡民间草根组织——“三岔乡间文艺表演队”中,谭某是“挑大梁者”,成为节日、农忙间隙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演“样板戏”的积极参与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谭某受聘成为文化站的一名临时工作人员,先后积极招收学徒、开展培训,不断推进傩面具和傩戏创作,参与地方政府接待性表演,在积极地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中提升了三岔傩戏和个人的影响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伴随着《恩施傩戏》专题片的拍摄和湖北省文化厅领导视察三岔傩戏,谭某的傩戏表演者角色也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谭某在恩施傩戏表演中的排头地位进一步确立。他积极的从四个方面推进傩文化发展:一是开展傩戏、傩面具改编创作,主动参加各种比赛;二是积极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调研,推广恩施傩戏;三是成立三岔傩戏表演队,常年受邀为民间社会、企业表演;四是积极支持地方政府“非遗”申报工作。谭某先后被市、州政府评为“民间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特别是2006年,在谭某生命的最后历程,他还带领弟子参加了地方政府旅游推介专题片《神话恩施》和申报“非遗”项目《恩施傩戏》《恩施傩面具手工制作工艺》的拍摄工作,并将自己从艺以来积累的傩文化全部文献资料无私奉献出来,实现了人生的自我升华。

贝瑞指出:个体文化适应有两个考察维度: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维持与其他文化群体关系的倾向性,并据此提出了4种不同的个体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25]12~19,35有基于此,我们看到在谭某的文化适应过程中,整体上采取的是整合策略。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谭某几乎完全与“端公”身份“决裂”,但是“端公”的文化因子在他12岁拜师学艺之时便开始侵入他的身体,已然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便会很快外显出来。然而,谭某外显出来的,不再是原来原原本本的傩文化,而是在经过对新文化进行学习、模仿、吸收之后,建构起新的视角对原来的傩文化进行提取、选择、整合、创新的结果。这也就是谭某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整合”策略。而对谭某文化适应策略产生影响的,表面上看是一次“偶然”:1985年,谭某在恩施市双河乡的文艺会演中,被双河乡文化站站长张某改编创作的傩戏《我为红军补衣裳》深深触动,他没有想到“过时”的傩戏还可以通过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实现不一样的舞台再现,并由此埋下一颗创编的种子。后来,他创编了傩戏《禾多多》,并配合使用了傩面具,大获成功,由此开启了他在新的时代傩戏创作、表演的高峰。然而,深入分析,这次“偶然”中却有着“必然”。客观上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改造”和进步对谭某的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是从外向内的,其个人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和知识视野的扩充是后来整合文化适应策略取得成功的内在必然。

“民间社会越是能够巧妙地利用国家符号,其仪式就越容易得到发展。”[26]在谭某后期的傩戏创作和表演中,他积极进行传统资源转化,把“端公”傩祭中部分符合主流文化观的资源进行抽离加工,利用外界的推力——政府的宣传、学者的研究、文艺工作者的指导、旅游市场的需求,再造了三岔乡傩戏的形态与内容。同时,谭某在推进传统傩文化与核心文化的互动整合过程中还有一套他自己的策略,他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在阐述自身文化内容时,往往会揣摩对方的态度和意图,以选择适当的陈述予以回应。也许,他并不一定是在虚构不实的陈述,只是在当时的文化生境中,确实要选择一些大家均能接受的文化元素,贴近主流文化,来增进对傩文化阐释的理解,并获取个人及所从事事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他、对傩文化的再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正如格雷夫斯认为的那样: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在心理文化适应上存在差异,不是每一个体都参与到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24]我们发现与谭某同一时代的“端公”们,绝大部分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销声匿迹”,而正是谭某这种主动向新的时代文化靠拢的传统文化承载个体,不断推进文化整合、创新,才是构成传统文化再生的强大内生动力。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四、多元互动:构建积极的传统文化再生环境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文化与生计密不可分,一定的生计会形成一定的文化,而一定的文化又可以转换成人们的生计资本。社会“生计方式转型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替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文化重构的过程”[17]。而人的文化适应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27]20在谭某身上,生动演绎了生计与文化在个体层面的融合与互构。谭某的个案启示我们:当个体将某种文化作为一种生计资本,并作为其生计策略的时候,个体的文化适应能力就会极大提高,而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再生的内在动力就会明显增强。生计与文化的这种互构性特点正是传统文化在生活化与世俗化中获得再生的关键所在。

从生计与文化互构的角度考察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在建构意义上就是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计资本,并通过积极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再生环境来激活这些生计资本,形成文化汇聚力,进而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就业,实现生计与文化的共生共赢。这种生计与文化互构的路径其实质是让传统文化保护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至于如何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再生环境,我们仍然可以从谭某的个案中窥探。纵观谭某个人角色的成功转型并对恩施傩文化保护与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全过程,除了谭某个人的因素外,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主体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政府层面:1979年三岔乡恢复了文化站,文化站组织举办了数十人的文艺培训班,由谭某负责培训授课,这意味着谭某在当地的文化地位通过文化站得到“官方”的非正式确认,为其在民间的发展增强了基础。后来,谭某被聘请为文化站临时工作人员,使他有机会接触更高水平的交流和接受专业的指导,使其傩面具和傩戏创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有学者考察发现,谭某早期制作的傩面具比较粗糙,正是在恩施市文化馆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才有了其后来制作的傩面具的精美和丰富程度。[19]而政府通过接待性展演、举办地方文化节等形式给谭某提供了众多表现的舞台,通过民间艺人认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使“肉口传渡”的傩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总体来看,正是政府全方位的挖掘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推介地方文化品牌,才使得谭某得以重新走到台前,并逐渐为外界所知晓,使谭某不仅可以依靠传统文化而获取生计,而且还拓展了生计空间,获得了自我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的态度和作用对谭某角色的成功转型是外在的决定因素,这也正是不少学者在文化适应研究中关注到的主流文化群体对边缘文化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的态度对于文化适应进程的重要影响作用。诚然,政府的行为必然有着自身的逻辑,其中除了加强文化建设是政府基本的职能外,很大程度上还缘于那个时代普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地方发展路径取向。恩施州地方政府也较早把“打民族文化牌,走旅游发展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由此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草根组织为谭某从事傩戏表演汇聚了人力,扩大了从事传统文化表演的社会资本。“三岔乡间文艺表演队”“三岔业余灯戏团”“三岔区民间艺人协会”“三岔傩戏表演队”等组织的成立和活跃,增强了谭某傩戏表演可以依靠的力量,坚定了其从事传统文化表演的信心。二是文化类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为谭某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从傩的动力。触动谭某创作欲望和促使其傩戏从“娱神还愿”向“娱人”转向的偶然事件正是其参加恩施市双河乡文艺会演交流的结果;2003年,谭某接受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金会邀请,到北京开展了为期10天的傩戏表演。而谭某制作傩面具参加湖北民间美术展、中国艺术节展览,以及被选送到国外展览均与文化类社会组织的交流活动密切相关。三是学术团体和学者的考察研究极大提高了谭某和恩施傩戏的知名度。随着恩施傩戏影响力的提升,先后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术团体和学者的关注,谭某也非常珍视这种与学术界的交流,其中,1994年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开展的25出还原仪式表演和2005年给韩国庆尚大学来访学者的表演为其常常所引以为自豪[20]。

市场层面的需求给谭某带来了直接的收入增长,使谭某安心从事傩戏表演成为可能。如上文所述,在传统社会中,恩施地区极其浓厚的“请傩还愿”文化汇聚了“端公”稳定的从业市场,谭某学“端公”的初心就是为了生计,以至于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段时间平均每年有百余场的民间法事和演出,给他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而在改革开放后的岁月,这一市场需求进一步多元化,不仅有大量的民间娱乐性表演需求,在当地大兴文化旅游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也纷纷邀请其进行表演,比如,他连续多年在“恩施国际闯滩节”表演傩仪《祭江》、在恩施市“梭布垭石林女儿会”上表演傩仪《傩祭》等。

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的需求和相互间的互动为谭某营造了一个积极的从业环境。谭某立基于个人生计空间拓展的需求,主动进行文化适应,积极与政府、社会、市场等主体展开互动,最终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恩施傩戏的闻名之路。文化与生计互构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意义,正是文化传承个体积极追求良好生计空间的“小环境”和政府、社会、市场积极互动营造个体生计选择的“大环境”之間密切互动的结果。

推动生计与文化互构,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再生环境,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文化产业化,它包含但不限于文化产业化,它需要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个体、政府、社会、市场等主体多元互动、合作共赢的文化生态,吸引多元主体在守住文化本真性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升传统文化转化为生计资本、产业资本的价值,积极营造一个能够吸引投资和就业、见得了收益、守得住本真、实现得了自我的大环境。

五、结 语

通过恩施傩戏传承人谭某的个案,发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同传承个体的命运紧紧纠葛在一起。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外部生境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文化传承个体的生计选择和文化适应却是构成传统文化再生的强大内生动力。当文化传承个体借助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计资本的力量,主动去适应社会变迁,主动去拥抱时代需求,主动去融入火热的社会实践的时候,不仅会获得个人的向阳而生,还会对传统文化新的再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生计与文化密不可分,人类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生计方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化与生计具有一种天然的互构性,共同统一于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当历史主体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计资本且成为生计选择的时候,主体就会通过学习、模仿、抽取、融入、整合、创新等方式推进个人的文化适应,从而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与新的时代需求对接,使传统文化在回归生活化、世俗化中获得保护和再生,进而实现生计与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建构。这一生计与文化互构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演进的实践逻辑。

传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关键在人。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再生格局是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键。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再生格局,既要建构文化传承主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小环境”,更要建构国家、社会、市场、个体等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大环境”,从而吸引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人主动向传统文化靠拢,吸引更多主体可以通过依托传统文化实现就业、依靠传统文化拓展生计来源和实现自我,进而将传统文化融入个人的生产生活和人生追求,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生计与文化的互构,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繁荣发展。

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本真在于实践。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去还原一些被历史遗失的仪式或记忆,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再现或保护,但这只是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精力应该是让其回归生活、回归历史主体、回归一定时代应有的文化实践。从这个意义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再生,我们不必去过多地纠结所谓文化的“原汁原味”,因为在浩瀚历史的主体实践活动面前,“原汁原味”本就是一种相对性想象;我们当然要防范资本逻辑下的“市场投票”现象,防止市场逻辑左右文化的发展,但也不可因担忧产业化的功利性问题就退避三舍,因为不能与主体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文化保护终究是无根之木,文化的活力始终源于其对人的需求的满足。

整观文化的再生和发展,在理论逻辑中,生计与文化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经验逻辑中,生计与文化统一于生活化、世俗化的人类世界;在建构逻辑中,拓展文化生计价值与增进文化再生可以统一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中。

参考文献:

[1] 谭启术.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学习月刊,2007(13).

[2]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孙晓霞.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2007(1).

[4]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2007(7).

[5] 杨旭东.传承人的个体崛起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新野猴戏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 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

[7]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8] 吉國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9] 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10] 林继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视角[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11] 吕屏,王庆仁,彭家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12] 钟贤巍.从“共谋”、“冲突”到“和谐”——民俗旅游的内在文化张力及其调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13] 汪春燕.从民族政策视角论民族文化传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4] 李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4).

[15] 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6] 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Chicago: Aldine Altherton,1968.

[17] 刘相军,孙九霞.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生计方式转型与传统文化适应:基于个人建构理论视角[J].旅游学刊,2019(2).

[18] 郭家骥.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J].民族研究,2003(1).

[19] 罗彬.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转换个案研究——一个土家“端公”和他的傩仪面具[C]//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20] 汪黎.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2014.

[2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2] 宁华宗.共生的秩序: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生态与路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3] F.W.Rudmin.CriticalHistoryoftheAcculturationPsychologyofAssimilation,Separation,Integration,andMarginalization[J].Review ofGeneralPsychology,2003(7).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24]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4).

[25] J.Sam,J.W.Berry.TheCambridgeHandbookofAcculturationPsychology[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6]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7]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life history of the inheritors of Nuo opera in Enshi, it is found that the livelihood choice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subject constitute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raditional cultures regeneration. When traditional culture becomes the main livelihood choice as a type of livelihood capital, the subject will adopt cultural adaptation methods such as learning, imitation, extraction, immerging,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n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needs of new era, so as to objectively regene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life and seculariza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construction between livelihood and culture. This process of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livelihood and culture i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ractical logic shows that the key to traditional cultures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lies in people, and that forming a cultural practice environment centering on people through multiple subjectsinteractions is the key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ultural protec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Nuo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責任编辑:李 妍〕DE94CB53-4F33-40F4-BE0B-2EDD6A7AB145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文化保护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族传统体育观光化开发模式构想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