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子痫前期产妇围术期GSN、VDBP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2-04-20莫力申晓玲韩宝义黎昆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七氟醚子痫

莫力,申晓玲,韩宝义,黎昆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1400)

0 前言

子痫前期是妊娠所导致的病理及生理变化,此类患者往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对子痫前期产妇,临床中多行剖宫产术辅助分娩,在分娩时考虑凝血功能情况,多采用全麻的方式,而麻醉用药的选择非常关键[1]。针对子痫前期产妇,在行剖宫产时常规给予丙泊酚、罗库溴铵,同时采用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维持麻醉,但是麻醉诱导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处理方式[2]。七氟醚作为一种理想的吸入麻醉剂,具有迅速的麻醉诱导作用;低分子肝素钠可上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保护肾脏及降低血压、蛋白尿,改善局部血流。临床中常采用单纯用药方案[3],关于联合用药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七氟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子痫前期对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凝溶胶蛋白(GSN)、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子痫前期的相关诊断标准,在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24 h尿蛋白≥3.0 g或随机尿蛋白/肌酐≥0.3[4];②接受剖宫产术辅助分娩,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③本人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妊娠糖尿病者;②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失血量超过1 000 mL,术中输注血液制品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A组30例,年龄21~40岁,平均(28.12±2.25)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B组30例,年龄20~38岁,平均 (28.21±2.24)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C组30例,年龄20~39岁,平均(28.14±2.19)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三组产妇在入院后均嘱咐其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降压及吸氧支持,使用利尿剂并进行饮食调节。均给予剖宫产术辅助分娩,产妇在术前禁食禁饮4~6 h,术前滴注硫酸镁。在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及常规消毒铺巾。A组给予七氟醚吸入(吸入浓度为6%)4 min后,待睫毛反射消失、Narcotrend监测值在60以下时,静脉注射6 mg/kg罗库溴铵,1 min后实施气管插管,待胎儿顺利娩出即刻给予静脉注射0.5μg/kg舒芬太尼+0.05~0.1 mg/kg咪达唑仑,并降低七氟醚吸入浓度为3%。B组于术前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 U,术中给予1.5~2.0 mg/kg丙泊酚+0.6 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3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胎儿顺利娩出后静脉注射0.5μg/kg舒芬太尼+0.05~0.1 mg/kg咪达唑仑,七氟醚吸入浓度为3%。C组术前2 h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 U,然后进行与A组相同的麻醉辅助。所有患者均按照规范方式娩出胎儿,术中持续输注复方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200氯化钠液,同时限制液体的用量。

1.3 观察指标术前与术后3 d采集各组的空腹静脉血液,经离心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SN、VDBP水平;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各组的子痫发作、胎儿窒息、胎盘早剥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SN、VDBP水平术后3 d,各组的GSN、VDBP水平均提高,其中C组高于A组,A组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的血清GSN、VDBP水平比较(±s,μg/mL)

表1 三组的血清GSN、VDBP水平比较(±s,μg/mL)

组别 n GSN术前 术后3d 术前 术后3d VDBP C组 30 151.03±41.05 254.45±52.26 120.12±33.85 184.45±42.25 B组 30 150.89±40.96 182.25±44.47 120.16±34.19 138.25±36.69 A组 30 151.14±41.15 201.26±46.56 120.25±34.48 151.15±38.89 F值 0.612 15.125 0.425 12.236 P值 0.331 <0.05 0.518 <0.05

2.2 凝血功能术后3 d,各组的凝血指标均较术前改善,C组的PT、APTT长于A组,A组长于B组(P<0.05);C组的FIB低于A组,A组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三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PT(s)术前 术后3d 术前 术后3d 术前 术后3d APTT(s) FIB(g/L)C组 30 11.12±2.19 15.11±2.32 23.38±4.39 37.89±4.65 4.64±1.54 2.78±1.17 B组 30 11.06±2.21 12.16±2.16 23.41±4.36 28.02±4.75 4.65±1.53 3.86±1.25 A组 30 11.15±2.26 13.02±2.12 23.62±4.45 32.25±5.16 4.62±1.54 3.36±1.21 F值 0.365 10.125 0.254 8.896 0.456 9.965 P值 0.558 <0.001 0.712 <0.001 0.512 <0.001

2.3 不良妊娠结局A组的子痫发作、胎儿窒息、胎盘早剥分别为6例(20.00%)、4例(13.33%)、7例(23.33%),B组分别为7例(23.33%)、5例(16.67%)、7例(23.33%),C组分别为1例(3.33%)、0例(0.00%)、1例(3.33%)。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而A组、B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种,属于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多系统进展疾病,主要特征是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蛋白尿,还可出现多脏器损害以及终末期器官功能障碍。子痫前期的基础病因与胎盘血管结构异常、血管阻力变化等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患者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子痫前期的产妇不适合自然分娩,多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在剖宫产术的实施中如何麻醉是关键。既往麻醉通常采用局麻配合全麻方式,而常规麻醉方式可引起血压、心率的升高,威胁产妇生命健康。对此提倡在常规麻醉基础上辅以镇痛、镇静类药物来缓解产妇疼痛,如芬太尼、咪达唑仑等,但是添加此类药物容易影响胎盘屏障功能,对胎儿呼吸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

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剂,常用于全身麻醉,可发挥良好的麻醉诱导作用,且吸入药物的母婴安全性高。七氟醚可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子宫收缩力,并与剂量呈相关性[5]。低分子肝素钠具备抗凝及抗血栓作用,可防止体外循环中血液凝固并预防血栓形成,但是经皮下注射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6]。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各组的血清GSN、VDBP水平均显著提高,联合用药的C组提高最为明显。GSN可直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改善组织凝血因子Va的消耗及异常分布,VDBP参与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低分子肝素钠有显著抗凝血作用,配合七氟醚镇痛可发挥良好效果。术后3 d各组的凝血指标均较术前改善,其中C组改善最为明显,提示七氟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改善血液粘滞状态并促进血液循环。此外,C组的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提示联合用药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七氟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提高子痫前期产妇围术期GSN、VDBP水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七氟醚子痫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最凶险的妊娠疾病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表现的观察及分析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