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分析

2022-04-20马蕾

教育界·A 2022年3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培养策略

【摘要】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以及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有道德、讲规矩的公民。因此,教师要将规则意识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助其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本文从家庭、学校、学生等多角度入手,探究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马蕾(1986—),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拥有了较为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够使智力以及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能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时,应该重点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以家庭和社会为基础,形成三方教学合力

(一)通过家校联合,加强课外监督

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的设计时,需要有意识地考虑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并且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于规则的认知以及执行情况,以更好地促使学生真正地将规则意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充分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并且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之后,采用统一的教育方式及理念,来对学生共同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有效运用社交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促使家校联合,形成监督合力。

比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教材《我的好习惯》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可以提前结合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在家中的餐桌礼仪、行为习惯等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通过调查,教师能够对学生在家庭中所接受的礼仪方面的教育进行简单了解,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当前对行为规则的认知水平。接着,教师再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让家长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在生活、家庭中也通过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规则意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師可以以调查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在展开新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来判断教材中的主人公做法是否正确,并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学生在对人物行为进行判断和比较时,便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行为规范知识。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简单地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行为规范认知,还可以强化之前在家庭中所学习到的正确行为规范,与此同时能纠正自身的错误行为和错误认知。在此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大概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接受到的行为规范教育情况,并且能够对一些缺乏家庭行为规范教育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大部分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疏忽所造成的,有的家长无法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认知。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机会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能够主动并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重视规则意识,从而实现对正确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执行。

(二)开展志愿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规则

家庭教育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社会体验对于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际体验是对规则意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最为有效的途径。如果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所接受到的规则意识教育与实际生活存在冲突,那么可能会对规则意识的内化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社会规则,并且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规则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比如,教师在开展《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应意识到学生不应该仅仅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理论知识的充实,而应该能够将社会规则的具体内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对社会规则的实践,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通规则认知,学校可以选择和当地的交管部门进行合作,开展“小小交通协管员”志愿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交警队中与交警近距离地接触,了解交警的日常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交通管理工作产生敬畏的心理,还能够学到交通规则,了解交警每天工作的内容,从而提高交通规则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交通指挥工作,不仅能让学生亲自体会交通规则存在的意义,还能够促使学生完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渗透,从而深刻地理解社会规则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一)开发教材内容,促进社会规则的认同

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教师在运用教材时不应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创造性地运用,拓展教材的运用渠道,以此增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性。比如,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情况来重构教材内容,使教材中的内容更符合实际需要,当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取舍,适当舍去一些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同时增添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规则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课堂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又或是适当引入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规章制度来重点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在认同社会规则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生活离不开规则》课文的学习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素材,例如公共场所中的禁烟图片、篮球和足球等体育比赛规则图片、生活中草坪上摆放的指示牌以及交通指示牌等,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讲述或是猜测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背后所蕴含的交通规则、比赛规则,了解这些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假设生活中没有了这些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生活中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规则?”接下来,教师再在情境的引导之下和学生共同观察生活中的三个情境内容:第一个情境是“我”在公园中看到大家都在扔垃圾,所以“我”也跟着扔垃圾;第二个情境是只要没人看到“我”扔垃圾,那“我”就可以随地扔垃圾;第三个情境是在没有监控摄像头的路段,“我”可以随意地闯红灯。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以上情境以及所学的相关社会规则思考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对自己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之后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当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与红色革命文化、国家时事政治等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的层次更加深入,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与认同。

(二)重点关注问题行为,培养规则遵守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没有形成全面、成熟的认知,因此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纠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将遵守课堂纪律作为进行学生社会规则培养的主要渠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遵守课堂学习中的相关纪律,来帮助学生获得遵守规则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规范课堂纪律,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认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强对规则的认知,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比如,不能迟到早退,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大声说话、不可以睡觉等是学生在学校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使学生对违反规则的后果和遵守规则的益处具有清晰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发现违规违纪问题频繁地出现,教师不可对其放任不管,而是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并且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使其真正地了解违反规则时需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同样,对于班级中积极遵守规则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从而在班级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犯错的学生向他们学习,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以自主参与为教学关键,重视内化规则意识

(一)开展主题班会,深刻理解规则的价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自觉地维护秩序,遵守行为规则主要源于内在的驱动力,而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自我实现以及实际生活的需求,让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内驱力。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规则意识的培养时,一定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且在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着“规则”这一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联系实际生活,并且通过思考以及整合,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开展关于规则的自我教育。在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对自己进行深层次的规则内化,从班会主题的选择到班会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开展,都由学生自主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遵循主题班会的规则,依照相应的程序开展。因此,主题班会能够顺利地开展,就意味着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遵守规则。这恰恰就是对规则的执行表示认同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自由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对规则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自主选择榜样,强化规则执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当教师在开展规则教育时,为其提供榜样的示范,能够为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教师在开展规则意识的培养时,可以以培养规则习惯作为出发点。一些长久持续的行为能够让学生形成无意识的习惯,这些习惯久而久之会固化为某些行为模式,最终形成相应的固化思维。

比如,大部分的学生首先形成的往往是执行规则的外在习惯,久而久之,才会将其发展成为内在思维的习惯,而内在思维习惯的形成从某一程度上来看就意味着规则意识已经完成内化。但是,教师要确保學生自主选择的模仿榜样是正面的,如果学生所模仿的行为是好的,那么学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学生模仿的行为习惯并不好,如此一来便会成为恶习。通常在进行规则教育时,教师以及家长会以自己的标准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但这容易影响榜样在学生心目当中的认可度,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与师长之间在年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经验等一些方面的差异,学生很难从内心去认同、从行为上去模仿家长与教师的规则示范行为。事实证明,教师在进行榜样的挑选时,应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且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只需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即可,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对于榜样示范产生认可,进一步地完成规则的内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地明白社会规则,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约束之下,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地做到知法、守法。

【参考文献】

[1]卢惠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23.

[2]王合善.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规则意识[J].科普童话,2019(48):119.

[3]韩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8(13):125.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培养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