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2-04-15薛园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摘 要】历史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助力学生长远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深度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文章简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结合笔者教学工作经验,从构建民主课堂、设置课堂留白、传授提问方法三个角度,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敬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82-02

明人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谈到:“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价值。”任何学习活动都会产生疑问,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现疑问,及时地提出问题,快速地解决问题,无疑能够保障学习的时效性、指向性。

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提问,鼓励学生广泛质疑,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1]。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历史课程并不为学生所重视,而喜欢历史这门学科的学生人数整体上偏少。由于不重视、不喜欢,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参与性不高,表现并不活跃,师生互动缺乏,能够围绕教学主题主动提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高中历史课堂上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对历史学习主动出击,积极提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载体,师生之间可就问题本身展开讨论、探究、交流[2]。

问题本身可作为教学延展的线索,以点带面,可横纵向拓展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更为丰富、立体和饱满,更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此外,学生提问,对学生、教师都是有效的信息交互过程,提问伴随思考,这一过程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教学中的难点也就随之攻克。同理,从学习的角度来说,高中历史课堂上需要学生积极提问。提问可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问可从侧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视角。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民主课堂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环境的构建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结合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和学生群体的身心特征,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一改“师道尊严”“历史严肃”的教学模式,应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建设民主、开放、多元的课堂环境。事实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倘若教师过于严厉,学生自然不愿意提问,也就存在“有问而不敢”的情况。而历史课堂沉闷压抑,学生即便心中有问题,也不愿主动提出[3]。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允許学生犯错。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如不打断学生表达,并通过肢体动作向学生传递激励信息,以柔和、期盼的眼神鼓励学生。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敷衍、不散漫,及时反馈,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到了封建王朝的末期,总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几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末期的必然现象,已然成为历史规律。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既可从归纳法的角度展开分析,又可从演绎法的角度凸显特例。另外,由问题本身可以关联到诸多的知识要点,如王朝末期的吏治腐败、土地兼并、自然灾害、苛捐杂税、外敌入侵等。由点及面,便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

(二)设置课堂留白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在民主课堂的基础上,将“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生生、群体多向信息交互的“多言堂”。有的历史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中心,从上课伊始,教师始终保持高密度甚至是持续不断的教学输出,直至下课铃声响起,教师都还停留于同一状态。站在学生的角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互动的机会,失去了提问的机会。或许有人会认为,教师即便在课堂上成为了主导者,但学生依然可以自由提问,学生并没有失去提问的机会。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跟随教师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回顾性反思很少[4]。

笔者经常发现,在课堂上,当教师问学生:“同学们有疑问吗?”学生纷纷回答:“没有问题。”此时此刻,学生凭借记忆,可以快速梳理知识,但这一梳理的过程,并非学生真正消化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因而,在课后,有的学生在复习和做作业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上,课堂留白非常重要。一方面,通过课堂留白,可帮助学生适当放松,调整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在课堂留白的短短几分钟内,学生不再以教师的教学思维为唯一指导,转而以自我的经验、认知来理解新知识,问题得以产生,问题意识得以形成。

如在“古代的经济政策”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课堂留白阶段,学生提出问题:“没有鸦片战争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否能够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历史没有假如,但历史问题可以假定。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就事论事,各自陈述观点,挖掘史料,应用课外知识,在热烈的讨论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传授提问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愿意提问、能够提问,还需要具备巧问、善问的能力。某些情况下,在一堂历史课堂中,有的学生在提问时杂七杂八,纠缠不清,教师和其他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完全把握不到学生想要表达的问题是什么。更有甚者,学生在提问时,由于做不到巧问、善问,不能一语中的,情急之下,紧张情绪大盛,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人数众多,倘若不会提问,一个问题浪费一点时间,在客观上无疑会影响到教学进度。此外,提问效果不佳,也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担心同伴的取笑,干脆三缄其口。

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活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5]。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历史是已然过去了的人、事、物,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维度,想要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因此,教授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可从小的角度切入,通过一个点、一条线、一个细节来进行提问。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出发,提问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当然,要提出层次清晰、中心突出的问题,还需要学生打好腹稿,养成先思后问的良好习惯。强化历史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融合性,将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之一。同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从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但容易忽视的地方切入。如电影、小说是学生课余时间喜爱的休闲娱乐项目,某些学生观看电视剧时,会就古装类历史剧中出现的人物关系、服装道具、名称称谓、故事剧情提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看似“肤浅表面”的问题并不是无关宏旨,以其中一点为出发,可映射出历史细节,教师可就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特点、原因等逐一展开论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循其本,从课堂环境构建入手,构建民主开放的历史课堂,以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提问热情;设置课堂留白环节,充分利用课堂留白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质疑;传授学生提问方法,从小处着手,从熟悉的事物着手,保障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家长,2021(17).

[2]马富涛.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2020(4).

[3]杨建华.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2015(3).

[4]李永昌.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7).

[5]赵筱烽.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考试周刊,2021(38).

【作者简介】

薛园梅(1980~),女,汉族,江西进贤人,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