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艾灸联合逐水饮治疗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22-04-02钟富强白长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积液卵巢癌腹腔

钟富强 李 戈 毕 晶 白长川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科,辽宁 大连 116013)

卵巢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晚期易伴发恶性腹腔积液。该恶性积液有“增长迅速”“反复出现”的特点,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利尿、腹腔引流及灌注化疗等治疗,但易引起体液大量丢失,不良反应明显,疗效欠佳。传统医学将卵巢癌的恶性腹腔积液归入“鼓胀”“积聚”等范畴,常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2]。我院运用“穴位贴敷艾灸联合逐水饮”治疗卵巢癌的恶性腹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3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收治入院的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3.00±8.00)岁。观察组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4.00±7.90)岁。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期间,观察对象可进行全身化疗,但腹腔积液引流需停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临床观察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纳排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所有纳入病例均经病理学或影像学诊断为卵巢癌,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提示为恶性腹腔积液。

1.2.2 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符合西医卵巢癌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对治疗及疗效评价均有良好的依从性。④未行其他相关药物的干预。⑤观察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有药物过敏史和(或)过敏体质。②既往患有精神类疾病。③心、脑、肺、肝、肾等器官有严重的功能不全。④预计生存期少于3个月。⑤不满足化疗条件。如样本病例在选择时正接受药物治疗,经历洗脱期之后符合纳入标准者,不作为排除病例。

1.3 退出标准 ①未达到上述纳入标准,纳入错误病例/未按规定进行干预措施。②资料不完整,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无法判定。退出或脱落的病例在按退出/脱落时,其疗效仍纳入疗效判定。

1.4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白长川教授经验方—逐水饮。方药组成:党参30 g,陈皮20 g,清半夏10 g,生白术20 g,茯苓皮20 g,生姜皮20 g,五加皮20 g,地骨皮15 g,桑白皮20 g,木香5 g,大腹皮2 g,桂枝10 g,山药20 g,制附子5 g,赤白芍各15 g,浙贝20 g,九香虫10 g,龙葵10g,炙甘草10 g。加减:涎壅盛者加苏梗、莱菔子;脾气虚甚者加生黄芪;阴虚甚者加麦冬、生地、五味子;湿重于热加泽泻、薏苡仁;热重于湿加瞿麦、萹蓄;腹胀加莱菔子、厚朴、槟榔;恶心加竹茹;腹痛加延胡索、川楝子;血瘀重加酒大黄、莪术。用法: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14 d为1个治疗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贴敷方为白长川教授研发的贴敷方,组成:生黄芪30 g,桂枝20 g,川椒20 g,龙葵 30 g,甘遂15 g,茯苓20 g,草果20 g,附子15 g,牵牛子15 g,冰片10 g,延胡索10 g,将上述中草药混合、研末,过筛后用醋调制成膏剂,装入3 cm×3 cm大小敷贴中,贴于神阙及双侧肺俞、脾俞、肾俞、阳陵泉、水分、水道,1次/日,4~6 h/次,共14 d。另外,选用百笑灸点燃后将灸盒置于双足三里穴,患者感到温热不烫即可,每次治疗时长以30 min为宜,2次/日,连续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 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最终疗效判定。参照1999年版《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制定。①完全缓解:超声检查提示腹腔积液消退,患者腹痛和腹胀等症状消失,尿量恢复正常。②部分缓解:超声检查提示腹腔积液最大深度缩小≥50%,患者腹痛和腹胀等症状减轻,尿量有所增加。③稳定:超声检查提示腹水最大深度缩小<50% 或腹水未见变化,患者腹痛和腹胀等症状未见改善,尿量未见改善。④进展:超声检查提示患者腹水较治疗前增加,患者腹痛和腹胀症状加重,患者尿量减少。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 结果

观察期间两组均无退出与脱落病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癌晚期的临床并发症。当积液量超过500 mL时,患者常出现腹部膨隆、腹胀、移动性浊音等情况。当积液量超过3000 mL时,患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等情况[4]。腹腔的产生主要与“恶性肿瘤侵及腹膜”“积液产生-吸收动态失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钠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液体静脉压升高”“淋巴回流受阻”“腹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腹腔内脏器破裂”等因素相关[5]。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灌注化疗”“穿刺引流”“限制水钠摄入量”“积极补充白蛋白”“大剂量应用利尿剂”等治疗方法来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较多,疗效难以持久。部分患者可因反复、长期引流,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腹腔感染,故上述治疗方式运用于恶性肿瘤晚期时需格外谨慎。

中国传统医学则恶性腹水归入“鼓胀”“积聚”等范畴。《素问·腹中论》中则云:“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灵枢·水胀》中将鼓胀描述为:腹部鼓胀,全身肿大,与肤胀相同,皮肤呈青黄色,腹部呈青筋暴起。《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则将此病描述为“腹皮胀急而光,内空空然如鼓。”其病因多为情志郁结、饮食失节、嗜酒、虫积,久则伤及肝脾,气滞血瘀,水湿内停,并将其分为气臌、血臌、水臌、食臌、虫臌等情况[6]。根据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病因病机特点,白长川教授将其归入“水鼓”之类,并认为其病为“水滞”,其核心病机为“水饮”。《金匮要略》中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老师善用该法以逐水,使三焦气畅,腑气得通,消滞而扶正气,故有“逐水饮”。方中取实脾饮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取真武汤以温脾肾之阳,以利水祛湿;取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阳,以化气行水;取五皮饮以利水消肿;取六君子汤以扶正气;并有浙贝以散痰结;九香虫疗脾肾之亏,散膈脘之气滞;龙葵以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以防热盛伤阴。全方旨在恢复“脾”“肾”之阳,使水湿得运、能祛。荣剑[7]经研究发现,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实脾饮化裁可明显缩短积液消减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据吴昊鹤[8]研究发现,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加用实脾饮组能可使腹盆腔积液的患者血中总蛋白、白蛋白等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提升,进而更有效地减轻相关临床症状。臧传龙等[9]报道了运用靶向药物与真武汤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并发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朱美昌[10]则报道了运用真武汤加味联合灌注化疗恶性体腔积液总有效率达78%以上。蔡秀江等[11]报道了将真武汤应用于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引发的恶性腹腔积液治疗过程中,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史同霞和王学华[12]在报道中指出: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金匮肾气丸可降低人血清中雌二醇(E2)的水平,以及小鼠因化疗所致骨髓细胞损伤,并有免疫调节作用。宁飞等[13]则在报道中进一步指出,金匮肾气丸的激素调节作用是通过对机体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关键基因——钙调蛋白基因表达的控制而实现的。这对于卵巢癌的内分泌治疗、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黄亚娟和蒋士生[14]总结研究发现:五皮饮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较单一治疗方法可以更明显减轻局部水肿、积液的程度、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24 h尿量、减少相关利尿剂的口服用量。而孟丹华等[15]在报道中指出:六君子汤可以起到抗肿瘤扩增、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细胞的凋亡,并对机体多种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减少恶性积液的渗出。李莎等[16]报道了九香虫的提取物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分裂。田莹等[17]进行的体外研究显示:九香虫的水提物可以显著抑制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高聚伟等[18]经研究发现,龙葵的提取物龙葵碱能够降低小鼠Treg细胞的表达以及血中IL-2的表达,进而增强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性,从而起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陈雷等[19]报道了龙葵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阻断其进行有效的细胞分裂,诱导其凋亡,抑制其转化,进而提高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疗效,降低耐药发生的概率。詹梦茹等[20]则报道党参可使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增强,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亦对人体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使肝肾功能得到恢复。据程艺等[21]报道,党参的水煎液及其提取物均可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得到延长,证明了党参可以提高小鼠对于癌性疲劳的耐受度。据何华康[22]报道,半夏中的半夏多糖对可以诱导多种人体癌细胞凋亡,并可抑制小鼠的艾氏腹水癌细胞增殖。李哲等[23]报道,半夏多糖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吞噬能力,进而起到抗癌作用。董鑫等[24]研究发现,生半夏的提取物可使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防止其出现转移性侵袭,并可使HIF-1α蛋白的表达降低。杨亮等[25]研究发现,以浙贝为君药的浙贝黄芩汤可使wip1的表达降低,并可使抑癌基因p53的转录表达增加,进而使移植于的小鼠肿瘤细胞的复制得到有效抑制。经吕鹏等[26]研究发现,以浙贝为主药的复方浙贝浸膏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降低MDR1、MRP1等蛋白的表达,进而逆转肿瘤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耐药,从而起到协同治疗作用。赵欢等[27]研究发现,以浙贝为主药的复方浙贝颗粒与铂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小鼠的肿瘤负荷,并延长其生存期,并逆转耐药基因的表达。张婷和周红光[28]报道重用附子、桂枝等温阳药物辅助以三黄(黄连、黄芩、黄柏),寒热并举,可以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并能缓解肿瘤引发的寒热错杂症状。石海波等[29]报道了在大黄附子汤中加大附子的用量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阳虚症状,并可防止便秘的发生,进而减轻癌痛,有效减少阿片类等药物的用量。雷丹和刘志勇等[30]在报道中指出附子除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外,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可有效阻滞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转移,并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其可抑制瘤体生长。周长凯等[31]研究发现以附子为代表的乌头类中草药尚有逆转恶性肿瘤耐药的特性。因水湿内停,可知脾胃既虚,则取“外治”之法,以直达病所,振奋正气[32-33]。故取神阙及双侧肺俞、脾俞、肾俞、阳陵泉、水分、水道诸穴使经脉通利,水湿得祛。贴敷方取生黄芪益气利水,桂枝温阳利水,川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龙葵通络利水,甘遂行经隧之水湿,茯苓淡渗利湿,草果利水消肿,附子扶经脉之阳,牵牛子泻水利尿,冰片通诸窍络、消肿止痛,延胡索活血定痛。另取双足三里穴艾灸以健脾益胃,通经活络,培本固元,升降气机[34-35]。正如《四总穴歌》中云:“肚腹三里留”。以及《外台秘要》中云:“……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阁,以三里下气”。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艾灸联合逐水饮能有效减少卵巢癌的恶性腹腔积液,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积液卵巢癌腹腔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