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对护理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2-04-02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整体常规护理人员

李 红

(朝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近几年,伴随国家社会逐步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习惯、生活作息也逐步发生变化,冠心病临床发病率逐年提高,冠心病血液当中的脂类物质大量堆积引发血流受阻、心脏缺血,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患者在罹患该病后,对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该疾病也会让患者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1-3]。为此,研究冠心病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当中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并实施试验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本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试验时间由2017年8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组,可分为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整体护理组患者共计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共计60例。整体护理组共计有男30例,女3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9.25±2.0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4±0.22)年。常规护理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9.24±2.1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4.22±0.28)年。对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对于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纳入符合疾病标准者。诊断标准: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方法》诊断标准符合。②入组患者、家属均知晓了本次试验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该试验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欠缺。②病情危重者。③拒绝入组本次试验者。

1.2 方法

1.2.1 整体护理组护理方法 针对整体护理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及护理内容为:着重针对护理人员实施全方位培训,由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①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患者会存在胸痛发作,具备濒死感,同时,伴有一定的焦虑、恐惧情绪,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需要热情接待患者,注重亲切称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积极主动接受患者的行为反应,介绍主治医师、护士长等,并对于病区的环境以及探视制度进行介绍,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实施病情说明,并讲解治疗的意义及可行性,有效解除患者类型的思想顾虑及紧张感。护理人员应为其说明不良情绪会导致心脏耗氧量以及心脏负荷加大,对疾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工作过程中避免表现出手忙脚乱的情况,应保持敏捷、快速、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工作,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及安全感。②疼痛护理:积极指导患者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进行各项活动,保持卧床绝对休息,确保病房内环境安静,对于探视进行限制,患者的一切日常活动均由护理人员进行协助,告知患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实现疼痛积极缓解。入院后,应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 L,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调整为低流量吸氧。同时,在排便、进食活动过程中适当调整氧流量,患者病情平稳后应停止吸氧。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吸氧能够实现心肌缺血改善,有效缩短梗死面积。③镇静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皮下注射镇静药物,1~2 h再次注射一次,应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观察,用药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④合理饮食:由于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供血量不足,同时,绝对卧床过程中会使其胃肠蠕动减缓,降低消化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摄取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并保持日常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预防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⑤活动指导:急性期患者应维持绝对卧床休息,其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提高活动量,增强活动耐受度,预防产生深静脉血栓,避免患者过度活动,预防血压提高、心率增快,使其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诱发心绞痛,开始实施活动时应在护理人员监护下实施,最好实施心电监护,运动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⑥排便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床上大小便对于患者疾病控制的意义,指导患者避免下床排便,有一部分患者碍于面子不能在床上排便,应为其实施屏风遮挡,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协助指导,排便避免过度用力,叮嘱患者食用易消化、清淡、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利用润肠镜以及缓泻剂协助患者排便。⑦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持续性心电监护,向患者说明心电监护的重要意义,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对心功能及时实施预测,并进行妥善处理心脏骤停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应注重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以及电解质变化,护理人员应积极负责,避免放过任何波动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及抢救设备。⑧出院指导:应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调节,有效缓解自身压力,克服不良情绪,积极调节日常工作量及生活,并指导患者实施身体锻炼及体力劳动,患者应在出院后保持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避免饮食过饱。肥胖者应实施体质量控制,确保大便通畅,日常戒烟戒酒,同时,遵医嘱指导家属及患者能够对于应用的药物以及剂量、用法、效果、不良反应的能够熟知,对于自身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家中配备的药物应放在易取之处,以便需要时能够及时取用。

1.2.2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 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同时需要对于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实施安抚,告知患者此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能够依据患者的临床身体特征对其药物剂量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心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调问卷查,同时依据患者的问卷分数分成非常满意(100分)、满意(80-99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30-59分)、非常不满意(29分以下)。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负面情绪评分评定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患者负性情绪严重,评分越高。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检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分数高为其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应用SPSS 22.0系统数据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指标等实施检验,(n,%)为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表示办法,χ2模式检验,负面情绪评分、心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采取(±s)进行指标表示,t为患者进行数据对比计算,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整体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整体护理组:非常满意患者20例,满意患者38例,一般满意患者 2例,不满意患者0例,非常不满意患者0例,护理满意度96.67%;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患者15例,满意患者35例,一般满意患者8例,不满意患者2例,非常不满意患者0例,护理满意度83.30%。组间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χ2=5.9259,P=0.01496)。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整体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常规护理组更低,整体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0例,总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33%。常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心律失常3例,心肌梗死3例,心力衰竭2例,总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3.33%。组间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χ2=3.9273,P=0.0475)。

2.3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对于两组患者实施负性情绪评分评价,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具有较强相似性(P>0.05),护理后,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分数均降低,整体护理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比较(分,±s)

表1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比较(分,±s)

2.4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整体护理组生理舒适、身体健康、健康心理、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等评分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统计学差异性较小(P<0.05)。见表2。

表2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2 整体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2.5 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 整体护理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心功能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s)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上涨,临床逐渐提升对于此疾病的关注度。老年冠心病患者一般会产生冠状动脉硬化,造成血管狭窄、血管堵塞的现象,导致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及缺氧。使患者产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肥胖、高血糖及高血压等,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大,临床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因此应重点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积极做到疾病的有效预防及控制,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于冠心病的恐惧心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方式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叮嘱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于心脏的日常保养及疾病预防,有效达到护理目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控制病情发展,有利于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因此,需要探究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促进患者提供疾病认知,增强临床护理配合度,积极维护患者机体健康。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老年人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不断提升,患者患病后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冠心病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此疾病发病群体为老年人,主要特征为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4-6]。责任制整体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护理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属于一种较为现代化护理模式,主要核心为整体护理,实施护理过程当中,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患者在罹患冠心病后,必须着力更改自己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态度,才能加快疾病康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时戒烟戒酒,减少生活当中的不良习惯,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监督和管理,督促患者多进行体育运动。告诉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具体的锻炼及运动方法根据患者的自身能力及自身水平酌情调整[7-9]。同时对患者药物进行护理,在对患者冠心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注射大量的胰岛素及他汀类血脂药物,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督促和指导,加强患者对药物的认可,叮嘱患者每日按时按量服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是极为必要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护理人员可以定期为患者分享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10-12]。

应强调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整体性及全面性[13-15]。这种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多被应用在围手术期护理当中,整体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本次试验研究当中发现,全面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16]。

本文研究显示,整体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相比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较大(P<0.05)。整体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护理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整体护理组患者血糖指标、心功能与常规护理组对比,具备较强对比优势,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整体护理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常规护理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整体护理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常规护理组,整体护理组负面情绪评分更低(P<0.05),护理前,整体护理组生理舒适、身体健康、健康心理、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护理组对比,有明显相似度(P>0.05),护理后,整体护理组负面情绪评分与常规护理组对比,具有较强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与临床医学界的研究结论相似,张润惠的研究方法及结果为: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发作次数、ST段压低减少的次数、下移减少量相比于对照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发作次数、ST段压低减少的次数、下移减少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本次试验研究能够对于结论进行明确,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积极改善,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并能够积极调整患者心功能水平、血糖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护理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整体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