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珍贵的眼泪
2022-04-02吴俊
吴俊
【摘 要】本文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用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语文课涌现更多珍贵的“眼泪”。
【关键词】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情感
一、案例背景
在最近的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上,笔者发现了这样一种境况:由于升学压力加身,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到十分乏味,他们神游物外,眼光四散,一堂课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的只占十之一二,教室内沉默异常,只听得教师时高时低的声音在起伏。其实,在中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上,常常能听到学生的欢声笑语,甚至能看到学生流下的泪水。然而在高年段,却鲜见学生有喜怒哀乐的表达。本是精力旺盛、情感充沛的年纪,但他们似乎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最初的热情,语文课仿佛成了一潭死水。这让笔者十分痛心,遂决定在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增加情感的投入,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重新爱上语文课。
二、案例描述
片段1: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感受毁灭
师(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
生读后文。
师:“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生1:就是把圆明园里的文物都拿走了。
师:能具体说说他们是怎样拿走的吗?
生1(沉默):……
也没有其他学生举手。
师: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
生2(说了许多冗余资料):……
师:你介绍的内容十分详细,但还是没能把八国联军怎样毁园的过程讲清楚。还有同学愿意说一说吗?
没有学生举手。
师出示一段真实的资料,请生读一读。然后把感情送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生齐读,但声音比较小。
反思:圆明园被毁灭的故事离学生过于久远,虽然笔者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根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查找资料,本以为在课堂上分享搜集的资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并没有分享资料,课堂也因此陷入沉默。
如何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当中呢?笔者思考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
1.播放圆明园被毁灭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画面和生动的旁白解说,让学生直接体会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
2.带着情感再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段落,让学生将对联军的憎恨之情通过朗读宣发出来。
3.齐读第四节(描写圆明园收藏了众多历史文
物)和第五节(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在对比朗读中,将自豪与屈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情感。
片段2:
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感受毁灭
师: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请看这段录像。
师播放录像。
师:从你们的表情中,我能体会到你们此时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
……
出示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师:圆明园中珍藏的历史文物达 150 多万件啊!这些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图书典籍都不复存在。它们现在大都珍藏在英法博物馆,那原本是我们中国的东西啊!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请生说说感受。请你带着这样的愤怒心情读,齐读。
生3(噙着眼泪):心里很生气。
反思:从两个片段教学中可以看出,由于教师恰当地使用视频媒体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学习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在片段2中,学生刚刚体会完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自豪的感受正填滿心胸,此时播放圆明园被毁灭的视频媒体资源,因辉煌而产生的自豪和因毁灭而产生的屈辱糅合在一起,敲击着学生脆弱的心灵,学生甚至流下了宝贵的眼泪。这让笔者认识到,恰当地使用媒体资源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加速对学生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文本的连接,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成长。
然而,笔者还认为在实际使用媒体资源过程中必须注意“适时适度”的原则,否则语文课就变成了资料分享课,缺少了人文性。
“适时”要求教学辅助手段在恰当的时间出现。教学课件和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利于唤醒学生的旧有体验,因此教学媒体需要综合考量恰当运用,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适度”要求教学媒体不能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媒体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应当站在课堂整体教学的高度,安排教学媒体的运用,在心中明确课堂上何时何地运用多少媒体。
三、案例反思
(一)指导朗读体验情感
在课前,教师应当着重挖掘可以进行朗读的点,适时补充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利用补充资料充分启发学生想象,指导朗读,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宣发情感。
在第三次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笔者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领学生体会辉煌和毁灭的对比,读出自己的情感。如同学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理解圆明园建筑风格的多样,进而指导读出情感的轻重缓急。当读到“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时,配合出示、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视觉和想象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沉浸在具现的“圆明园”中,体察着灿烂的祖国文化,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读出对昔日圆明园的喜爱、向往、自豪。
朗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有方向有引导地读。在学生经指导后仍未读好的地方,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范读;在课文情节跌宕、情感变化的地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男女生读、师生读、拍掌打节奏读等方式强化情感体验;在学生情感被压迫急待释放的地方,教师不妨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放开读。
(二)教师引读升华情感
让课堂富有情感,教师在关键时机进行激情引读十分关键。
例如:笔者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通过前文的学习,学生在李大钊和敌人的对比、李大钊和女儿的对比中,已经体会到他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人物品质。
在教学庭审父亲环节时,笔者补充出示了李大钊在狱中遭受酷刑的资料,在音乐的配合下,笔者激情朗读资料内容:“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当朗读到“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时,早被李大钊坚强不屈精神感染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小声和笔者一起朗读。
笔者继续引读:“他在牢中受尽折磨……但是对于党的机密,他只字未提!他是个忠贞于党的人!”接着,笔者补充李大钊《狱中自述》,并让学生齐读资料。李大钊伟大的精神激荡在教室内,让所有学生都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之中。
学生在教师充满激发性的语言的引导下,从了解李大钊,到体会李大钊,升华了对《十六年的回忆》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感悟红色精神来体验情感
红色精神文章在义务教育的学习阶段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且其对于学生的爱国意识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朗读关于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的文章时,对学生进行社會背景的普及以及革命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让学生在感悟革命者的大无畏奉献之时能在和平年代忆苦思甜。
例如,笔者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文化概述以及图片、视频等,让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建立起当时五位革命先烈所处的战况和若他们没有选择这条通向死亡的路将会对后续的战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五位壮士当时为革命、为人民英勇就义的悲凉意境。
在描述五位革命先烈的掩护动作时,笔者的语速略微加快,声音有些焦急的声调,显示出当时五壮士在千钧一发之际的焦急却又有条不紊的作战策略。如笔者读到“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笔者带着激昂的情绪读完这段话后,学生的神情严肃,仿佛已经置身在激烈的战斗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革命精神,笔者让学生进行了下面激烈战斗的朗读“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在这时,全体学生跟随着这位朗读学生的情绪一起达到了高潮,尤其是朗读到大声喊道那一块时,所有学生已经狠狠地攥住了拳头,仿佛下一秒就要“向敌人头上砸去”。
笔者继续带领学生们朗读这场抗战的落幕部分。“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在这里壮士们悲壮地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敌人完成最后的抉择,壮士们内心是欣慰的,但笔者在朗读时是悲壮的、惋惜的。尤其在接下来“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读到这里,学生的眼里已经盈满了泪花,他们已经被壮士们的勇敢、爱党之情深深地感染了,当接下来读革命烈士的口号时,笔者让学生一起进行朗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简单的两句话,有的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已经泣不成声了,有的同学一边朗读一边举起右臂振臂高呼,像文中所说的那样“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无论是否亲身经历过那个动荡不安的革命混战时代,中华儿女的坚强不屈永远是那不褪色的中国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坚强不屈才为我们换取的和平时代,即使是在当下的和平时代,仍有无数的戎装为我们的安宁在负重前行。
当笔者带领着学生学习完这一课时,学生的激昂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们为英雄扼腕叹息,为他们毫不犹豫的一跃而哭泣,为敌人的丧心病狂、穷追不舍而不解,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敌人总是贪婪的想要更多。在学习过这一章后,学生重温了那些令人难以忘记的革命岁月,将历史的声音进行了演绎并将其留在了心间,对守护国家安宁的戎装战士充满了敬佩之情。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可能存在的“死水”需要教师打通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文本的壁垒,注入情感的“活水”。因此,只有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更新,才能让语文课涌现更多珍贵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