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教学实效
2022-04-02葛晚银
葛晚银
【摘 要】语文要素,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主要有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学习能力、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部编小学语文在编纂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学情,将语文要素分布在各个知识点、训练点、单元练习等模块中,助力教师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的教学思路,将语文素养有效落实于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解读教材特点,明确教学方向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落实语文素养,首先要在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上。比如,教材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的课文有《梅花魂》《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圆明园的毁灭》《将相和》《詹天佑》等;融入了明礼诚信、友善理念的课文《我不能失信》《小公鸡和小鸭子》《掌声》等。
(二)重视以兴趣为引领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关注小学生的兴趣,重视以兴趣为引领开展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驱动力,小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引领下自主学习。比如,在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中,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先学习拼音,再学习汉字的循序。这样的优势表现在,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识字之乐,激发识字的兴趣,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通过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板块设置的解读,可以看出,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十分重视。比如,“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创新点,一年级学生受语文能力的限制,阅读能力较弱。但是跟大人一起读,就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这也是幼小衔接的有效学习手段。通过教师、家长良好行为规范对小学生的引导,学生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良好阅读方法的掌握。
二、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很多图片和文字的内容,学生更喜欢图片这种对视觉刺激力更强的呈现方式。而教师要针对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 o 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插图包含了三个单韵母,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站在小河边的一张石櫈上,张着嘴发出“a”的声音,公鸡在对岸打鸣发出“o o o”的声音,大白鹅在河里摆出“e”的造型,好像在观赏自己水中的倒影。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这张插图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提问学生,图中都有什么呢?女孩和大公雞、大白鹅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学生一一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后,教师鼓励说,同学们都讲得很好,能够发挥想象讲清楚图中的故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女孩是怎么唱歌,大公鸡是怎么打鸣的……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应用插图创设教学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去思考、想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汉语拼音的学习情境中。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领自主阅读理解
通过解读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建构体系,可以看出国家比较重视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如何应用知识等。而要想更好地落实这些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想象,深入思考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梳理、概括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由浅入深进行阅读,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加深阅读感悟,从而将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比如,在《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人物的性格,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教师尝试让学生自主阅读,给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武松打虎?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 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思考阅读,使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方法,也能能够对课文中人物言行、 神态等细节进解读思考,这一过程其实便是他们自主获得阅读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深化对《景阳冈》内容理解的同时,也达成了培养语文要素的目标。
(三)应用读写结合手段,提升语文读写能力
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高效化的阅读,强化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以写作为载体,推进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落实语文素养,要利用好读写教学模式,让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教师可以围绕所阅读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在精读精彩片段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或者根据结尾的留白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续写,由此使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特点与技巧,并内化为写作能力。在一篇精彩的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促进学生对语文素养的提升。
比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读后感的练笔活动。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有的写到: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不好好学习,不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就会一事无成,何以为国家贡献力量呢?有的写到:我要为了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后,我要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为了祖国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写作时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效果,阅读与写作的密切配合,无疑有效推进了语文素养的落实。
(四)鼓励学生探究讨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相互交流、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激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要素的自我发展,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时,教师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文中母亲说一株豌豆苗为“一个小花园”表现了什么呢?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讨论,最后经过汇报总结形成了共识:表达了“爱”。随后教师又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段描述的,这个时刻小姑娘想什么呢?学生再次通过小组交流认识到:小豌豆的成长,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产生了打败病魔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与学生自主思考、质疑的时间,让他们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豆荚里有一粒豆子能预感外面发生的事情呢?”“母亲为什么把女孩的床移到靠近窗户的地方?”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要素得到了有效落实。
(五)学会提取有关信息,提升感知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掌握课文中词语、写作技巧,理解作者情感等,基于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关信息,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借助阅读教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教师在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都峰有哪些特点?它的高和它的陡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请你从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教师指名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阅读后得到的答案。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中,教师又要求学生抓住不再犹豫、奋力等词语,阅读课文3~7自然段,感受人物的动作。
在体会课文语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作出回答。如猶豫是什么意思?爬山前的我和爬山后的我,有什么不同?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我是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领下,在阅读中快速提取相关信息,提升了阅读效率,加深了感知理解能力,体会出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战胜困难的经过。同时使学生从中汲取了不畏艰难曲折的力量,培养积极进取的坚强品格。
(六)扩展语文课外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设置了一些板块,这些板块中很多都涉及语文课外阅读。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首先,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按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阅读资料,满足自己阅读的需求。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近期教学内容、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能力等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则对学生的阅读作出有效的引领、指导、帮助。比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查阅正确的答案,或者给予讲解,学生阅读中遇到一些倍感困惑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探讨,进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和家长选择一本书共同阅读,或者围绕一个孩子喜欢的主题,去选择书籍阅读。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教材引用了冰心先生的名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这一单元要素是童年往事。教师可以给家长和孩子推荐相关主题的经典之作,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思考,共同交流。家长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回忆童年往事,加深孩子阅读理解,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为了使学生把书读“活”,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阅读的童话作品、小说作品等,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满足学生喜欢表演的欲望,同时也能使学生更生动、形象、真切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综上所述,落实语文要素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应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将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然后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有针对性教育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语文要素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