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2018-10-25陆善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教学路径语文要素

陆善越

[摘 要]教学路径,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形象描述。结合部编教材一年级《影子》一课儿童诗教学,通过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方式来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具体策略为:强化语用教学,优化教学路径;稳定教学语境,优化教学路径;借助思维统整,优化教学路径。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路径;部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84-02

何谓教学路径?通俗地说,是对教学过程的形象描述,是围绕教学目标所采取的策略、设计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把握着课堂方向,而且还能有机地落实语文要素,推促课堂教学生成精彩。笔者结合部编教材一年级《影子》一课儿童诗教学为例,浅析借助优化教学路径以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以便参考。

一、强化语用教学,优化教学路径

强化语用教学,不是概念,更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探索。比如《影子》这一课儿童诗教学中,其目标中有这样的一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少教师都把“轻声”这一语文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从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看,可以说是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但少数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过于“故弄玄虚”,往往从专业角度反复强调“轻声”读法,即前面的字读重一点,后面的字读得短而轻。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毕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的专业描述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即便能够理解,在读中也无法更好地把握。

这种对语文知识的“技术化”教学,过分强调专业讲解,却严重挤占了学生的语用训练时间,属于一种不良教学现象。比如在这首诗第一小节中,有些教师不是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验文字,而是进行机械讲解,分析诗中“小黑狗”形象,甚至还引导学生分析其好处。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挑战,因为一年级学生还无法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其妙处,结果教师只能自言自语,说其比喻非常形象,非常有效。这样一来,本该师生互动的场面,就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结果自然十分尴尬。

要落实语文要素,其教学不是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掌握术语,而是通过一定的语用训练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概念化教学,尽可能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在其教学中尽可能从一个学习活动走向另一个学习活动。同样也是这一课“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的训练目标,教师可以将其细化成“读好停顿”“读准轻声”等学习活动。具体环节设计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看看、听听、比比、说说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有可能,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好动爱表现等特征,采取竞赛形式,或者闯关活动,以便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推促教学走向精彩。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小黑狗”只能与生活产生联系,但是无法引导他们从中感知语言表达的妙处。对此教师不要着急讲解,而是先引导学生熟读,或者比赛读,甚至是“误读”,比如将“小黑狗”读成“小花狗”,让学生听一听,讨论一下,说说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以此强化“小黑狗”的形象,引导他们从中感知“黑”的奥妙。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整体朗读,通过语气、语调,以及其中节奏的变化,引导他们从中感知儿童诗语言的魅力,节奏的韵律等。

二、稳定教学语境,优化教学路径

教学语境,通常是指通过内容、方法与手段共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语言环境。表面上看,这种教学语境与其内容关联不大,处于辅助地位;但在实际上,对学生的情绪以及教学效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影子》这一首儿童诗,从其内容来看,则需要构建一个符合儿童天性,轻松活泼的稳定语境。这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稳步推进。对于这一课导入来说,有教师望文生义,采用手影进行导入,比如给学生表演狗、蜗牛等各种手影,表面上看,这种导入很新奇,学生兴趣很高;但从实际分析,这里的手影与诗中所提的“影子”不是一回事。这种手影导入,也许更适合科学课程教学,而对于儿童诗《影子》来说,不妨采用猜谜语的形式,通过语言文字、语言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便于从中落实语文要素。

也有教师错解语用训练,结合课后练习进行训练。第一步,认识方位,我的前面是( )……第二步,改变角度,我在( )的前面……这种习题,表面上看是结合“影子”进行语用训练,但实际上却与这一课关联不大,即便学生不读课文也能填写。某种程度上讲,这仅仅是一种机械常识训练,从语文要素角度进行分析,反而消解了文本所营造的诗意语境。这里教师要理解,这种课本训练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在相应稳定语境中运用方位生字词,而不只是简单认识方位。毕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早已经接触方位,也知道方位,只是不会书写而已。

如何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来落实语文要素呢?其实只要变通一下过程,结果就会不一样。具体教学中,教师将具体方位生词与诗歌句式联系起来,课后训练的填空也可以改成儿童的形式,即“( )在前,( )在后……我们一起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填写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然后站起来,边读边向全班同学介绍,接下来,再读一读课文,他们就能从中感知训练形式与文本诗歌语言具有相同之处。这种前后衔接的语用训练方式所营造出来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将语文要素巧妙渗透其中,而且还能推促学生将文本语言灵活转化为他们的生活语言,在促成课堂精彩生成的同时,彰显课堂的诗意、趣味。

三、借助思維统整,优化教学路径

这里提教学路径,其目的是推促课堂教学呈现整体性,以便避免其碎片化。毕竟,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碎片化,这里讲一会儿,那么讲一会儿,呈现一种混乱现象。如果课堂教学中知识点不成系统,彼此之间杂乱无序,不仅会影响语文要素的落实,而且还会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有位教师,还是针对“轻声”读法,为了强调学生感知运用,将其“轻读”分为在词语、词组、句子乃至课文中具体读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表面上看是强化,实际上是制造混乱,一时间让学生掌握那么多知识点,结果学生本来会读的,到了最后反而不知道怎么读了。笔者分析,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教学过于理性化,过于肢解,结果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因而,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整节课堂一盘棋。教师需要的是借助教学路径,统整思维,将语文要素巧妙放入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即便是某一个细小训练,也不应肢解,而是放置在整个篇章训练之中。比如针对“轻声”读法,不应急于让学生掌握不同语境的具体读法,而是直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现,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如果学生读得不准确,或者读得不到位,可以将那个字单独列出来,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在学生能够读准后,再进行课文诵读。对于字义、字音等关于语文要素的教学,教师要相应地整合到课文朗读之中。只有在相应的语文环境中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稍微有些强度的教学,都能让他们感到疲劳。不少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其课堂教学中相应安排一些游戏,以便缓解学生疲劳。这里笔者认为,针对游戏,教师也可以统一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比如有位教师安排的是拍手游戏,她就将其与儿童诗诵读联系起来,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诵读,这样学生不仅训练了手、嘴与大脑,在提高记忆的同时,还能有效强化语感,为语文要素的落实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对于教学路径的优化,其目的是更好推促语文要素落实,是为了满足孩子当下的一种学习需要。也只有更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与他们进行互动对话,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生成。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教学路径语文要素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