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四模块”模式下思辨性思维的培养
2022-04-02许丽娜
许丽娜
【摘 要】在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江苏启东摸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即“三段·四模块”。该模式关注过程、方式的高效率,课堂的高效能以及质量的高效益,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思辨思维是历史教学中的核心思维,该思维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要途径是比较法,最终落脚点是创新意识的生成。
【关键词】三段·四模块;思辨思维;课堂模式
一、“三段·四模块”教学模式的目标
“三段·四模块”是一种高效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短时间来看,该模式注重课程标准的生成、知识框架的构建、情感态度的升华。通过对课文文本的解读,研学活动的设置,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头脑风暴的碰撞,一堂课下来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思。从长远看,该模式更强调学科素养的达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对未来对人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二、培养历史思辨思维的必要性
历史思维是在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适应历史课对其中所包含的客观性逻辑和人文精神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精准的把握。学术界对历史思维能力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援引赵恒烈教授的分类标准,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归纳为:(1)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2)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和社会偏见;(3)依据历史事实论证某些观点;(4)中外历史大范围内的评价和比较;(5)用历史观点分析现实问题,预测今后发展趋向。根据赵教授对历史思维的定义不难发现,思辨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赵亚夫教授也早已提出“思辨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质量”的观点。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传统的讲授课堂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自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以创新为核心的思辨性思维已经逐渐融入高考命题研究,并大有扩展之势。近两年高考卷不再突出对基础史实的考查,而是以基础史实为依托,创设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情境,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比较的能力、解读史料的能力等,因此史学素养的培养是大势所趋。
以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卷为例,这套试卷的非选择题部分让人眼前一亮,给传统的应试教育当头棒喝,在当年的高考试题中脱颖而出,归根到底就在于题目的“新”,超越了传统的材料题命题思路。比如第18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改革亲历者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日记为切入点,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突出了一手史料的价值,落实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道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区分史料类型能力、认识不同类型史料价值能力、分析和运用史料能力。这道题具有基础性、应用性还有创新性,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挑战。
三、“三段·四模块”模式下思辨思维培养策略
历史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学科,有较强的趣味性,但知识点也比较琐碎繁杂,令不少学生头疼,经常会出现上新课的时候学生兴趣盎然,然而一到背书做题环节就丢三落四,知识点串联不起来,综合性、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欠缺,出现前后混淆的现象,以及对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总结和认知不够深入。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在用初中的学法来应对高中的学习,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背景、影响等史实的堆砌,只要死记硬背即可拿高分。这种不加理解的记忆是短时记忆,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不仅学生如此,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停留在以往的老旧思维模式,仅按照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识记重难点,而不研读教材、加工整合教材资源、考查学情、创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理性分析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判断标准的形成。
如何让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打破部分学生的成见,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心思了。笔者以人教版《新文化运动1915—1917》一课为例,探究“三段·四模块”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技能。
(一)激发“问题意识”
思辨性思维有六个发展阶段:鲁莽的思考者、质疑的思考者、初始的思考者、练习中的思考者、高级的思考者和完善的思考者。这六个阶段都强调思考,培养思辨性思维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学生才会进一步质疑求证,才会勇敢主动地解决心中的疑虑。因此,笔者在引入时设置了“猜人名”的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近代中国有这么一位名人,他年少时是考取功名的青年秀才,是整个家族光宗耀祖的希望;但后来成了康党、乱党、共产党,令人聞风丧胆。”让学生来猜猜这是何人,从中看出他有哪些性格特征。当然这里面的史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书本知识,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的具体认识,拓展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延伸了历史的视角,也为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
接着,笔者再次抛出问题。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舛?他的冒险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温故知新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回忆从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20世纪初的中国来到了历史的转折点,血气方刚的陈独秀面对国破山河碎,他仰天长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在当时人眼中的“不归路”。庆幸的是,他在路的尽头看到曙光,找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意识到在千年之变局的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也难免会随着时代洪流起起伏伏。此举不仅能夯实巩固之前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感受浓浓的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凸显思辨性思维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气质,让学生真正在“学”中立人、立身、立根。
(二)培养比较辨析能力
比较法是思辨性思维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两种或多种史实的比较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解释、分析、评价、推论、说明、自我调节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指标。笔者在三段·四模块的“释疑拓展”阶段主要从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区别与联系着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全新的民主共和制,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依然停留在过去的专制时代,那个年代的腥风血雨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冲刷掉人们脑海中的旧思想残余。张鸣在《从近代史看中国国民性》一书中提到,当时的南京居民对总统这个新名词是一无所知,更别提了解总统的职责,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总统就是所谓的新皇帝,认为辛亥革命和以往的改朝换代没有区别。而北京的居民更是反对剪辫子,认为剪辫子就是“大逆不道”,是违反了“王法”,甚至编出歌谣讽刺剪辫子的人,把反对新制度堂而皇之地摆到明面上。因此思想的解放成为当务之急,这个接力棒该传到哪些人的手上呢?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继续负重前行呢?他们与之前的革命派有没有关联呢?
据陈万雄在《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中提到,五四新文化運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系统一脉相承的。他们中的这些人,无论是《新青年》主笔,还是北大系,在20岁以前大都受过典型和严格的传统教育,其中蔡元培、陈独秀更拥有传统科举功名,他们精于国学,并有所造诣。后来,他们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触并了解到西学,因而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新旧一体的痕迹。他们对传统的东西有深深的不舍,有苦苦的挣扎,也有强烈的思想斗争,但最终他们认清了中国的现状,深刻意识到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割舍就无法救亡。因此他们敢于摈弃俗见,勇敢跨越前人未走过的山头。回到历史现场,与历史人物对话,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进而产生共情心理,让学生立意于时代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有血有肉的一面,情理交融。讲到这里,教师水到渠成地提出一个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本质的不同是什么?与辛亥革命相比,他们救亡的思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陈独秀曾说“新文化运动归根结底是人的运动”。因此,中国人的旧思想、旧意识才是新文化运动改造的对象,这是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本质的不同。
那么,如何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释疑拓展”阶段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形式来步步推进,于千条万缕的史料中寻得一条主线,将看似无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这也是历史思辨思维培养所必须的。改造方法一就是观念启蒙,即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等人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中国相继失败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制度在中国缺乏思想意识层面上的支撑,缺乏有政治觉悟的中国“人”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激进派提倡的“民主”涵盖范围更广,不仅指民主制度,也包括反专制及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他们从制度、观念、心理上反对封建主义,追求国民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改造方法二是伦理启蒙,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冲破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的桎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自由。由此可见伦理启蒙是观念启蒙的手段之一,伦理启蒙依附于观念启蒙。改造方法三是文学启蒙,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欲想开民智、传播新思想,就得借助俗语白话文这个载体。通过白话文的引导,可以使那些不晓文言的“农、工、商、贾、妇人、孺人”也能得到新思想的熏陶。可见,文学的革新也是服务于思想革新的。至此,三个方法的关系一览无余,观念启蒙是核心和根本,伦理启蒙和文学启蒙是手段。
(三)提升创新思维
在“反馈提炼”阶段,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历史反思。通过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思辨思维的最终落脚点。学生依据材料,反思了如下问题:中西文化能调和吗?不能调和的原因有哪些?中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能开启民智吗?等等。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本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三段·四模式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在学生思维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多种思维品质的人才,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轻松拥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由和畅快。
【参考文献】
[1]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18-26.
[2]张鸣.从近代史看中国国民性[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142-144.
[3]宋建亮.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