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研修:旨向班主任内涵发展赋能

2022-04-02冯晓燕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5期
关键词:赋能

冯晓燕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统筹引导的职能。本文从班主任培训的方向、方略、方式说起,思考班主任培训动力、内容及方式的优化与实施。通过研训赋能,开展“五育并举”视域下的班主任项目化研修,引领市级名优班主任走内涵发展之路。

[关键词] 项目化研修;班主任内涵发展;赋能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可见,班主任越来越倾向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五育并举”视域下,创新、优化班主任队伍的研训方式,从区域层面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是我们教研工作者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班主任培训实效引发的思考

作为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进程的班主任培训,实效性如何呢?

1.方向:动力是否关联成长规划

班主任为什么要参加培训?长期以来,班主任老师的学科教学研究会更重于班级教育研究,专业性成长欠主动。每学期,我们都会以赛促练,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班主任短期内聚焦与竞赛相关的领域学习和专题实践,如活动设计、论文撰写、班级管理艺术等。如果班主任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成长目标,即“我要成为怎样的班主任”,就较难形成系统思维,以更加长远的视角开展主动学习,总是在“要我学”中疲于应付。

2.方略:内容是否契合成长需求

一线班主任缺乏理念、理论的引导,停留在事务性工作上,长期下来工作就会缺少热情和艺术。班主任水平不一,成长需求也会不一样。新班主任喜欢基础培训,中青年班主任需要成长培训,骨干班主任跟进发展培训。于是同一场培训下来,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有老师评论“培训‘干货’满满”,有老师则说“培训太过理论,听不懂”。一旦培训不能与班主任自身实际相关,听过之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别人用得特别有效的招数,因对象、情境不同,都有可能导致招数失灵。

3.方式:过程是否体现自主合作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传统的“注入式”培训,如专家讲座,常以讲授式为主,往往让老师们初听时激动,过后不行动。“只有研究者成为教育活动的‘局内人’,他才能合理地理解和解释各种真实发生的事件与行为,才能在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因此,班主任培训要让老师们有更多自主、合作、体验的机会。

二、研训赋能:“五育并举”视域下的班主任项目化研修

赋能,顾名思义即赋予能力或能量,它最早出现在积极心理学中,包括自我赋能和赋能予他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我们以赋能视角来重构研训范式,激发他们的研训需求,提升教育教学素养。

项目化研修,秉承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是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激发内驱动力,关注思维碰撞,聚力聚智聚能,打造从培训到研训、从被动到主动,集“自主、合作、交流、共享”于一体的研修平台。

1.星级评定,导向研修自觉

我们出台了《海宁市“星级班主任”遴选认定办法》,让所有班主任以三星、四星、五星班主任评定标准为成长导航。依据《关于开展海宁市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的通知》,各校通过自荐、综评,推荐符合条件的班主任参加市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被列为“星级班主任”的后备评选对象。

对照“星级班主任”评定标准,班主任为自己定制一份成长规划,围绕“自己已经具备的、还需要努力的、需要他人提供助力的”等方面自我对标,明确自己在班主任年限、特色管理、课程开发、教科研获奖、辐射引领等方面的努力方向。星级班主任评定、高级研修班培训既是一种制度、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引领。不仅营造了名优班主任梯队成长的制度环境成长空间,更能引领广大一线班主任重塑专业理想和职业形象,自觉走向研究之路和专业发展之路,让研修成为专业发展的阶梯。

2.专业阅读,定位研修内涵

“五育并举”视域下,需要怎样的班主任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曹培杰老师提出“未来教师的五个画像”,即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塑造品格的工程师、陶冶情感的咨询师、联结世界的策划师。新时代赋予了班主任新的角色内涵: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班主任要转变观念、转变管理模式,加强自我学习,向书本学,修炼自我心智模式,让研修从思辨班级管理价值观开始。

我们为班主任研制了一张阅读清单。针对班主任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列出五大类必读书目清单。必读书目包括管理思想、思维导图、魅力活动、疑难案例、父母课程,涉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是班主任的研修教材,也是班主任的工作指南,更是提供了多元的范式(如表1所示)。

阅读能够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的自我反思,盘活班主任的育人思维,以实现理念的引导、内容的指导、方法的辅导,站在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任务驱动,探寻研修相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和研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两条必由之路。“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是重要的答卷人。培训启动初期,我们就设计了一份名优班主任“五个一”研修任务清单(如表2所示)。

研修任务设计来自多年班主任工作调研和培训的思考,任务清单融入班主任工作中的真实问题,作为一种研训载体和途径,促使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实践展示与反思研讨等。

首先,开展叙事研究,一起讲“五育”故事,建班级特色文化,增育人智慧,从问题到方向,从方向到课题,初步形成自身研训课题选题的理性思考。

其次,让课题起引领、融合和助推的作用,让教师从自发行动到总结性思考,然后再从构思性思考到自觉行动,提升“五育并举”视域下的班级管理艺术。

最后,以赛促研、促训,在各类比赛中,老师们不断实践、研究,形成结构性思考,完善解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推广先进经验。

研修任务清单虽以罗列方式呈现,但在实际研修过程中,各任务之间有逻辑、有关联,也有互促,真正体现了“培中有研,以研促培”的精神。研修班进杭城名校实地观摩,开展讲座听课、主题沙龙、班会研磨、微论坛等研修活动,与名师面对面,与名校近距离,与同伴共成长,实现教研、科研与培训“三线”的有机融合。

4.和谐关系,构建研修模块

名优班主任研修是一条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关键是通过研修,基于班主任角色,积极构建师生、家校、亲子三重和谐关系。研修过程不再是“听—学”的被动接受,而是“训练—教练”模式下的自主探索、专业学习的过程。

我们将名优班主任研修专业化重点分为三个模块:班级文化建设、特殊学生转化、家庭教育指导,每个模块下面又分為若干专题。

研修初期,公布大模块、小专题,培训学员根据自身的特长优势认领任务,确立个人研究重点。这样根据专题不同,我们将班级分为若干同质大组和小组,学员们带着专题结合需求去开展理论和实践学习,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在原有水平基础上,增值学习,完善建构,申报课题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总结提炼系统解决问题的经验成果。如此一来,小组同质研修一改传统的封闭式输入,让研修过程变得更加自主、灵动(如图1所示)。

研修中后期,我们搭建研究展示的平台,以展促研,以赛促训,举办相关论坛、基本功大赛,学员们开展组内合作、组间学习。

以学员必交作业“慧育微课”为例。学员从最初的迷茫,到通过互联网熟练开展线上教学,再到发挥微课程短小、精辟、灵动的资源优势,研究“五育”融合的协同发力,从一位新手蜕变成微课开发的高手。

破解“五育并举”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线上线下同步培训,掌握微课开发的技术要点,了解微课的基本特点,通过“选定初步范围—提供参考主题—呈现范例要求—小组打磨微课—作品展示评价”循环实践,合力培养品德高尚、明理强智、身心强健、追求审美、热爱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情境模拟,优化研修过程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很难通过简单地照搬、模仿或者理解、认识就能形成,必须是一个慢慢消化、内外兼修的过程。我们选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之“情境模拟”,鼓励老师们从问题出发,从原有经验和行为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变“埋头苦干”为“匠心巧干”,更好地促进思维的碰撞、成果的交流。(如图2所示)

第一步:直面困惑,梳理情境。

征集班主任工作中难点、冰点问题,以积极心态面对“五育并举”实施过程中的棘手问题。整理归类成小专题,如班级常规管理、同学交往关系、教育合力形成、特殊学生行为、校园突发事件等,以班主任熟悉的场景呈现情境冲突,如二孩教育、手机问题、劳动教育、形象问题、交往过密、学业问题、亲子关系等。

以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案例为例:学校开辟了劳动基地,小李同学主动拿来了家里的农具,耕地、除草、每天浇水,手上还磨出了水泡,被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钉钉群中大力表扬。这天,王老师接到小李妈妈的电话,说小李在家什么家务都不干,洗脸要奶奶拧毛巾,周末玩游戏还要奶奶把饭端到电脑前才吃,小李妈妈想教育却被奶奶阻拦,希望王老师能帮忙教育,但不要告诉小李是她告的密,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接下来会怎么处理?

第二步:五育视野,剖析情境。

围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问题判断、原因分析和策略选择等方面作出判断、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

发生了什么: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表现;是什么:根据教育理念确立案例的主要问题,并诠释其内涵、性质;为什么:对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怎么办:提出科学的教育目标,讲述处理策略、具体措施。

如上述案例中,如何纠正学生或家长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以学生易于理解、喜欢参与的方式引发劳动兴趣,改变祖辈观念,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步:角色对话,模拟情境。

依据案例背景、教育对象,选择不同角色,如班主任、学科老师、学生或家长,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尝试解决问题。

站在学生的问题立场,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自问、追问,以实现自我螺旋式上升。

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我自己?

是在寻找答案还是在寻找原因?

是在简单归因还是在进行多种假设?

是在进行教育行为还是宣泄自己的情绪?

是在责备别人还是在自我反思?

是寄希望于别人还是寄希望于自己?

是满足于一个答案还是寻求多种方法?

做法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吗?

……

第四步:典型引路,推广情境。

汇编小学、初中、高中各年段的典型案例,组织名优班主任进行剖析、角色模拟,最终以微课形式录制成情境案例成果,推广给广大班主任老师学习共享。“教师在研究中收获的,未必仅是新的结论,而是自己面对学生时的能力、信心和智慧,以及教师职业生活行走方式的改变。”

项目化赋能式班主任研修,既有理论的滋养、经验的分享,更有现场教学体验、蹲点实践培训、技能比武竞赛,在“真实任务驱动,系统计划实施,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同伴合作,名师疑难指导,展示分享成果”项目化运作中学以致用,即培即用,提升班主任“五育并举”智慧育人的能力,激发并引导班主任走上自我发展之路。2021年,我们评定了100名“星级班主任”,享受其他名优同等待遇,“班主任工作坊”也正在酝酿建设中,班主任抱团成长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张丰,从问题到建设——中小学教育研究行动指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12).

[2]陈洁.班主任培训,该怎样选题[J].新班主任,2021(06).

[3]江振岚.区域班主任队伍现状调查及培训思考[J].现代教学,2021(Z2).

[4] 李广生.班主任培训的真实困境和突围方向[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1(Z1).

[5]潘文静.既是服务区,又是加油站——校本化班主任培训的创意实施策略[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1(Z1).

[6]沈磊.“班主任角色代入式”研讨,变培训为研修[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21(Z1).

猜你喜欢

赋能
以人才“赋能”为核心 驱动一汽-大众高质量发展
传统文化如何为新闻工作者赋能
以“赋能”理念塑造团队内部管理的良性生态
区块链在监管科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改进
“赋能”资本论
打造有自媒体基因的传统出版
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