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为新闻工作者赋能
2018-12-13徐梅芳
徐梅芳
【摘 要】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如何勾连起传统习俗与当代生活?如何彰显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多散发新时代的味道?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的相关策划及采编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索。在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节日报道助力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正以母亲般的姿态哺育着新闻工作者,为我们赋能,如同地熱能、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帮助我们增强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闻工作者 ;赋能; “四力”
2018的中秋堪称“三庆合一”:与国庆喜相逢、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适逢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于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节目而言,这个中秋假期的报道大为不同:根据部署,统一开设专栏《我们的节日·中秋》。如此为传统节日统一开设专栏,统一命名,统一时间刊播、发布,在我们的职业印象中尚属首次,意义非同寻常,意味着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标识,将在新闻报道包括类似新闻联播这样的时政新闻栏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9月18日到24日,专栏《我们的节日·中秋》在《安徽新闻联播》连续推出,紧扣中秋节日内涵,每天发稿片均时长超过两分半钟,与平均时长仅仅二三十秒的常态时政报道相较,显然份量较重。
用”脚力”:绝知此事要躬行
——脚板底下出新闻,迈开脚步找故事,努力克服静态化、见物不见人,以民俗传承为主线,故事化、动态化展示“月
光下的团圆”这个个性化节日内涵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又称“团圆节”,团圆庆贺是中秋节俗的主旨。当代中国,人口处于大流动状态,成千上万人离开熟悉的故乡,工作生活在异乡,人月两团圆的意境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当代乡愁、一种生活理想。一轮明月照古今,展示“月光下的团圆”是中秋报道的应有之义。在这些稿件的采访中,省台与市县台联动,总共出动五六十路记者,到乡村、到社区、到学校、到企业、到军营,与节日里的人们面对面交流,记录节日的喜悦。《我们的节日·中秋》开栏篇即开宗明义:“报道安徽各地的节日活动,挖掘文化内涵,追寻民族根脉”。多路记者多方采访民俗专家、文化学者等,在报道里讲述种种民俗的来历:做月饼、烙糖馍、摸秋、打火把,等等,这些活色生香扎根在民间的故事与细节,不是我们坐在电脑边能够体会到的,而正是这些千载不变的习俗,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知。
用“眼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努力克服扁平化、宣教味,以海采式、对比式敞开家国情怀,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观照,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大节点相结合,让中秋散发新时代的味道
国之本在家,而中秋之团圆,不仅在于亲人相守或相思,也在于祝福国泰民安。这个系列报道几乎每篇都引入记者在街头、车站等公共场所的随机采访,人们面对镜头自然讲述自己眼中的中秋与家国。《中秋的味道》即分层次表达:“中秋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中秋的味道是月饼的味道”、 “中秋的味道是丰收的味道”,先后生动呈现来自非洲的新居民与合肥的中国邻居共享邻里百家宴;56岁的淮北居民祖孙三代一起做月饼,老人向孩童娓娓讲述吃月饼中的生活变迁,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身边变化;芜湖喜脱贫的农户正准备与其他贫困户一起,在中秋节共商养鸭托管的计划。这些中秋的味道,其实也弥漫着新时代的味道。中秋节当日的报道中,参与援外的维和工作者之异乡中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位外方员工在建设项目工地上的中国中秋相映成趣,和谐之美蔼然呈现。
用“脑力”:一枝一叶总关情
——更多观察与思考,以多元化的“融”视角将中秋文化融入中华大传统。这个专栏的中秋报道并没有止步于狭窄地展示中秋文化,而是更进一步地把中秋民俗与其它类型的传统文化乃至新节日融合起来,力求立体化,多视角
今年9月22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央视新闻联播当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专门对此表示祝贺,专栏迅疾作出反应,次日稿件《把传统中秋过出传统风味》,通过农民诗词爱好者表达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领会:“总书记都给我们农民加油了,我们更要重农务农,一定要种好地、打好粮”,新闻性和时效性较强。报道里也先后呈现被节日中的传统文化活动浸染的人们的中秋假期:现代黄梅戏唱响“家和万事兴”,汉服表演、非遗项目剪纸、烙画等也与中秋节相勾连,传中秋祝福。这些勾连,需要策划者和采编者增强脑力,树立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而非静态割裂及生拉硬凑,需要在理性思维中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入理,富有情采。
用笔力: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诗词歌赋入报道,努力克服公文化标签化,于化虚为实、虚实交融中呈现诗意中秋花好月圆的和谐之美
有句话说,诗与真合成的力量,才能抵达心灵的深处。而古典诗词歌赋无疑是精华,目前正在大屏小屏上热播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就有着如此力量。于新闻报道而言,亦当从中吸收养分。我们感到,在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无疑是最富诗情画意的一个,古来诗句尤其多。《我们的节日·中秋》不少报道中,含英咀华的中秋诗词多次出现,《把传统中秋过出传统风味 》中,数万微彩灯组成美轮美奂的灯会,如梦如幻的歌声直抵人心,不少大航拍与人们共祝团圆的微观特写交叉,这些画面映照人与人的亲情之美、人与物的和善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这样的美,对于身居车马喧嚣之中的当代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腾,也体现了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民族新文化正在涵养之中。这些,也通过各色人等自然表达,立体化融汇于当代市井生活、寻常巷陌、田间地头。这其中,相关采访对象的表达恰到好处,他们中有农村妇女、民俗专家、文化学者、归途中的人们等。策划采编中,我们也注意尽可能呈现画面包装之美,古典诗词叠加在花好月圆的背景板之上,映照整体的和谐之美。
让传统文化为我们赋能
中秋节过后,《安徽新闻联播》又推出《我们的节日·重阳》,连续三日聚焦重阳节。
我们由衷感受到,在策划、采编这些报道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受益匪浅,传统文化正在无私地为我们赋能。关注和表达传统节日的过程,也是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过程,这样的热爱悄然汇成一股暖流,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很多论述,更是把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到坚守文化自信的高度。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正成为我们走出困惑、克服困难的一大力量之源。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原乡汲取滋养心灵的养料?如何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创新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为今天的我们赋能。
——传统文化赋予我们“地热能”,帮助我们增强“脚力”,让我们深深感悟: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要做有筋骨
有道德有温度的新闻
我们的五千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我们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璀璨文化。在当代,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继续将笔触、镜头、话筒聚焦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拒绝为追求眼球效应和流量而低俗庸俗,拒绝为所谓效率速度而复制粘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知行合一中用脚底板跑新闻,聚焦人民群众书写历史的伟大实践,将新闻书写在大地上。
——传统文化赋予我们“太阳能”,帮助我们提升“脑力”,让我们深深领悟:文以载道,要做有思想有灵魂的新闻
历五千年风雨而生生不息从未断流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脉之所在,她如同太阳,照耀着我们向前的方向,让我们始终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在喧嚣的世界里不迷失不盲从、有判断有决断、保持定力、自信笃行;她如同太阳,让我们时刻牢记文以载道,这个“道”,说到底是一种文化自信,这个“道”,就是根之所系魂之所系;她如同太阳,让我们拒绝被外物所异化,让我们坚信,有高尚灵魂的大脑才是真正的“最强大脑”,让我们勇于担当新时代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传统文化赋予我们“海洋能”,帮助我们提升”眼力”,让我们登高望远视通万里
“行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刘勰《文心雕龙》有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汲取其“精”其“深”,能使得我们摆脱功利性近视短视的羁绊,目光如炬目光长远,在机器人写稿时代,不盲从算法,不盲目崇拜流量而推崇正能量,不为速度和功利的浮云而遮望眼,善用大数据,让大数据带有人情味。另一方面,“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学习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让我们保持虚静和专一专注,神思越千年而作品风骨巍然。
——传统文化赋予我们”风能”,帮助我们“御风而行”,增强“笔力”,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文质彬彬,文采斐然
在这个融媒体时代,互动化传播之外,艺术化表达已是一大趋势。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形式纷繁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的诗性思维绵延千载,如果我们能够从传统的典籍、绘画、书法、雕刻、民乐、戏曲等中汲取养分,就一定能够更有力地克服惯性思维,更多摆脱语言无味表达苍白,更多构建发散型的混搭思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以藝术化表达提升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引导力影响力。
《文心雕龙》有云:“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涯”。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面向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要求,改进与创新传统文化报道是我们赓续传统、延续文化根脉的一大作为,我们责无旁贷。树立问题导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简言之,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东西文化,自信为本。“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林语堂先生的名言,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改进与创新传统文化报道有着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我们需要在全球文化视域下观照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更需要热爱、了解乃至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立足自身和新闻媒体所在的地域文化,深入挖掘,生动呈现,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此,努力做到总书记所言,“把握大势”,“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地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是一个整体,而各省(区市)的历史文化各有特色。安徽的历史文化堪称悠远绵长,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址中,安徽拥有几十处,其中距今两百万年的繁昌人字洞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回望千年,安徽的历史发展艰难曲折,江淮人民顽强坚毅,构筑百折不回的九死而不悔的精神,独特的环境为中华民族造就一大批精英人物,这些,都值得我们走近、再走近,用心挖掘,用情传递,书写中国故事。
节日故事,诗意表达。在用典的诗意里追寻传统意蕴。亲情、爱情、友情、家国之情,对于含蓄内敛的中国人而言,这些美好的情感往往在节日的特定氛围中最为浓郁,最为集中的爆发;这些美好的日子里,往往发生着美好的故事承载着特定的记忆,这些节日故事节日记忆,其实就是对一种深入骨髓与血脉的文化的传承。对于身处喧嚣节奏飞快的中国人而言,传统节日的独特内涵往往有着引人向往的诗意,诗意的栖居也是中国人的一大人生理想。因此,更多更恰当地引用诗词歌赋、挖掘当今人们的节日故事,对这些故事作诗意化表达,对传统节日作诗意化表达,这是应有之义与一大方向。
区分对象,精准施策。月亮之于中秋、饺子之于春节、扫墓之于清明、插艾之于端午、登高之于重阳,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独特的符号、载体与标识,除了这些主要的外在标识,每个传统节日都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符号,这些民俗符号往往因区域、因地域文化而不同。比如,安徽江淮地区的中秋习俗,除了共性的赏月、打月饼,更有摸秋、打火把、做糖饼等,这些,都有着独具情味的内涵,承载着人们千百年相习的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向往,蕴涵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于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如此,于共性中凸显个性,于个性中彰显共性,独特呈现,才可能精准提炼与展示精神标识。而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呈现,也要注意把握传统节日与其它传统习俗的相融相生,与当代生活的有效勾连。
互动传播,以融为媒。去年建军90周年纪念日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H5“我的军装照”,仅仅4天便获得8亿阅览量,圈粉无数,成为不折不扣的融媒体爆款。这个成功的案例启示着我们,在今天这个移动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是一大命题,我们将更多寻找互动传播的有效路径,以其中的体验吸引受众,以体验带来的情感打动受众,以情感引发的肯定提升影响力、引导力。比如:重阳节报道中,不少传统媒体在诗情画意的用典里追寻传统意蕴,再看新媒体的重阳报道,一些有心人强化了互动传播。如“今日芜湖”APP推出的《致我最亲爱的长辈:“今天,我想抱抱你”》《@芜湖人,今日重阳,发条视频告诉爸妈,我爱你们》,反响不错。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传统文化报道中加以借鉴。
面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我们理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报道,以好作品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为建构更加适合民族性格、更加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族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
[2]胡泳.自动化到来后,人的价值在哪[J].编辑之友,2017(09).
[3]安徽通史(第一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