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四策略”

2022-04-02冯繁荣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物理优化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重点内容,概念教学的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创设有效情境,优化概念引入;联系真实生活,引发概念思考;开展物理实验,促进概念形成;强化巩固运用,促进概念内化的策略,能够让初中生的概念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8-0086-03

收稿日期:2021-12-15

作者简介:冯繁荣(1991.8-),女,江苏省邳州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根据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初中物理课堂首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其次要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但是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其中既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也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有机整体,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针对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完善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发展综合能力等,这是学科建设的应然要求,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活动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也是展开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高效的设计,既能够实现鞏固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就此塑造健全完善的品格.

1 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

物理概念主要是利用教材中的书面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中物质的特性和一些物理现象的本质.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扎实物理知识的重要保障.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存在一定原因的,因为很多物理规律都是以物理概念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如,在学习“力”相关概念中“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学生在掌握此知识内容后,可以在接下来的物理规律中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另外,学生还能在物理概念作为支撑下,更加完善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在理解中加以引用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若学生在不理解概念的情况下展开学习,就会在接触到新概念时产生更多的疑惑,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及时理解透彻知识.相反,若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物理概念知识,也深入掌握其中所存在的知识联系,就会快速且轻松从中发现和理解物理现象.因此,初中物理概念在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概念教学的方法.

2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概念引入

概念教学中,概念引入是首个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为学生搭建真实的物理情境,为其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只有完善引入工作,才能够在初始环节立刻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能够使学生展开主动的比较、架构,能够自主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可以设计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典型事例,或者也可以利用这一事例引发学生的观念冲突,能够更好的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展开更高效的物理教学.

例如,在学习“功”,可以先要求学生说一说带有“功”的词语,然后说出各自的含义.之后介绍物理学的“功”,显然其含义要比语言学中更为狭窄,主要汲取了“成效”的意思.最后就可以回归课本,观察其中的插图:两个学生用力拉箱子.观察拉的过程以及结果,以此建立对比,理解何为功,如何判断是否做功.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物理概念,否则一看到和功相关的计算,就会用力和距离相乘,并不会主动分析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强调功的发生前提,使学生能够注重物理过程的建立以及分析.对学生而言,其知识会逐渐丰富,在面对新知时,常常会主动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其展开分析,为了能够使学生原有的概念结构更加完善,可以在设计相关事例的过程中,突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就能够利用典型的现象引发矛盾以及认知冲突.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时,也要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可以根据固定的思维强化学生对实验思维的转变,可以此案用物理知识中的共同点来进行总结,利用语言对本质内涵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一些教师经常会忽略这个环节,如,在学习“压强”概念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压力越大压强也是更大这个重要知识,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直接从物理概念中进行理解的方式,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明确概念的意义,通过压力强化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定义.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如怎样才能有效比对压强的大小,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压强的相关定义,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才能更加扎实和巩固物理知识概念.为了准确展现概念的不同特点,可以立足于直观的体验、熟悉的生活元素或者新旧之间的连接,呈现趣味例子、矛盾例子,以实现对概念的灵活引入.

3 联系真实生活,引发概念思考

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能够勇于思考、勤于探索,就此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能力.然而常规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习题过于抽象,只要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经过简单的分析,得出某一答案即可.这样的学习过程,只是为了借助思考得出结论,所以,很多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常常难以提起兴趣,甚至不能够对物理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并没有落实科学的思维以及培养.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创设真实的情境,使物理概念得以理解,还能够在情境中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充分审题之后,完成对物理问题的分析以及处理.当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时,就能够触发有价值的思考,能够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可以在持续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展开有效的科学思维训练.

以“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为例,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向学生呈现一段火箭发射的视频,然后给出问题:(1)火箭点火之前处于怎样的状态?如何绘制火箭的受力情况?(2)火箭在点火之后又处于怎样的状态?此时受力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什么原因导致点火前后火箭运动状态的改变?通过架设真实的情境,能够更有效的激活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而且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既能够解决力和运动之间的定性关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理解,使其可以感受到力才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此树立科学思维培养目标.gzslib202204031549

4 开展物理实验,促进概念形成

物理这门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同时又与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当前学生的逻辑以及抽象等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状态,针对问题的思考必须要依托于具象化的事物,同时高效的学习自然不可能脱离学生的亲身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应当立足于实践所得.所以,在教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做的机会,使学生亲自去做,亲自感知,亲自生成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这样才能从中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最后,还要对学生做的过程展开分析和概括,既能够体会科学思维的乐趣,也能够透过实验现象自主进行归纳总结.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针对物理活动的设计具有挑战性,既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这样所有的教学以及作业设计才能够以学生为出发点,才能给予其充分的尊重.此外,在设计活动时,还应当聚焦于单元知识的核心重点,要展现核心知识体系的层次性,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而言,作业的结果也要能够呈现学情的层次性.应基于知识这一载体,使活动设计可以成功连接教材和学生,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这也就意味着,课后习题方面不仅要多元化,而且要设置不同的难度档位,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学习有所掌握,可以包括基础题、中等题以及提升题,分别针对低等、中等以及优等生,这样只要学生参与练习,都能够有所收获,能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5 强化巩固运用,促进概念内化

当学生初步接触物理概念时,经常出现掌握不准确、印象不深刻的现象,还容易与之前所学习过的旧概念发生混淆,此时,就需要辅助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记忆.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可以呈现典型例题,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梳理解题过程中的规律、揭示相似问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包含两类概念:其一为定性概念,就是用语言描述一类事物的特征,完成归纳概括以及抽象.其二为定量概念,需要辅助相应的物理量描述具体的物理现象.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这些概念及其中的物理意义,也可以引入修改定义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压强时,要求学生能够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此时可以呈现第2种定义方法,为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提供理解的基础.可见,对于物理概念而言,高度的概括性是其中一个典型特征,但是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抽象.我們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其为基础,再定义新的物理量,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畏难心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在刚刚接触到物理概念时,经常处于掌握模糊且不深刻的状态,学生也经常容易将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混淆.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与概念相关的问题,来强化学生新学的物理概念.如,在学习“摩擦力”和“弹力”知识概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疑问:在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中一定会产生弹力吗?在两个物体接触之间存在摩擦力时也会存在弹力吗?摩擦力一定会阻碍物体的运动吗?接着,可以和生活中的实力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清楚物体产生弹力需要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挤压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弹力”.相对摩擦力而言,需要两个物体之间在产生弹力之后,出现相对运动或者出现运动的趋势才会出现.同时,摩擦力也可以成为物体的动力,如,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传送到运输货物,人在生活中的走动.教师在知识的反复练习中,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物理知识上的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阶段性概念教学,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确保学生有序的深化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掌握.在一些复杂且重要的概念知识中,教师可以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真正意义.

总之,在初中物理学科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此时,物理活动设计就是一项极其关键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活动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活动路径,这样的活动才能够与当前时代的学生相吻合,才能充分展现其应有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孔令鑫.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9.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物理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