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探析

2022-03-24郭以诺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郭以诺

摘  要: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已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则延续了它的一贯方法,即主张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不但要探究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更要致力于人格所产生的积极因素。积极人格理论不但主张消除各种人格问题,更致力于探究人类性格在积极方面的发展和培养,尤其是探究人们的实际才能和潜在能力在人类性格发展中的影响。本文就积极人格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积极人格在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积极人格;人格问题;积极心理学;消极因素

中图分类号:G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5-0005-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世纪兴起于20世纪的美国,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而被广泛传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它提倡研究人们心理的积极取向,包括对积极心理品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不同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主张用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们心理的积极方面,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能够帮助人们达到幸福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家则指出,假如人们仅仅是以消极的问题性格特质研究为中心,则在人的问题性格特质研究消除之后,人自身所拥有的正面能力并不能够获得自然的提升,这样的人并不能够变成一个健全的自我实现的个体[1]。因此,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人格的积极方面,强调研究不仅要深入研究影响人格问题产生的消极因素,更要探讨影响性格形成的积极因素,尤其是如何发挥个体的实际才能和潜在能量,在个体良好的性格特征生成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积极的人格特点探究。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一)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积极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OSITUM”,原意为“潜在”,这种潜在包括了人们的内心冲突以及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家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倡导人们用一种新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激发并利用人们内心的优秀力量以及内在品质,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Seligman),他认为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按照基因图谱所规定的固定路径进行的,受到社会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在他的情绪与行动上都相当积极,可以更明确地认识自身和周围的环境,结合实际并且更用心地努力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区别于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疾病的、或有功能障碍的病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有一般水平的普通人,致力于探讨怎样调动普通人的心理潜力以便其良好地发展、生存[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大致有三项内容[3]:在个人层次上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个人快乐、自主决定、创造性思维等,既关心这种积极的性格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关心人们怎样更好地运用这种积极人格特质。在人群层次上研究积极的社会团体与组织,涉及家庭、校园、工作地点、社会组织以及整个社区等,从人群的视角探讨这种外界条件的积极特性。从主观的积极感受层次上研究积极心理学,包括了快乐、欢乐等,不仅把这种积极的主观感受视为后果,研究产生这种感受的因素,而且还把这些视为前因,研究这些因素能形成怎样的社会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类行为的优点与价值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心理预防思想并且兼顾个人和社会层面,对传统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了修改和补充,影响着社会心理学的许多范畴[4]。

积极心理学强调探讨人们心中所拥有的正面能量,通过提高人的正面能量来削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果说,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类在消除问题人格以及性格中所具有的消极方面为中心,在人全部的问题都被消除之后,人自身所拥有的积极性能力也不能够获得提高,而这样的人也就不能夠变成一个健全的自我实现的个体[5]。积极心理学认为,外在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生理发展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人的一些生物机理的功能、结构等。

三、三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理论指出,个人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因为他投身于满意而愉快的社会活动,保持着快乐主义的情绪并以积极的价值观作为生存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积极性格特征也将给其带来相对稳定的内心力量。因此,积极心理学从个体水平上也非常重视对个人积极性格特征的教育。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有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人所拥有的各种力量和潜能,是在整个心灵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每个人所拥有的力量不尽相同,并以此保持自我的心理健康。因此积极心理学家们在不同的场合都曾提到了很多种积极人格特征,而他们最主要的三个特征,分别为:主观满意感、自我决定性以及乐观[6]。

(一)主观满意感

主观满意感既是一种心理态度,又是一种心灵感受。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满足感是人类主动人格的核心特征之一,它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身现有的生存状况,正是对自身心目中所理想的生存状况的某种确定态度[7]。虽然不同的人的生活质量都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别,但主观满意感是主观的、质量因人而异的,并不全部是由生命本身的客观品质所决定。因此,主观满意感是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当其主观满意感指数高时,主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就随之上升。

(二)自我决定性

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人对做某项活动是出于自身对这项活动的热爱而坚持,而不是为了完成某个外部目的。Ryan等人认为[8],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人的内心动机、社会化发展以及幸福感都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促进作用大多是经由认知评价系统来实现的。自我决定论关于人的三种基本需求——能力需要、人际关系需求以及自由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得到增长并且推动其社会性发展,进而推动个人发展。在他们眼中,这三种基本需求不仅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低需要,也是社会环境需要提供给人类以推动其茁壮成长与心理发展的基础养料,如果阻碍了这种需求满足,则不管在任何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后果[9]。

积极心理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自我决定性的形成:其一,影响自我决定性的因素包括个人与生俱来的学习、创新等方面,探讨其在产生自我决定性过程中的内在功能;其二,指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征的产生需要以吸收一定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外在的生命经验等为前提条件,只有将上述心理因素与个人自身本性中的学习、创新、好奇等精神品质相结合,并将这些转变为个人自身的内心动力和内在价值观,自我决定性人格特征方可产生;其三,个人在健康、快乐等各方面的心灵需求的完全实现是由自我决定性人格特征所产生的前提条件[10]。

(三)乐观

在积极的人格特征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个人快乐,而乐观性格特征则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外显性行为,以及对周围环境所具有的客观事物都能产生某种积极感受。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主张,快乐是人的一个自然本性[11],但大多数积极心理学家则认为快乐带有一定的天性成分。有些学者研究指出,乐观情绪主要是后天产生的人格特质,尽管在不同的人体内具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但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练习而产生“习得性乐观”[12],这就更加证实了人的情绪可塑性。一个人如果产生了乐观人格的特质,那么他就将会把生存环境中所遇到的障碍归结为外在的原因,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最好的结果去争取。乐观的人拥有积极向上的情绪与活动,因此也更易于成功。积极心理学还对快乐人格特质做了更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分成现实意义的快乐人格与非现实意义的快乐人格。Taylor等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坚持乐观的患者比面对现实的患者的病症发生晚,活得也长[13]。积极心理学指出,非现实意义的乐观性格会使个人忽略了现实中所面临的所有现实风险,从而形成了相应的乐观性格偏见,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强调培养现实意义的乐观性格[14]。

四、積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本身的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可以起到应对社会矛盾的作用。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对教育的需求也更加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变得孤立无援、孤独乏味、心力交瘁,幸福感越来越低。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态,使其学业进步,逐步减轻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下,可以有效防止青少年学生焦虑以及不稳定情绪的发生,甚至可以预防一些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于是,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正好应对社会矛盾的挑战。

此外,在面对人生挫折时,青少年学生也能始终充满活力,以最大的勇气和自信去应对各种挑战,从而为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因此,积极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消除心理抑郁。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不仅要追求新的学习方式以及以后的就业途径,更要找到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渠道,包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产生积极情绪,学生一旦出现抑郁问题,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态度,用发展的眼光去面对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大大降低年轻大学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其次,积极心理学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观点,大学阶段处于成年早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黄金阶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方面的人格特质,使其在面临困难时能够具有进取心、勇气以及信心。

此外,高校可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要求教师将积极、智慧、勇敢、友好和人际调节的思想内容纳入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教育渠道之一。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发展自我个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认识到自身人格的不足,不断梳理自己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形成积极的人格。

最后,能够改进教育教学。总的来说,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形成更专注的注意力,使学生更灵活、更客观地应对日常压力,增强学生对焦虑和抑郁的适应能力。这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谈判技能和信心,还包括培养学生在整个学校课程中取得更好成绩的能力。由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改进,不仅强调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使学生主动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事物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消极情绪,更要鼓励他们培养积极情绪,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主动争取积极的社会支持,为完善整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五、对积极心理学的简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贡献

相对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积极心理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成的科研系统,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神秘领域。在过去的岁月中,积极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了一门新的研究思潮。但是要想不断完善积极心理学的思维,将积极心理学推广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积极心理学中以大量的实验研究材料为基础,在人类心理学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从人的积极力量入手来研究人格问题,这不但一针见血地说明了在前期性格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为社会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研究开拓了一条新方向,进一步充实了人格心理学理论。其次,积极心理学中的人格学说突出情感因素在人类积极性格生成中的关键意义,这也为人格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以外的其他诸多领域中的直接运用奠定了一种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如在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以及临床心理治疗等领域中的直接运用等。再次,积极人格理论研究将强调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物特征属性、行为特征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将更加适应于当前性格心理学研究的总趋势[15]。

(二)积极心理学存在的不足

首先,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有着十分明显的成人化的趋势。因为心理学家在研究时基本上都是以成年人作为目标被试,成人经过社会化后更强调个体的社会价值,所以研究结果中可以明显发现有着十分浓重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次,因为目前对积极人格的探究比较缺乏深度,并且相对于其他理论来说,积极心理学阐述的理论尚未经过大量的现实生活检验。再者,积极人格理论在探究人格时有逐渐泛化人格范畴的趋势,其将才能、潜力等都作为人格的一部分的合法性也尚有待商榷[16]。

目前有关积极人格的科学研究还处于理论的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度都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该大力开展对积极人格的心理测评和干预的实证性科学研究等。这将会促使积极人格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结构中发挥出来,并建立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富有前瞻性的纵向深入研究,进而将积极人格研究成果和人类的现实生活更密切的连接起来,为中国积极人格研究成果的本土化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任俊,叶浩生.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120-126.

[2] 黄锦文,曾光. 如何在作业治疗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PERMA理论模型提升幸福感[J]. 康复学报,2018,28(01):5-12.

[3] Seligman,M.,Csikszentmihalyi,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01):5-14.

[4] 龚光军. 積极心理学研究述评[J]. 南昌高专学报,2010(06):69-71.

[5] 王凯,叶浩生.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J]. 心理研究,2020,13(06):490-495.

[6]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2003(03):321-327.

[7] Diener,E..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01):34.

[8] Ryan,Richard,M.,Deci,E,L.. et a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

[9]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 心理科学,2003(06):1115-1116.

[10] Ryff,C..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ted[J]. J Per Soc Psychol,1995(69).

[11] Peterson,C.. The future of optimism[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01):44.

[12] Schneider,S.,L..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 Meaning,Knowledg,and Warm Fuzzin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03):250-263.

[13] Sheldon,K.M.,King,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03):216-217.

[14] 苗元江,余嘉元. 试论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目标[J]. 教育评论,2001(05):7-8.

[15] 崔丽娟,张高产.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 心理科学,2005(02):402-405.

[16] 任俊,叶浩生. 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2006(05):787-794.

(荐稿人:刘将,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